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電力市場迎重磅利好 進一步完善企業盈利模式
困擾寧夏電力運行多年的矛盾今后將得以有效緩解。5月4日,寧夏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式啟動試運行。這一被視為推動寧夏能源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將有效提升當地新能源消納能力、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并將有效緩解冬季熱、電矛盾,進一步完善發電企業盈利模式。用市場化手段化解系統矛盾,寧夏能源發展的未來將值得期待。
建立輔助服務市場新機制應對電力運行矛盾
近年來,寧夏自治區集中供熱需求持續增加,供熱機組比重不斷提高,超過了總調火電裝機容量的40%,調峰、備用資源嚴重不足,使得電網安全、靈活運行的壓力非常大。此外,寧夏全網新能源裝機占比已經超過了42%,裝機總量超過了電網消納能力,緩解新能源消納矛盾更是迫在眉睫。僅以該區風電建設為例,3月5日,寧夏風電行業迎來了“重大利好”,根據國家能源局《2018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解除了寧夏風電紅色預警。同時,從一季度風電新增裝機情況看,寧夏以34.76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位列“新增裝機較大的省份”第三。
足以見得,單純通過計劃手段和調度指令,要求發電企業提供輔助服務的效果和潛力顯得愈發有限,急需建立市場化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新機制。2017年初,由西北能源監管局、寧夏自治區經信委主導推動的寧夏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工作醞釀啟動。
西北能源監管局局長黃少中表示,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充分堅持市場機制和手段,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才能有效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新能源消納,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并為下一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打好基礎。
在此之前,寧夏輔助服務市場普遍遵循“兩個細則”的要求。“兩個細則”中的發電企業是否提供深度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是由調度機構確定并實施的,服務價格固定而不可選擇。而在輔助服務市場中,則按照“誰付出,誰得補償;誰得利,誰出分攤”的原則,發電企業可自主選擇是否提供深度調峰等有償輔助服務,按照市場規則,自主申報提供服務的量和價,根據出清結果進行調用和結算。
與同為“三北”地區的甘肅、新疆一樣,寧夏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以調峰為主要目標,市場初期開展實時深度調峰交易和調停備用交易兩個交易品種,條件成熟后還可加入可調節負荷交易和電儲能交易。
火電盈利模式將從單一電量結算轉向“電量+容量”并重
寧夏電網各方面條件比較成熟,電力企業市場意識較強,市場需求比較迫切,具備開展輔助服務市場的必要條件。
寧夏經信委主任趙旭輝指出,開展輔助服務市場,引導發電企業進行深度調峰改造,是解決當前寧夏電源結構性矛盾的有效措施。新能源裝機占比高、供熱期長的寧夏電網運行現狀與新能源間歇性、季節性等特點,都決定了火電企業將承擔更多的調峰義務和保障電網穩定運行的責任。
據悉,輔助服務市場將使火電整體盈利水平不再單純依賴機組利用小時,而通過為電力市場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調峰、調頻等服務來獲取額外收益,盈利模式從目前單一電量結算轉向“電量+有償服務”并重。
目前,寧夏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將火電機組(含供熱機組)有償調峰基準設定為其額定容量的50%。當火電機組平均負荷率小于有償調峰基準時,便可通過實時深度調峰交易等方式享受調峰補償。補償費用由區內負荷率大于等于深度調峰基準的火電廠和風電廠、光伏電站按照調用時段共同分攤。
寧夏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寧波告訴記者,目前,寧夏自治區內單機容量10萬千瓦及以上公用電廠共計18座,其中具備50%以上深調能力的電廠有15座,共有機組34臺,裝機容量1430萬千瓦。輔助服務市場啟動后,初期可釋放130萬千瓦左右的調峰空間。
截至寧夏輔助服務市場啟動試運行之前,全區已有12家火電企業報名參與輔助服務市場,調峰能力整體能達到額定容量的40%附近,部分電廠可達30%附近。鑒于各廠進行靈活性改造的工程周期,預計今年底,寧夏90%以上火電企業均可完成改造。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