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電改配套文件公布在即 統一電力交易平臺可期
新一輪電改配套文件公布在即。其中《關于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范運行的實施意見》也是待公布的配套文件之一。我們要實現電價由市場來決定,發電各方要自主交易,很重要的是要有交易的場所和平臺,就需要建立專門
但最終,電監會對電力機構的管理文件最終并未出臺。
曾鳴告訴記者,當時各個部委對于電力交易中心怎么建設,尚未達成統一意見。這與當時中國電力供需狀況偏緊,監管層將電力監管重點放在了節能減排和節能調度上有關,同時電力市場化也沒有提上日程。
統一平臺猜想
由電力交易中心建設的跌宕歷程可以看出,本輪電改提出的電力交易機構“相對獨立”,也是一個經歷了多方長時間博弈的結果。
曾鳴表示,由于現在電網公司掌握了電力交易數據,建設平臺以及維護數據也耗費了大量的資金。所以將交易中心仍掛靠在電網公司旗下,也有利于電網數據的安全運營,強行獨立出來并一定是最佳結果。所以,現在政府要做的就是加強監管。
“現在電力改革放開了全部的監管工作,這些監管主要由各個省來負責。”曾鳴表示,所以預計本輪電改建設交易機構的一大任務就是以省級單位為主,成立各自的省級電力交易市場。
與此同時,全國統一電力交易市場也將有望成形。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等多位業內人士也建議,要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以此為突破口實現電價改革,也能達到規范不同的電力交易市場、打破電力交易的地域限制、降低電力交易成本的目的。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省跨區送電量合計1.116萬億千瓦時,占到了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的20%。但仍存在資源調度、配置不合理問題,比如西北、華北地區的新能源發電因為限電問題無法上網,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
“全國統一的電力交易市場肯定是要建設的,主要就是進行跨省跨區的電能交易,因為在國家層面的電力配置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曾鳴告訴記者,建設全國統一的市場有利于平衡電力供需、實現對新能源的優先調度。另外,并不是說各個省份的電力交易機構成立后,才能形成統一的市場,也可以同步進行,因為現在已經有了聯網的基礎和技術。
據了解,現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建設的統一交易平臺,分別在北京和廣州。但是,這兩個交易中心未來將如何運營,是合并成一個還是各自獨立,仍有待確認。
有業內人士建議,未來中國也可借鑒國外市場,開發電力期貨、電力期權等電力金融衍生品,發揮套期保值以及價格發現的功能,進一步完善中國電力交易市場的功能。
原標題:電網再度“卡位”電力交易 統一交易平臺可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