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遠程機房巡視系統的研發
0 引言
變電站巡視作為基層通信運維班組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對于確保電力生產安全穩定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在實際工作中,通信運檢班發現變電站巡視工作時占用工作時間太多,導致工作人員外出巡視時班組本部人手出現短缺,并且人工巡檢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針對這個問題,傳統的解決辦法是在各變電站附近設立工作站,常駐工作人員巡視,或者在各變電站周圍招募外包團隊代為巡視。但是這2種方案實際效果不佳,且實施難以實現[2-3]。因此本課題提出一種全新的、能夠確定“遠程信息本地化、管理信息實時化”的新型巡視模式,即通過遠程監控的技術手段,在基層變電站和控制中心實現信息實時互通、統一管理[4-6]。
1 系統需求目標和可行性分析
本系統的目標是可以對變電站機房內的情況進行遠程巡視,改善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變電站巡視效率低的問題。課題的總體目標為采用變電站遠程巡視系統在工作時間內完全讀取變電站機房內全部數據[7]。由于巡視工作對于數據準確性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正確地獲取全部數據,結合高效運維的工作需求,系統設定目標為:30 min內獲取的機房內數據量達到280個以上。
根據2017年1月到4月的工作記錄統計分析以及最新查詢結果顯示:
1)目前的民用攝像頭已經具備了采集數據的能力,并可以通過變電站機房與本公司之間已有的告警信息通路傳輸[8];
2)公司大力支持創新,小組成員熟悉通信技術、編程和調試,并有參與QC小組活動的經驗,有較強的方案設計和動手制作能力,并有相關人員為活動提供技術指導;
3)有與電力行業相關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可供借鑒;課題所應用的設備都屬于小型可控范圍,在小組的技術水平范圍之內[9];
4)據班組工作記錄,3月7日工作人員曾在白石巖變電站僅用30 min便采集了所有數據。
由此可見,該系統需求目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2 系統總體方案和功能模塊
2.1 系統總體方案
目前,遠程巡視系統主要有2種實現方式:第一種是以高清攝像頭采集預設點位的信息,將它們通過本公司設置的服務器內置程序呈現在提前建好的模型上;第二種是采用全景攝像頭攝錄整個機房的情況,將得到的全部數據傳輸回本公司,以真實圖像呈現的全景方式[10]。
2017年6月12日,工作人員在白石巖變電站機房內以光纖配線架為實驗對象,取其上的72個數據為目標樣本分別進行對2種方案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見
表1 遠程巡視系統實現方式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remote inspec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由
圖1 巡視系統方案架構Fig.1 Inspection system scheme architecture
2.2 功能模塊
2.2.1 采集單元模塊
采集單元模塊由機器人、懸掛移動控制器、高清球形攝像頭等構成,數據采集方式主要有所有實景信息采集和預設點位只抓取示數和信號燈2種,實景信息采集優點是數據量大,峰值為200 Mb/s,靈活性高,并且后期幾乎不需要處理即可展現;缺點是細微部分較差,對于細微問題難以發現,預設點位的方式則和實景信息采集的特點剛好相反[12]。為了更好的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并且減少后期數據處理,本系統采取預設點位和實景信息采集并用的方式,即:一般情況下采集預設點位的信息,同時保留實景模式作為輔助,有需要時可以查看現場的真實情況。并且提出了用二維碼輔助方案二的設想,通過掃描設備上的二維碼,系統可自動識別設備的信息,解決了該方案無法變通的缺點。
采集單元決定了采集數據的清晰度,影響采集數據清晰度的因素有:搭載攝像頭方式、攝像頭、機柜柜門。通過綜合對比并結合實際情況,本系統采用益可達YKD-NSZ-10軌道式機器人搭載DS-2DC7520IW-A 500萬球形攝像頭配合玻璃柜門方案,測試結果達到預期效果,由此確定采集數據部分為此方案。同時,考慮到光纖配線架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ODF)機柜上有部分采點對象距離地面高度僅30 cm,不易于從天花板上設立的軌道上的機器人采集,故在ODF機柜設立自動開門裝置,在機器人巡視到時自動開門。
由于傳輸最高瞬時帶寬為200 Mb/s,目前,從白石巖變電站到廣元公司已有帶寬為1 Gb/s的數據傳輸通道,滿足本系統的帶寬需求。因此決定沿用已有通信線路,對于傳輸協議的選擇,TCP協議雖然在丟包率、延遲、實際傳輸速率的實測結果中的性能比UDP協議高,但速率可能無法達到系統要求,并且測試結果表明UDP協議傳輸對于數據丟包率、延時等對于實際接收展示質量可忽略不計,因此系統選用UDP協議進行數據傳輸[13-14]。
服務器選擇方面,本系統需要處理渲染的數據量較大,需要性能較好的服務器。本公司服務器保有量較大,為物盡其用,節約成本,本系統決定選用本公司閑置的E3-1230 V3服務器。
2.2.2 處理單元模塊
