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背景下 未來的售電企業應當如何開展業務?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同時還在工作總體部署中著重指出要推動能源革命。互聯網+行動計劃和能源革命,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能源互聯網這個新名詞,引起了社會
第二,能源互聯網的建設要以新型電力系統為核心與樞紐。能源互聯網是各類型能源網絡及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網絡的多層耦合,一次能源通過轉化成電能方便被人們利用,電力所具有的高效、快速的傳輸性質以及較高的能源轉化效率,使其能夠很好地承擔未來能源互聯網中各類能源互聯互通的紐帶與接口作用。因此,未來新能源電力系統將成為能源互聯網的核心。近年來,智能電網的建設與發展,也為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智能電網將作為未來能源互聯網資源配置中心,要成為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能源互聯網如何改造傳統行業
能源互聯網的未來發展,有一條主線必須清晰:能源互聯網將首先引發能源消費革命,再由能源消費革命帶來能源技術革命、能源生產革命等。我們回顧一下,為何網絡互聯網在過去十幾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因為網絡互聯網在用戶消費的便利性和可選擇、可替代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像天貓、淘寶等。但是在能源領域,用戶往往沒有這種可選擇權,因為目前電網公司就是賣電的,中石油就是賣油的。未來在能源互聯網模式下,用戶會有多種選擇權,對應的一家公司不僅僅是賣電,還賣燃氣、賣石油,生產端未來會發展出多種多樣的綜合能源供應公司。如果一個企業能夠提供物美價廉的多種不同形式的能源組合供應模式、組合套餐,這就是綜合性的能源公司,也就是能源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
同時,以往用戶只能被動地接受能源而不能進行選擇,而能源互聯網在能源消費領域將首先給用戶帶來消費的選擇權。例如冬季供熱,在某個時段用電更便宜,那么就有相應的設備自動切換到用電模式;某個時段用氣更便宜,就切換到用氣的模式,這就是用戶的選擇權。在能源互聯網的未來發展過程中,就會有這種消費終端的服務商出現,與能源生產商相對接,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能源利用方案,從而實現能源消費端的革命。同樣,這些終端能源服務商在擁有了用戶能源使用的大數據后,也能有一番新的作為。
能源互聯網推動電力市場化進程
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行業市場化的最終目標都應該定位于:在安全、經濟地滿足全社會用電需求的前提下,以節能環保為基本原則,提高整個電力行業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互聯網的建設不僅是能源行業技術革新的過程,也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能源行業逐步融合的過程,同時還是以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模式重構傳統能源行業供需模式的過程。因此,我國能源互聯網的構建一定要能夠解決當前我國能源結構不合理,以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不協調的問題。通過能源互聯網打造新型的能源電力供需體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以及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由此可見,構建能源互聯網與我國的能源電力市場化改革核心目標是一致的。
開放是市場化的前提,信息流的自由流動是市場能夠完善發展的基本保證,尤其對于電力行業。一方面,電力作為特殊商品,其運輸調配需要依托特殊的物理通道,不便于大規模儲存的特性使得其生產消費需要實時平衡;另一方面,電能具有十分明顯的社會屬性,關系到我國能源安全、社會穩定及經濟發展。電力市場化既要依托靈活可靠的電力輸配網絡,更需要電力市場中供需信息的實時交互流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