續航700公里的Mirai來了 我國氫燃料電池車的“未來”還有多遠
氫燃料電池車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東西,早在1966年1月,通用汽車的250名工程師就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氫燃料電池車Electrovan。第一輛氫燃料電池車Electrovan隨后,由于氫燃料電池無論是耐用性表現還是面對極

第一輛氫燃料電池車Electrovan
隨后,由于氫燃料電池無論是耐用性表現還是面對極端氣候的穩定性都不錯,所以在波音、通用汽車和NASA的共同努力下,氫燃料電池車最終被移植到一輛月球車當中,跟隨阿波羅15號計劃成功登錄月球表面。這臺Electrovan僅有5kW的輸出功率,但卻能提供113km/h的最高時速。當時它充滿氫燃料后的單次續航能力可達193km。現在來看它的水平也就勉強戰平一輛老年代步車。但在50年前,這樣的新能源技術代表著世界最先進水平。

2018款豐田Mirai
在氫燃料電池車研發成功的半個世紀之后,豐田汽車將旗下的第二代氫燃料電池車Mirai帶到了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單次充氫后續航超過700km,最大輸出功率113kW,峰值扭矩達到了335Nm。雖然從車輛本身的性能數據來看,如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從市場的接受程度來看,氫燃料電池車似乎跟50年前沒什么區別。而純電動汽車(BEV)卻儼然成為了“新能源汽車”中唯一的主角。

純電動汽車(以下簡稱BEV)和氫燃料電池車(以下簡稱FCV)均屬于新能源汽車。但由于完全不同的供能方式,FCV和BEV在實際使用時也各自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由于采用的能量生成方式有所不同,FCV相比BEV在能量效率、續航里程、充能速度、氣候耐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BEV依靠車載的鋰電池來提供電能,而FCV和BEV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并非通過鋰離子電池來存儲電能,而是通過儲氣罐中的高濃縮氫氣和氧氣進行化學反應來提供電能。這個化學反應并非我們通常認為的“燃燒”,所以FCV的能量轉換效率不受“卡諾循環”的限制,其能量轉換效率可高達60%~70%,實際使用效率則是普通內燃機的2倍左右。
如今的FCV單次續航里程大多可以超過700km,與燃油汽車區別不大,但如果跟BEV相比的話,可以達到目前市場主流BEV續航里程的2倍左右。
在補充能量方面,FCV也可以像燃油汽車一樣通過“加氫站”來快速充能,3分鐘即可再次上路。而BEV無論是快充還是慢充,均很難達到這樣的速度,在長途旅行方面無形中增加了不少的時間成本。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