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一、 課題的目的意義:
本文旨在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就如何改進建設方法,提高建設效率,推動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向更快更好方向發展提出建設。本課題的研究是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進行的,提出的對策建議也是科學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本課題的研究能夠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具有借鑒意義和參考意義。
二、 文獻綜述:
題目: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綜述
黨的十X大把“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提出要“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因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逐漸提上日程,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也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國內相關領域學者也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與中國財政部于06年組織了“全國農村文化調查”項目,該項目在全國20多個省區開展農村文化調研,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就農村文化狀況進行的全國范圍內的咨政調研活動,研究共形成了20個分報告,3個總報告,不僅為財政部制定農村文化投入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后來的農村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實時數據與信息。從1995年到2007年,據不完整統計,我國學界發表了關于農村文化建設的研究文章不下300余篇,其中關于農村公共文化體系研究包括:當代農村生活文化的理論構建、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供給研究、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政策、措施研究。現簡要綜述如下: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述
周素萍、趙京華、張亦明、楊斌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建立并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措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付春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指與文化產業相對應的,主要著眼于農村社會效益,以非營利性為目的,為農村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文化體系。建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它包涵了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報刊、網絡、演出、文物、圖書館以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諸多文化領域, 既是國家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也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王琳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既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題中之義,同時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我國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新農村建設起著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有普及文化知識,開展文化活動,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滿足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權益。
閆平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表現形式有:科普教育;民間文藝;體育健身;休閑娛樂。
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李穎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建設與發展,其對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推動農村社會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日益體現。
劉衛、譚寧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表現形式,分散性較強的農民群體不僅需要一個政府的管理指導更需要政府的服務引導,以此提高其階級整體性,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是政府引導農民群眾的有效工具與方式,所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
閆平認為,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提高農村文化水平,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實力的重要舉措。
三,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李景源、陳威等報告指出,國家財政不斷向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傾斜,非常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權益的保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逐漸形成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維護和實現公民基本文化權利的執政理念,也使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得到長足的進步。
史大波認為,目前,一個以基層農村為重點,充分發揮現有文化設施作用的實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初步形成。首先,在廣大農村實施了重點文化服務工程,為農民群眾服務的文化資源更加豐富。其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政府財政部門不斷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作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補充的農民自辦文化服務有了長足發展。各地農村農民自辦文化服務悄然興起,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服務的重要創新形式和國辦文化服務的重要補充。
李建新認為,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第一,體制機制不暢,導致鄉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軟弱;第二,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導致供需矛盾突出;第三,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導致群眾文化生活單一;第四,農村散戶居住的特點,導致公共文化資源覆蓋率低。
劉華蘭認為,現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才的缺乏是阻擾服務工作開展的重要原因。 劉衛,譚寧認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存在體制改革滯后。大多基層文化單位體制改革滯后,自身生存困難,不具備多出文藝作品、快出藝術人才的良性機制,造成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發揮不足。農民自辦文化的主體意識欠缺農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積極性不高,主體作用和自我服務能力不夠。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