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氣化到數字化:西門子如何在中國輸配電設備市場布局
確定了客戶的用電規模、電力來源、系統運維等訴求之后,很多公司還常常在基建方面有預算限制,我們為此提供相應的融資方案,令客戶可用節省的電費償還先期的投資。綜合以上的方方面面才能決定是否做光伏,以及怎樣的分布式能源解決方案最合適。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因素都整合在一起。
就未來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而言,西門子的目標是2030年集團的所有工廠都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如果客戶也有這樣的目標,會更傾向于選擇光伏發電。目前我們還是比較看好光伏的市場前景,一方面由于現在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下降,其次在于大家越來越重視溫室氣體減排。
eo:作為設備制造商,在您看來,在中國發展分布式光伏有哪些困難?
MarkusMildner:對于客戶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在屮期內能夠提高能效的解決方案,一般來說如果是針對企業用戶選用何種產品、怎樣的系統,我們都非常有經驗,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有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開發區或者是一個工業園區,需要做的是微電網的集成和管理,這在技術上可能有些挑戰。因為園區中通常有不同的企業,他們都有各自的發電系統,有些是可再生能源的,有些是傳統發電機發電的,一部分在消費電力的同時自己也發電,一部分則只屬于用電客戶。這相當于在一個封閉的區域要管理一個微型的電網,再將其與外部的電網融合在一起,確實需要在技術上下功夫。
03加速開發云平臺,引入數字化變電站
eo:過去一兩年,GE和ABB等西門子的競爭對手也分別推出Predix、ABB AbilityTM這樣的云平臺,現在西門子推出了MindSphere,對于西門子來說,是否認為這種云平臺會成為工業企業競爭的關鍵區域?未來是否也會引入第三方開發者進入這樣的平臺?
MarkusMildner:目前看來的確如此,并且問題的關鍵還在開發云平臺的速度以及將資產連接到應用的速度能合滿足客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這些應用使得數據變得有意義,掌握這種能力尤為關鍵。這是因為客戶也想要運行系統,除了一定量的數據和設備,他們還需要對獲取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也許在這方面走的快慢會決定未來的工業系統。
MindSphere是一個開放半臺,我們在這之上自己開發應用,但同時會結合其他行業的力量比如行業來拓寬并加速開發物聯網云平臺。需要認的是,在未來15到20年,工業領域將不僅僅是物聯網,而是會出現用戶的互聯。機器將互聯,資產將互聯,從資產產出的數據將被分析與使用,未來的機器之間會相互對話,這些都將成為現實。
eo:西門子MindSphere會提供針對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現在的落地和應用情況怎么樣?在中國市場有沒有具體的應用案例?其他同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工業云的落地方面,由于涉及到信息安全和數據的問題,實施會遇到一些挑戰。西門子面臨怎樣的挑戰,又會如何解決?
MarkusMildner:目前在中國市場我們還沒有引入,但如果看西門子在世界其他市場制造和工業方面,也就是MindSphere正在開發的應用,它包含了海量數據的管理和分析,在能源管理方面應用的有數字變電站,我們考慮下步將把它引進中國。
在信息安全方面,我們在中國設立了網絡防御中心,這是我們將MindSphere帶入市場確實應該關注的問題。這一平臺主要依托于物聯網,從數據收集到將數據傳輸到系統再上傳到云,這一過程中所有的數據都是安全的,這是我們目前投入最多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可以向客戶證明數據的安全性。在中國,相比其他私營公司,這個標準也是最高的,并且也是目前能為客戶提供的最高安全等級。
04市場競爭激烈,提供金融解決方案
eo:西門子的輸電技術長期以來被全球認可,但中國企業已經成功突破巴西和印度的高壓市場,并能用中國自己的技術產品積極地與跨國公司競爭。中國現在是特高壓直流行業的一個領導者,但也直接削減了西門子和ABB的特高壓直流市場份額。您如何看待中國特高壓的發展對于全球市場的沖擊?以及西門子是怎樣應對的?
MarkusMildner:在特高壓方面,去年西門子在全球有超過50個項目且目前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我們的競爭者,一些中國企業也開發了很高的技術標準,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未來可能也會在境外開拓市場。但在海外市場,你會發現項目投資之后,西門子通常會提供很大一部分的設備以及解決方案,比如巴西的項目,西門子就與國家電網進行了合作。我們看到中國在海外也完成了很多項目,但他們也會選擇高質量的產品,而我們通常會在其選擇之列。
eo:近期GE的Industial solutions被ABB收購,并將被整合進ABB的Electrification Products部門,您如何看待電氣設備的市場發展?
MarkusMildner:首先我們不對競爭對手的舉動進行評價。從西門子能源管理集團的角度來講,我們致力提供覆蓋整個價值鏈的完整的能源解決方案,從基礎設備比如直流的變壓器、高壓產品以及家庭可以使用的斷路器,工廠設備和解決方案,也包括數字化應用。此外,我們還能夠提供相應的金融解決方案,所以對于未來的市場發展前景我們還是非常積極樂觀的。

責任編輯:蔣桂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