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廠管理中“蝴蝶效應”的控制與應用
較近筆者所在的公司對廠區3號爐脫硝系統聲波吹灰時間參數進行了調整,而調整的起因是脫硝進出口差壓明顯大于其他同類機組,通過相關專業的
較近筆者所在的公司對廠區3號爐脫硝系統聲波吹灰時間參數進行了調整,而調整的起因是脫硝進出口差壓明顯大于其他同類機組,通過相關專業的共同分析,決定將3號鍋爐聲波吹灰周期由原來的1個小時修改為10分鐘。表面上看來,僅僅是修改了一個時間參數,但是其對整個系統的影響卻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吹掃次數的增加,大大提升了每個吹灰器的吹掃時間,有效減少了脫硝催化劑的積灰。對比修改前后各個參數的趨勢,修改后,兩側反應器進出口差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個小數據改變,從而產生量變,較終逐漸積累產生質變,這個平常的生產故事,卻引起了我對電廠管理中“蝴蝶效應”以及其如何應用的思考。
蝴蝶效應,顧名思義,是指在一個系統中,初始條件微小的變化就有可能產生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但并不是所有微小的量變都會產生這種變化,其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初始調節的誤差是“牽一發動全身”的零界點;二是事物與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著的且具有較高的依存度;三是非線性因素的介入。其實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在電力企業中無論是安全生產還是人員管理,蝴蝶效應無處不在,而這樣的效應既有正向的,又有反向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積極引導正向蝴蝶效應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同時要竭力阻止反向蝴蝶效應的形成,避免負面效應的出現,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上下功夫。
注重安全生產的細節管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企業所面對的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生產中的大事故都是從小違章小問題開始的,從細節管理入手,不僅可以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而且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完善操作規程、提升員工的技術水準。抓細節管理一是要進行意識引領,培育員工養成注意工作細節的習慣,要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通過各種形式向員工灌輸科學、先進、精細的安全工作理念,結合身邊違章案例,促使員工聯系自身進行反思,使員工切實認識到在實際生產中細節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提高員工的精細化工作能力,廣泛開展技術練兵、比武活動,樹立榜樣與典型;二是細化公司規章制度,以此為依托,抓執行力,抓作風養成,在細化制度過程中可以請廣大職工參與進來,在讓制度更“接地氣”的同時,也能使職工對相關制度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制度執行時更要敢動真格、堅持原則、不折不扣,面對人員違章,在對其批評教育的同時也要耐心引導,促使職工養成嚴謹精細的操作習慣。
優化管理模式,建立閉環系統。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部門間互為獨立又相互依存,互為聯系又相互制約,企業經營得如何,部門之間的系統配合,生產工作的整體把控是關鍵。負面“蝴蝶效應”的出現,往往是由于其中一環出現問題,而與之有關聯的個體有沒有及時配合處理,所以優化管理水平,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才能使企業朝著預定目標發展。對于電力企業來說,管理模式的優化,就是要在完善制度的保障下構建生產的信息化控制與資源的有機化管理模式。要做到這一點,電力企業一方面要緊跟技術更新步伐,保證生產過程監控的信息化與可計量化,針對生產中的問題高發區與薄弱環節進行相關數據信息的跟蹤監護,并減少人為干擾因素;另一方面要整合有利資源,實現精準投放,這里的資源包括人、設備與物資等等,這其中人的管理要放在第一位,根據生產專業需要,積極開發人才資源,企業要在職工引導上變被動為主動,將人員管理與生產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同時確保對生產現場中人、設備、物資等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與分配。而建立制度協調資源,資源負責生產,生產決定制度的閉環整體,就是為了提高企業系統的“智能性”,也就是自組織協調能力,在復雜的生產環境變動下,這樣的自組織協調能力能夠幫助企業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時,臨危不亂,積極主動,部門間能夠分工明細,協同配合,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并制定對應措施。
進行行之有效的預防性干預。非線性因素的出現往往帶有不可控性,因此采取預防性干預,可以較大程度降低非線性因素的產生機率,保證整體生產的穩定性。預防性干預是指有針對性地采取降低危險因素和增強保護因素的措施,包括普遍性干預、選擇性預防干預、指導性預防干預三種方式。對于電力企業來說,預防性干預包括高風險從業人群的普遍性監控,重點生產設備的定期排查,以及員工安全意識的培訓教育等。要做好預防性干預工作,一是要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支持,企業可以依據實際制定安全管控工作計劃與實施方案,配合宣傳工作營造濃郁的安全責任氛圍,讓每位員工都能在耳濡目染中主動規范生產行為;二是對于高風險從業人群與重點設備必須明確具體負責人與基本要求,把握關鍵點控制,責任劃分不能含糊不清,要建立層級分明的管理體系,定期進行問題查擺;三是建立系統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計劃準備階段開始,到生產流程監控,以及較后的結果評估,每一步都要有指標依據,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建立個人成長信息庫,根據個人日常生產操作的專長、習慣、弱點合理規避有風險因素的現場作業。
其實,“蝴蝶效應”的控制與應用歸根結底就是重視生產的流程規范與過程控制,真正做到掐滅源頭,監控過程,有效干預。所以說,要把引導工作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抓,積極弘揚正能量,將其不斷推廣發揚光大,全力抑制負能量,將其有效控制逐步消除,只有這樣,企業生產才能在良好的環境下穩步推進。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