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將引發全球能源大變革
中國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在其新著《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提出的以實施清潔能源替代以及以智能電網技術為支撐的兩個替代,對改變全球能源秩序,維護全球能源安全,重塑全球能源治理架構,實現人類能源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有效解決全球能源資源分布和市場需求嚴重失衡的問題。貿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早已滲透到能源領域,能源市場已成為全球化的市場。各國能源相互依賴加深,能源安全越來越超越消費國和生產國的界限,呈現出全球化的特征。以石油為例,中東和俄羅斯石油產量約占全球的45%,其消費量只占13%;北美、歐洲和亞太石油產量只占全球的36%,而消費量卻占76%以上。此外,能源市場分散,要求風能、太陽能的集中規模化開發和借助特高壓等技術的電力遠距離輸配也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快全球能源合作,實現“能源一體化”,創造一個更加一體化、充分競爭的市場以及能源合作機制。比如,建立地區性共享能源儲備,構筑面向未來的、包括天然氣管道建設、智能電網建設、新能源網絡建設在內的能源基礎設施藍圖等。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互聯網帶來能源形式、生產方式、存儲形式、分享機制等廣泛的變革。根據世界生物能源協會預測,到2020年,30%的電力將來自綠色能源。以交通為例,到2030年,插電式電動車的充電站和氫能源燃料電動車會普及全球,并將為主電網的輸電、送電提供分散式的基礎設施。到2040年,75%的輕型汽車將由電驅動。“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為插電式電動車、氫燃料車、家庭和工廠提供充足的電力,有望形成全新的經濟模式。
特別是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能源管理智能化已經成為新的大趨勢。能源產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的購買量、預測能源消費、管理能源用戶、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等;大數據與電網的融合可組成智能電網,涉及發電到用戶的整個能源轉換過程和電力輸送鏈,主要包括智能電網基礎技術、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及并網技術、智能輸電網技術、智能配電網技術及智能用電技術等,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等。
因此,中國必須以發展能源互聯網為契機,加快提升基礎制造和能源生產能力,做好關鍵技術和設備的儲備,將積極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提升為重大的國家戰略,做好能源互聯網的戰略頂層設計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