處理單元模塊主要由建立模型、編寫軟件、渲染引擎等組成。機房3D數據化需要對機房場景及設備進行三維模型制作配合VR模式數據呈現,模型制作的方式直接影響制作的效率和最終呈現的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初步確定在3DS MAX、MAYA 2種建模方案中選擇,二者特點如下。
1) 3DS MAX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效果圖及動畫制作軟件之一 ,被廣泛應用于影視制作、廣告設計、建筑裝潢設計、三維游戲制作等方面。3DS MAX制作團隊數量較多。角色和游戲方面的制作不如MAYA。
2)MAYA講求細節,動畫作品制作精致細膩,許多影視大片都用MAYA團隊完成。MAYA的 POLYGONS(多邊形)建模明顯不如3DS MAX使用方便。
從精細度、易建模和經濟性綜合對比,最終采用3DS MAX建模方案。
機房3D數據化需要對機房場景及設備進行一些便捷操作,以便觀察記錄。系統選擇目前主流的Unreal Engine 4引擎,并采用C語言進行平臺開發[15]。
2.2.3 VR呈現單元模塊
作為呈現數據的呈現單元,VR設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市面上的VR設備良莠不齊,主流設備分別是Facebook公司旗下的Oculus Rift、HTC公司旗下的Vive、索尼公司旗下的PlayStation VR。PSVR兼容性太差,首先剔除。遠程巡視需要較大活動空間,在其他方面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從系統兼容性、分辨率以及系統追蹤3個方面做對比,最終選用HTC Vive作為呈現單元。
根據以往的機房設備巡視記錄表,需要巡視的內容都是標準數字的示數、紅黃綠燈等可簡單圖像識別的數據,使用簡單的圖像處理系統識別之后,系統可以自行制作電子數據報表并存檔。根據確定的最佳方案,制訂了詳細的方案實施對策表(見
表2 最佳方案實施對策表Tab.2 The best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 table
3 系統建模和測試
本系統通過實地測量機房內建筑和各機柜的尺寸、構架,用3DS MAX建立了與實景1:1的等比例模型。
3.1 根據對策表實施對策
依據方案和對策表定制了需要的懸架和軌道,于2017年6月10日將懸梁和采集單元安裝完成。在安裝完成后將機器人速度設置為沿軌道用時20 s完成一次往返,進行8次穩定性測試,結果見
表3 機器人運行穩定性測試Tab.3 The test list of robot operation stability
實驗結果非常令人滿意,系統安裝的軌道機器人達到了預期目標。
3.2 開發呈現系統
系統基于Unreal Engine 4引擎,使用C語言開發符合需求的系統。開發完成后,將建好的模型導入并測試了延遲。
經過試驗,本系統的延遲時間<20 ms,達到預設要求,且非常穩定,表明系統開發成功。
3.3 HTC Vive呈現
本系統根據HTC Vive套件說明書進行了安裝調試,成功后導入模型和程序進行試驗。為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對設備延遲時間進行了測試,試驗結果表明,在連續不斷運轉10 h之后,系統的延遲小于預設目標100 ms,且幾乎沒有變化,達到了系統的預期要求。
3.4 制作數據報表
根據使用的機房設備巡視記錄表,系統制定了將生成的報表項目。由于所要采集的數據都是標準數字、紅黃綠燈等,運用簡單的圖像識別技術即可自動識別。系統預設置了機房內設備的關系圖?;诖岁P系圖,制作完成了機房設備巡視表格式(見
共設置了5次試驗,檢測報表生成速度和數據準確性,試驗結果見
經過試驗,數據報表生成時間小于預設目標10 min,且準確度達到100%,試驗成功。
3.5 系統聯調
9月2日,對整套系統進行了聯合調試。實測結果見
由于實施對策時每一步都嚴謹地進行了成效檢查和分析,所以系統聯調取得成功。
3.6 目標檢查
系統根據對策表實施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在2017年9月10日進行目標檢查,檢查效果見
表4 機房設備巡視記錄Tab.4 The inspection record of information computer room
表5 報表生成速度和準確性Tab.5 The speed and accuracy of report table generation
表6 系統聯調效果測試表Tab.6 The test list of system inter modulation effect
表7 目標檢查效果Tab.7 The effect of object check
與傳統方法巡視白石巖變電站用時230 min對比,應用變電站機房遠程巡視系統,在30 min內就能完整、準確地獲取所需的325個數據,并且能生成巡檢報表,方便查閱,系統制定的方案目標完全達到要求。
4 結語
至2017年10月15日為止的5周時間內,該系統在白石巖變電站例行巡查了5次,每一次都進行了人工巡視和利用本系統巡視的效果對比。本系統獲取數據的準確率都達到了100%,顯現出相當的可靠性。
變電站機房遠程巡視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巡視模式,將工作人員到站巡查的傳統巡查模式變為遠程在線巡查模式,在30 min內就能準確獲取巡視的機房內所需的所有數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發生故障到查出故障的時間,減少了變電站脫網風險。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