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領域放開尚需時日 發電企業與電網利益博弈
時隔12年,電力體制改革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再次拉開帷幕。2015年3月15日九號文的發布,成了今年上半年能源領域最具看點和最吸引力的重大事件之一。本輪電改的驅動因素,實際上是老矛盾與新問題的結合。
3、售電公司:前景未明
在新電力改革中,有兩個問題最受各方關注,一是未來電價的走勢,二是配售電領域的放開,其中后者因為涉及到全國5.5萬億度電的銷售,被稱為新電改的最大紅利。
但是,僅以售電數字,就斷言售電市場的光明前途,未免過于簡單直接。事實上,盡管呼聲甚高,但目前為止,政府并沒有出臺與售電公司相關的配套政策,僅刪去了《電力法》中“供電營業機構持《供電營業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方可營業”一項,使創辦售電公司的流程稍加簡化。雖然9號文表示要“建立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但相關的細則卻一直未能出臺。

與政策的按兵不動類似,作為開展售電業務最重要的證明,售電牌照至今仍未在國內下發,至于獲取其所需要的具體條件,政府也未予透露。這使得國內很多所謂的“售電企業”遲遲無法開展售電方面的工作。由于相關的細則沒有出臺,不確定因素太多,也就很難判斷未來的行業狀況以及市場格局。
在2000年前后,社會資本也曾經掀起一股開辦加油站的浪潮,很多公司雖然領取了營業執照,卻被后續繁瑣的各類手續及牌照拖住了腳步,時至今日,民營加油站也未能給投資者們帶來預期中的巨大市場,不少當初志在必得的投資者,現今深陷虧損泥沼難以脫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