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了售電側后的美國經歷了什么?
能源列國志之十九--可再生電力銷量翻倍、節能型商業模式暢行、用戶得到的服務大增綠山能源(Green Mountain Energy,GME)于1997年在佛蒙特州成立,起初是一家小型售電公司,通過批發購買可再生能源,再以零售價
以GME為例,該公司是最早一批在互聯網上面向居民用戶投放廣告的售電公司。其頗具感染力的宣傳,成功為GME爭取了大量用戶。隨著電動汽車擁有量增加,它又把目光投入到了這一群體,推出了和充電樁配套的“無污染電動汽車”的套餐,為充電樁提供100%綠電。近兩年,Nest智能高效恒溫器在美國大熱,讓它又嗅到新商機,適時推出了名為“無污染高效家居”套餐,精準滿足購買Nest的家庭對能效和支持環保的需求。
另一招是不提供默認售電商選項。比如,在得克薩斯州,所有用戶都必須自己選擇電力供應商,這迫使所有用戶從不作選擇的惰性中脫離,讓他們思考自己在能源供應中最在意什么(環境、價格、還是降低風險?)。這一政策設計,讓參與得州電力市場中脫離原有電網公司的用戶比例達到全美最高。這使用戶積極參與選擇,并將這些信號傳遞到售電公司,從而影響他們的在批發市場上的決策(與得克薩斯州政府推行這一舉措的意圖一致)。比如,30%的用戶都選擇了購買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量的售電套餐,這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讓開發商建造更多風能和太陽能(14.370, 0.07, 0.49%)。
這也是電力改革要推動零售側競爭的根本意義:用戶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力,他們可能更樂意要綠色電力;他們需要低價,也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在經歷桑迪颶風等嚴重風暴后,這成為推動美國許多電力公司發展可靠性電力的一大因素)。但是傳統電網公司并未響應和滿足這些用戶需求。
零售電力改革,不僅為新的售電公司進入電力市場提供機會,也為它們給用戶帶來創新舉措創造了條件。同時,對于用戶而言,也是他們塑造一個滿足其現在及未來需求的電力行業的機遇。提供增值服務
近幾年,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在售電公司中成為一種趨勢。通過提供差異性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美國售電公司可以規避單純價格競爭,留住用戶,并提高收益率。比較有特色的增值服務包括綠電、節能服務和能源托管。
一個零售電力企業最普遍的選擇是為用戶提供可再生能源。工商業和居民用戶越來越意識到環保問題的重要性,并愿意為可再生能源支付略高價格。眾多售電公司都開始為用戶提供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套餐。這些綠色套餐讓零售電力市場放開的區域能有更多的綠電上網。截至2013年,允許零售電力競爭的地區銷售的綠色電力是傳統管制地區的兩倍,提供綠電的零售公司相對普通售電公司有更高利潤和更高的公司估值。以GME為例,其電價略高而且用戶的流失率更少。NRG在2010年以高于普通售電公司1.5倍的估值收購GME,單價為每個用戶1200美元,業界均值是450美元。
除此之外,美國售電公司在提供差異化服務方面還進行了很多其他探索。一些售電公司完全從傳統售電模式中脫離出來,專注提供一整套電力服務。Joule Asset、ERG home和Engie都是其中代表。
Joule Asset為用戶進行一系列節能改造,安裝高能效設備。用戶再逐月通過電費形式支付改造成本。這種商業模式之所以可行,是因為節能通常比發電更便宜,尤其當用戶端支付的電費中還包括輸電和配電成本時。舉例說明,如果一個用戶的電費是5000美元/月,在Joule Asset為其進行節能改造,如安裝高效空調和LED照明等之后,能耗比以前降低20%,電費變成4000美元/月。而Joule Asset和用戶簽訂協議,在之后五年,用戶每月支付其4700美元。則用戶節省了電費300美元/月,而Joule Asset可以用每月700美元償還節能改造投入并從中獲利。這樣的設計也增強了合同執行度,因為一旦用戶不按時付費,售電公司可以停止供電。
通過節能獲利的商業模式徹底突破了傳統售電公司通過多售電來增加收益的模式(售電越多收益越高)。傳統電網公司和售電公司的商業模式,與國家減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效的目標相矛盾。但在上述例子中,不僅實現了零售電力公司利潤增加,而且能效降低了20%,用戶用能成本減少。通過將售電公司收入與為用戶提供所需服務掛鉤,而不是實際電量,售電公司就有動力大量推進節能手段,減少成本,而不是簡單地希望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電力。
而另外一個類似的案例則是豐田公司與MP2最近達成的交易。根據這一為期五年的協議,MP2將為豐田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新總部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MP2將安裝7.75MW的分布式太陽能,不足部分電量從當地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站采購,同時在合同期內可能逐步安排更多的需求響應措施。這種商業模式之所以可行,是因為由于技術、金融創新、光照豐富及政府補貼等多重因素,得州的地面光伏電站發電成本已經低于傳統的煤電和天然氣發電。而且分布式光伏的價格也相對零售價格具備競爭力。MP2的收益不僅是來自從電網購買廉價電力然后銷售給豐田,而是與其提供的價值密切相關。
雖然面臨的市場情況不同,機遇和挑戰也不同,但美國售電公司提升三大核心競爭力的方法值得中國同行借鑒。能夠有效控制購電成本和風險,并針對用戶需求定制差異化產品,通過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來獲取并保留用戶的售電公司,必將成為售電市場放開后的大贏家。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