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電力經濟拉動形式
3電力產業結構調整與拉動經濟模式分析
3.1電力發展與產業投資速度控制模式
電力是保障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經濟發展是電力發展的內在動力,控制電力工業適度超前的發展速度,需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十五”期間的電力短缺的本質原因是未能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發展的需求,電源規劃選點要與電網發展規劃相協調,與目標網架相適應,保持電力產業的適度超前發展。電力消費彈性系數是體現經濟發展與電力需求增長速度關系的宏觀指標,綜合反映了經濟增長對電力需求的拉動作用。預計未來我國電力彈性系數大體保持在1左右。到2020年總裝機需要達到10億千瓦,電力產業應當保持6%~7%的年增長速度,控制好電力發展與產業投資速度模式。
3.2優化電源結構匹配模式
我國的電源結構基本上是以火電為主、水電等為輔的格局。這種電源結構應當是能夠有效利用資源并為現有的資源所支撐,符合電力產業的運營要求的電源結構;是火電、水電、核電、可再生能源等各種資源發電,以及各種容量和技術水平的機組合理布局、相互補充的電源結構。如從燃煤機組74%,水電機組24%,核電機組1.70%,風電機組0.14%的結構來看,火電比例過大,因此要優化發展火電。加快水電開發的速度,盡快提高水電的比重。加快可再生能源發電,同時把開發利用核能、發展核電作為今后優化電源結構的一個重點。實現能源供給與消費的多元化,調整和優化電源結構,堅持積極采用新技術,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電力領域,將優化發展煤電,大力開發水電,積極推進核電建設,適度發展天然氣電站,鼓勵新能源發電,加快推廣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加強電網建設,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實現電力的中心地位[3]。
3.3農業生物質-電力-生態經濟模式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和資源。當今人類面臨的酸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三大環境問題,都和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密切相關,其中能源生產與消費(包括電力工業)對三大環境問題都有重大影響[4]。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機組效率,切實減少火電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等污染物的排放。要大力提高電力經營水平,形成電價與環保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的聯動機制。在環保政策要求下,需要重視生態學的研究視角,運用生態學理論,將企業看作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個體,同類企業就形成種群,而區域范圍的產業體系就可以形成生物群落[5]。
通過物質循環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和信息共享,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環境影響最小化。通過以物質循環和能量分級流動為特征的閉路循環工藝構建電力生態產業。生物質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清潔能源,是未來重要的能源形式。科學家估計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消耗礦物能的20倍,相當于世界現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6]。生物質能源生產與應用可以實現CO2的“零排放”。生物質能源開發符合農業經濟的基本原則,同時生物質能的深層次應用如生物質-電力-生態經濟形式,達到調整電力優化產業結構的目的,提供一條農業與工業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4應用循環經濟拉動經濟增長模式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3R”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范式。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實現最大的發展效益。它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是有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出于對能源價格和能源安全的考慮,需要不斷提高煤電在電力工業中的比重,但防止環境污染則在于煤電生產企業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從煤的儲存、傳送(全封閉進行)、燃燒,到副產物的循環、加工、再利用都盡可能節約、清潔。循環經濟模式要求從法律、體制、機制、政策、技術、觀念、倫理等各方面創造有利條件,制訂和實施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建立指導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組織機構,加快循環經濟立法工作,大力推動循環型企業、循環型園區、循環型城市與社會的試點發展。我國已經組織開展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實施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項目,希望通過循環經濟模式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5應用節能減排經濟與清潔發展機制(CDM)拉動經濟增長模式
5.1節能減排經濟模式的應用
中國經濟雖取得了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對資源、能源的高消耗乃至過度消耗獲得的。從中國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即GDP與能源消費的比率)上看,中國能源消耗增長已大于GDP產值的增長,說明中國經濟增長是能源高消耗支撐GDP的增長,這是一種落后的,難以持續、令人擔憂的增長方式。據統計,中國萬元產值平均能源消耗為1.445噸標準煤,萬元產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3~4倍。
降低能源消耗,向節省能源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并努力開發替代石油、煤炭的新能源產業,才能大大地緩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益和質量,促進產業結構向節省能源的先進化方向轉變[7]。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技術進步可從兩個方面來影響能源消耗:
一是通過開發節能產品和推廣應用節能技術降低能耗;
二是開發可替代性資源、能源,降低現有能源的壓力。
因此,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必須以技術創新為根本,加快技術更新改造,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盡可能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科技貢獻率,降低能源消耗彈性系數。節能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節約能源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
通過加強節能減排的宏觀調控,在有效控制和科學優化投資(尤其是重化工工業)規模、減少重復建設的同時,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走以人為本、集約化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準入管理,有效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完善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體制,鼓勵企業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參與節能減排。
5.2清潔發展機制(CDM)模式的應用
國際社會最近對清潔發展機制(CDM)的開發和應用十分關注。《京都議定書》第12條“清潔發展機制(CDM)”中規定發展中國家可以幫助發達國家實施減排項目,并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服務。CDM項目是可再生能源的天下,以規模較小的水電和風電項目為主。這些項目如同一個基礎產業,不僅自身在發展,還帶動了關聯產業,如核實、認證、中介服務、咨詢等一系列商業活動。先行的CDM項目在開發、準備、談判、額外性評價、基準線確定、價格、融資方式、核實等各方面為中國實施CDM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經驗。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發展中國家的實施將為綠色電力發展及其市場拓展提供一個機制。假如綠色電力能以一種經濟成本有效的方式引入,達到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它將通過能源消費者快速形成能源消費需求,大力刺激經濟發展,提供經濟發展動力。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