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長協在即市場主體要有理性思維和風險意識 合理提出價格訴求
在我們人民群眾眼中,對電改貌似是這樣的畫面:
但最近跟一個發電企業的朋友聊天,他卻給我描述的是這樣的畫面:
我說:你們“電老虎”也有今天啊,哈哈!
朋友:呵呵……
然后就悄悄地走掉了……
玩笑歸玩笑,朋友的黯然失色也著實讓我陷入思考,電改的尺度難道真的有這么大嗎?在網上稍微搜索了一下,發現這一輪的電改似乎還真是頗有成效,雖然不至于讓發電企業一下從“老虎仔”變成“小乞丐”,但也可謂是讓他們內傷不輕,再加上之前的隱傷舊痛,發電企業的日子貌似過的越來越緊了。
比如據政府相關部門統計,2017年8月底至今一年多來,廣東電力體制改革已累計為用電企業減負逾430億元。其中,通過擴大售電側改革減負123.4億元;也就是說,相當于廣東銷售電價每度電平均下降了約6.5分。別小看這區區6.5分錢,某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算過一筆賬說:“我公司生產不銹鋼,是耗電大戶,一年平均能省1.44億元呢!”
看到這一組數據,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這一輪的電改是真的釋放了改革紅利,而且這紅利是空前的巨大。這么驚人的數據背后,到底是割的誰的肉,放的誰的血呢?小度掐指算了一算:一是2018年擴大售電側改革試點,每度電平均降低約6.5分;二是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2017年1月1日工業用電每度電統一降低2.33分;三是國家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每度電又統一降低1.4分;四是降低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標準等,每度電分別減少0.18分和0.21分;五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任務,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廣東省于2018年4月1日、5月1日、7月1日分三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降價標準分別為每度電1.78分、0.58分、5.7分,同時隨電量征收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再次降低0.13分,合計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8.19分/千瓦時,降幅超過原有的一般工商業電價水平的10%。綜合以上政策,廣東電力大用戶的每度電可節省超過1毛錢,當然發電企業的貢獻量還是相當大的。
這下,不禁讓我想起朋友描述的畫面了……,再深入了解,發現這輪電改確實給發電企業帶上了好幾個緊箍咒,而且一個比一個緊。發電廠真是鴨梨山大啊!
既然說到這里,就不妨讓我們好好地來掰持掰持!不說那些亂七八糟的專業名詞兒,來點通俗易懂的。
1、發電企業最怕煤漲價
電企與煤企自打出生就是一對好兄弟,卻成天互掐,誰也不讓誰,但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好像還是煤老大更勝一籌啊!
燃煤電廠70%以上的生產成本都來自煤炭,煤價一旦飆升,發電廠的利潤就會嚴重縮水,來看看今年的煤價,確實是一直居高不下的。
2、基數電量的口糧還在逐年減少
在電改之前,發電企業全部由政府下達計劃基數電量,能完成多少就能賺多少;而電改之后,由政府下發的基數電量逐年削減了,從2015年的100%計劃電量降到2016年的80%,2017年的70%,2018年的46%,預計2019年將再降低至30%,據說到2020年可能基數電量接近0%,全電量進入市場PK啦。
這保本的基數電量沒有了,相對于斷了發電企業的口糧,要想不餓肚子,就只有自己出去找更多的“用戶上帝”去賣電,這也就是把計劃模式變成了市場化模式;另外,來自環保的壓力,燃煤電廠不得不斥巨資來搞環保改造,好讓我們生存環境有更多的綠水青山。于是電廠與電廠之間就變成了這樣:
以這樣看來,發電企業的處境似乎有點四面楚歌啊!
會不會變成這樣呢?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據統計,廣東煤電企業的虧損面超過40%,且多家企業連年虧損,已經出現了負債高企、資不抵債和銀行斷貸。發電企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只有行業良性發展,才能有效保障國家的能源命脈。
3、發電企業,路在何方?
從目前的電力供需關系看來,發電企業在電改中割肉放血的地位是基本難以在短期內改變了,電廠之間的競爭也必然會成為常態化。沒有了基數電來分攤固定成本,發電企業再也沒有一度電讓一毛多的底氣了,成本決定利潤,也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空間。目前廣東月度競價價格基本維持在4分左右,10月競價更是創了新低,這也是市場電比例不斷增加后的自然競爭結果。如何降低成本,將會是各個發電企業共同的難點和痛點,苦練內功,節能挖潛,是發電企業的不二選擇,但市場電降價的空間確實有限了。
發電廠是批發商,既然批發商拿不出更多的讓利了,那么作為零售商的售電公司,頂著去年的批零倒掛、今年的競價低迷、承擔用戶的偏差考核、還要翻花樣提供各種增值服務,也是鴨梨山大啊!據說2018年廣東300多家售電公司開展業務的也就100多家,這100多家里面,40%都在虧損!
最后,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在漫看天邊云轉云舒的同時,也還是應該拿出比較理性的心態去看待整個電力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即將開始的2019年長協簽約工作,我們應該換位思考,準確定位。
一是電力大用戶,在挑選售電公司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有實力、不違約、能兌現、有發電上游合同的售電公司。去年售電公司的違約潮,大家估計還在心有余悸吧!
二是俗話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想生活更幸福,只有和諧才能共同發展。電力大用戶、售電公司與發電企業都要有理性思維和風險意識,看重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合理提出價格訴求,具備長遠眼光才是明智之舉啊!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