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中國汽車“雙積分”政策:覆蓋98%汽車年產量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29日發布汽車行業乘用車雙積分政策,這一政策被稱為全世界最嚴汽車產業政策。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該政策不僅將影響中國車企,也將對全球汽車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2019年實施給車
2019年實施給車企留足準備時間
所謂“雙積分”,指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自2019年起,乘用車企業應達到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達不到比例要求的企業將產生新能源汽車負積分,需向其他企業購買新能源汽車正積分進行抵償。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雙積分制,是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有效緩解中國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29日接受采訪說,“雙積分制綜合了歐洲和美國的產業政策,這么嚴的政策,世界上還沒有”。他還表示,之所以2019年實施而不是2018年,是為了給車企留出時間,車企調整產品結構,至少需要1年時間。
98%汽車產量將受到影響
在雙積分政策中,也提出了例外條款。例如對年產或進口2000輛以下乘用車的企業,暫不實施積分核算。董揚說,“小批量生產的車一般是豪華車,一部分新技術首先在豪華車上使用,按照通行辦法,對其油耗不按照大批量車同等要求,但要求他們每年按比例降低油耗”。
此外,傳統能源汽車企業,年度產量或進口量不滿3萬輛的,不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董揚表示,按照積分比例,他們需要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較少,很難做到保證質量,所以暫時不要求電動車比例,“這是為消費者負責”。
董揚表示,扣除上述兩類,雙積分制將覆蓋中國汽車年產量的98%。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生產了2442.1萬輛乘用車。
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說,工信部與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部門協調聯動,制定相應的核算準則、管理方式以及處罰手段,實現對國產、進口汽車企業全覆蓋。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張進華說,歡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生產新能源汽車,這是中國的政策方向。
那么,雙積分政策對中國汽車產業將會產生什么影響?
2016年,中國汽車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每百公里6.43升,完成當年規劃目標,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1.7萬輛,累計產量突破百萬,位居全球第一。
張進華對記者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驅動電機、動力電池技術上,以及產業規模上,處于全球第一陣營。通過雙積分制,有望鞏固和強化現有優勢,同時帶動全球純電驅動汽車的發展。
積分交易制替代補貼政策
積分共有結轉、轉讓、交易三種應用方式。車企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自由交易。工信部將建立“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搭建完全自由的積分交易市場。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財稅補貼優惠逐步退出、油耗管理后續政策有待接續的情況下,企業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不足,對2020年乘用車行業油耗、新能源汽車國家目標達成造成較大挑戰,需出臺相關制度予以保障。
工信部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累計推廣新能源乘用車380萬輛,乘用車平均油耗將達到每百公里5.0升,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000萬噸。結合新能源商用車的推廣,全國將累計推廣500萬輛新能源汽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