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物聯網規模將達5000億元
武俠小說里經常會寫到用意念控制東西,甚至可以隔空取物;在哆啦A夢的世界里,也可以做到伸出手就可以讓桌子那頭的水杯直接滑到你面前,而在現實世界里,隔空取物、意念操縱這樣的事情或許馬上就會成為現實,只要
英特爾專家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或許每一把椅子、每一張桌子都可以聯網,你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查看它們的狀態,甚至是指揮它們自由移動,還有可能你在出差時就可以操縱家里的一切物品,甚至在下班回家前就把晚餐做好了—這項技術,就是聽起來“不明覺厲”的物聯網。有專家稱,預計到2020年,聯網供用戶使用的設備數量將達到250億件,而明年這個產業就將達到近5000億元的規模。
萬物皆聯網的時代即將到來
如果你不了解“物聯網”的話,那就趕緊補補課吧,畢竟物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但其實,物聯網并不是新鮮事。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主任愛斯頓提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一詞,從此廣為流傳。不過各方對物聯網理解不一,定義也不盡相同,直到官方給出標準定義才結束這場爭論。物聯網是一個全球性網絡基礎設施,通過利用數據捕捉和通信能力鏈接實質物體與虛擬物體。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品在聯網狀態下互相傳遞信息。盡管和互聯網幾乎同時出現,但高昂的價格阻礙了物聯網發展的步伐。如果不是2007年iPhone橫空出世,物聯網或許已成為科技發展史上不起眼的一頁。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在物聯網產業創新峰會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物聯網將馬上撲向人們的生活,并將用戶帶到一個科幻般的未來世界,在這樣的世界里,每一個本無生命的物體都將安裝上一個傳感器,變得“智能”起來,而且還可以由用戶通過應用進行控制。這些物體包括:汽車、冰箱、藥瓶、牙刷、燈泡、街燈甚至是鑰匙。
2012年,科技研究公司Gartner 分析師就提出IoT會演化為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所有的物品都會與互聯網發生碰撞,相互連接組成網絡。在中文語境下,IoE常常被稱為“萬物聯網”。有科技作家在專欄里寫道:“沒有人知道,當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的物品安裝了聯網的微型無線信號接收器,從而變得越來越智能化時,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物聯網應用將進入實踐元年
“甚至是一頭牛都有可能被物聯網聯系起來。”在不久前召開的浙江烏鎮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日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也認為,30年后所有的事情就會通過物聯網連接起來。盡管每一年都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下一年將成為物聯網元年,不過這次似乎終于說對了。有研究機構認為,物聯網應用將在2015年進入實踐元年—物聯網應用將從試驗階段正式進入實踐階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Kubernetes為什么會逐漸成為云計算的標準?
2018-01-18標準 -
云計算成朝陽產業,未來發展已成趨勢
-
2018關于云計算的五個預測:容器、AI、定制云
2018-01-18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