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云數據中心在電網輸配電中的建設和發展
在云計算的業務服務模式上,要以基礎設施為平臺,實施數據中心精確能源計費,將資產與電力或能源分離經營,達到最優化的云計算資源運行效率和最佳經濟模式。
在數據中心設施交付效率上,云計算業務有較高要求,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快會以月,甚至以周為單位要求系統的交付,這與傳統的以年為周期的交付有很大區別,定制、模塊化、業務耦合性強的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將大幅提高初產效率,將首次實施周期縮短到十二個月以內,續產效率(擴建/增設)控制在三個月以內。
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時最好還依據國際云計算領先技術特征的需求,在同一地區內建立多個不同區域的數據中心,并確保可靠的T級高速互聯,實現云計算架構的可靠性與可用性的最佳匹配,有效的降低區域性災害因素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破壞和對云服務的影響。通過匯集地區數據中心集群資源,將為云計算系統建立一個穩定的平臺,實現數據中心集約化與規模化管理,降低運維的復雜程度和不確定性。
在經濟性方面,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成本控制和性價比至關重要,云計算數據中心將注重總體成本(TCO)的降低,并著重優化運行成本(Opex),同時衡量成本/效率/可用性之間的平衡性。
在行業發展和業務合作上,云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要找準定位與服務模式,以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為核心業務,與電信運營商積極合作,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共贏的模式,發揮各自的資源、成本與服務優勢,發展和服務于中國的公有云業務。
云計算數據中心,將作為信息的基礎設施將被廣泛使用,寧夏西部云基地公司將在寧夏自治區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持續努力的大規模建立新一代云數據中心。
總之,建立新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應以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高效率、低運行成本,靈活的業務適應性和服務可用性為目標,分階段的建設與實施。
云數據中心的選址
最后討論以下云數據中心的選址問題。筆者的觀點是,云數據中心建設應該一路向西。因為中國西部具有較多建立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價值點,比較明確和顯著的即是能源、氣候與地理位置。
以寧夏自治區為例,寧夏的地理區域具有覆蓋全國的位置與安全戰略縱深。寧夏處于中國的地理中部地區,覆蓋國境東西區域距離相等,寧夏距離北上廣蓉距離分別為一千、一千六、一千七、八百公里,處在網絡通信15毫秒路徑內。對于云服務而言,空間不是距離而時延才是距離,在建立大容量網絡后,寧夏的資源可以西電東用,變輸送電力為輸送比特,產業結構匹配優勢明顯。其次,寧夏處于內陸大后方,處于國家安全戰略縱深區域,同時人口相對資源豐富,環境容量富裕,是建立戰略數據儲備與處理的理想環境。
寧夏西部的氣候特征為典型寒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八度,氣候干燥寒冷,平均零下十度氣溫天數大于180天,全年最高與最低溫差小,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十幾倍。在合理氣候選址的條件下,大自然是數據中心最好的能效利器,利用該地區氣候,采用蒸發冷卻模式,配合空氣潔凈度高,腐蝕物少,微塵顆粒少(寧夏西部治沙成果),數據中心能效可有效提高,達到與全球最佳水平同步。
寧夏電力資源充沛,能源成本低,并且是我國重要的油氣能源通道與電力外送基地。寧夏目前上網電價處于全國最低水平,并且寧夏西部的規模化光伏和風電類可再生能源,在裝機量與并網率均處于全國前列。電網綠電比例高,供電穩定可靠(寧夏是青海與甘肅的輸電出口)。這些資源和條件均為建立大規模云計算數據中心提供了經濟型、長久性和可靠性的能源保障,并且與國際綠色能源與云計算結合趨勢接軌。
目前,已經有云服務提供商選擇在寧夏等西部省份建立大型云數據中心,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中西部地區將會成為云數據中心的聚集地。

責任編輯:張星光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