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成功實施的核心要素分析
1、圍繞企業的基本生產要素:對企業中的人、財、物(原料、產品、設備、動力、場地)、技術采用相應的信息系統進行管理,提高企業的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
2、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銷售、訂單獲取、計劃制訂、采購、研發、生產、發運安裝和維護等所有環節采用信息系統進行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3、圍繞企業目標和組織:采用信息系統對企業戰略、決策過程、組織崗位、制度、技能、績效考核、數據和知識實施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組織績效。
4、圍繞企業間協作:建立電子商務、企業門戶、WEB服務、協同設計制造、供應鏈管理和信息系統,支持企業間的高線運作,幫助企業開拓市場。
三、理
簡單的講就是做事的方法,上文提到“正確的做事”。當項目組織人員到位、項目任務確定后,需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去組織實施,保障項目實施事半功倍。
目前很多企業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實質上,是信息化的手段幫助企業在某些管理環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為的差錯,基本從管理整個層面上的應用還很少,據中國軟件協會數字統計,真正從管理層面達到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比率僅為0.2%,而國外企業的應用是50%,可見差距是很大的。也就說明很多企業在上信息化之前并沒有系統地規劃,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
如何正確認識和描述企業,定位需求,真正讓信息化的應用體現的非常具體又有戰略高度,需要用模型的方法進行梳理需求?;谄髽I建模的方法與工具可以輔助企業實現管理規范化、業務決策科學化、企業性能評價定量化、信息系統集成模型化等目標。
目前,較為流行的為集成化企業建??蚣?,如圖所示:是一個由生命周期維、視圖模型維、通用性層次維組成三維立方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集成化企業建模框架
在生命周期維,按照企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實施階段,將企業模型劃分為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和運行維護四個階段,根據各階段的不同需求,模型有著不同的目的、視角和粒度,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
在模型視圖維,企業模型是以過程模型為核心包括組織、資源、功能、信息和產品模型的多視圖模型,各個視圖從不同的側面描述企業的一方面特征,它們是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的關系。
在通用層次維,模型分為通用、半通用和專用三種通用性層次。通用層指企業模型的基本構件,這些構件作為搭建一個具體企業模型的基本組件。半通用層指企業的參考模型,往往是一個行業或一種企業模式的模型模板,通過對這些模板的實例化和定制,快速、準確得到具體的企業模型。專用層指具體的企業模型。
建模的應用背景中的階段性映射著建模過程的階段性,在不同階段,對模型的廣度、深度和粒度要求都是不同的,各階段需要采用哪些視圖,各視圖采用什么樣的描述方法也都會有所不同。
依據整體解決方案實施的生命周期,定義模型的四個階段為需求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和運行維護階段。如圖2。

-
2018年,能源該怎么管?
2018-01-29能源 -
企業運維的自我定位
-
智能時代,運維工程師該談什么?
-
區塊鏈跨域安全解決方案
-
2018年的五個網絡安全預測
2018-01-25網絡安全 -
中國公有云幸存者特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