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巖:真正靠市場配置資源的電力系統不會出現棄風棄光
人物介紹秦海巖,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世界風能協會即WWEA ,2001 年7 月1 日創立于丹麥的哥本哈根,是由德國政府(環境保護和核安全部)支持創建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
4、電改一定要建立現貨市場
南度度:長期以來我國電力市場省間壁壘明顯,這個局面是怎么造成的?不同電源品種之間、不同地區之間,如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秦海巖:省間市場壁壘的形成既有網架因素又有管理因素。過去我們建的跨區輸電線路多是點對網,電網靈活性相對不足,未來必須加強省間聯絡線的建設,才能提高系統平衡能力,省間互相進行調峰備用支持,才真正有利于推動新能源的配置消納。
此外,現存的省為實體的行政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導致省間壁壘的形成,在當前電力供大于求的形勢下,各地政府不乏對省間交易進行行政干預的行為。比如,有的購電省地方政府出臺了各種政策,限制省外購電的電量、電價、電力,限制市場主體省外購電選擇權,使市場化交易組織十分困難,急需出臺和完善市場機制。
我認為電力體制改革,一定要建立現貨市場。因為電力不同于其他商品,不同時間段的價值差別很大,高峰時段就應該貴,低谷時段就應該很便宜,甚至是負電價。只有建立了現貨市場,才是真正建立了電力市場,這可以解決不同區域、不同電力品種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調動需求和供給側的靈活性,還原電的商品屬性,同時發揮可再生能源邊際成本為零的優勢,促進其消納。
此外,還需要建立市場化的補貼機制。通過建立綠色電力證書強制性認購制度,對可再生能源的環境價值給予補償,這也是一種將化石能源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手段。從某種意思上來說,市場建立起來了,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問題、制約電力行業發展的一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5、僅靠綠證自愿認購解決不了既有問題
南度度:據統計顯示,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750億元,綠色電力證書作為一種市場化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補貼方式,對于解決缺口問題能起到多大作用?對于綠證的前景您作何預判?
秦海巖:多年來,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高于常規能源發電平均上網電價的差額部分,通過在全國范圍對銷售電量征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籌集。從2006年開始,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從最初的每千瓦時0.1分錢提高至1.9分錢,但電價附加標準的提高始終滯后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需求。到2016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累計缺口近500億元。
現在的補貼方式隨著電力體制改革進展,也需要做改變。按照電改的方向,電價會逐步取消政府定價,形成以市場為基礎的價格形成機制,現在政府制定的火電標桿電價會逐步取消。因此,目前在火電標桿電價基礎上的補貼方式,需要做出相應調整。補貼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將會影響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自主承諾減排目標的實現,貽誤光伏風電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
結合國際經驗和我國的發展形勢,建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自然人可以自愿購買一定比例的綠證,這樣一來,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就可通過獲得市場電價、中央財政固定補貼及綠證交易收入三部分來獲得合理水平的利潤,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成本的下降,固定補貼將逐步退出。這種市場化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補貼方式,不僅是解決補貼資金來源和提高補貼效率的有效辦法,同時通過市場化交易,還可以促使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持續發展。
當然,綠證自愿認購只是第一步,僅靠自愿認購解決不了既有問題,要通過初期自愿認購凝聚各界共識,為以后過渡到強制性認購積累經驗、打好基礎,因為這不僅是能源轉型的問題,也涉及到全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國家也明確提出,自2018年起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最終實現補貼機制的改革,推動綠色電力的消納和使用。
從國外實踐看,除了自然人外,用能成本占生產成本較低的高技術企業將是最積極的購買方之一,其次是各級政府和相關的政府采購項目及采購主導權較大的快速消費品和社會零售領域。隨著7月1日綠證開始認購,我們看到有不少的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自然人參與到了自愿認購中,而且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轉發綠證的相關知識,推動了綠證概念的傳播。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自愿認購市場的日益活躍,綠色電力消費一定會成為社會認可的潮流。
原標題:獨家專訪 ▏秦海巖:真正靠市場配置資源的電力系統不會出現棄風棄光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