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化發展展望:十年內基本完成向信息社會轉型
記者:今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20年。作為全球第一網民大國,中國在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術革命時做出的重大決策格外引人關注。近來,中央領導高度關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縱論新一輪科技革命,并強調:“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將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這一突破性的理論表述,首次以信息經濟為關鍵詞重新定義了發展模式轉變的內涵,您對此有何認識,下一步將對信息化、信息經濟、信息通信業的發展產生什么影響?
張新紅:將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定義為“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轉變,可以看作是對轉變發展方式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可以說是找到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抓手。新經濟一般指的就是信息經濟,而信息經濟是信息社會的主要形態。相對于以大規模生產物質產品、大規模消耗物質資源為特征的物質經濟而言,信息經濟強調采用信息技術和智能工具,增加產品和服務中的知識含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
信息產業是信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不是信息經濟的全部。隨著信息技術的滲透和擴散,產業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將逐步走向融合,人們對美國物理學教授惠勒的名言“萬物源于比特”的理解也會更加真切。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逐步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也許將來所有的產業都是信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央領導強調,發展信息經濟不僅是因為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走到了盡頭,也是因為信息革命為加速實現發展方式轉型提供了機遇,信息技術的重大突破不僅造就了強大的信息產業,而且改變了整個經濟業態。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擁有利用信息革命實現跨越發展的條件和優勢,如市場潛力、技術、人才、產業基礎等。當然,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必須要突破一些瓶頸,比如基礎設施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競爭機制不完善、相關法律和政策不適應形勢變化要求等。調整舊有生產關系和利益格局,使之適應信息生產力發展要求,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的重要努力方向。
記者:隨著斯諾登事件的持續發酵,我國已在網絡安全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旗幟鮮明的應對舉措,并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您如何評價我國信息網絡安全總體形勢,在基礎設施、核心技術、終端與應用等層面哪些安全問題尤為急迫?有哪些環節的工作亟待強化完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在網絡安全重要度急劇上升的時期,信息化發展的頂層設計是否會因此作出一些調整?這將給民族信息產業帶來怎樣的機會?
張新紅:安全與發展是信息化與生俱來的一對矛盾,也一直是個爭論不休、不易處理好的焦點問題。網絡越發展,應用越深入,安全問題就越顯得重要。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網絡安全總體形勢不容樂觀,用嚴峻一詞來形容并不過分。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網民大國,擁有最大的信息經濟市場空間,目前正處在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同時又必須走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面臨的網絡空間威脅壓力自然也十分巨大。這種情況下,對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為過。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國網絡安全最大的風險所在,在計算、存儲、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高端技術與設備主要靠進口,所以也有人稱中國網絡空間基本處于不設防的狀態,應對極端情況下大規模高強度網絡攻擊的能力明顯不足。捍衛國家網絡安全,除在核心技術設備方面逐步實現安全可控外,還應在強化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時還應積極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
從長期看,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根本還是要靠發展,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所以習近平主席在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同時,也強調了“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信息革命為中國提供了一百多年來最大的發展機遇,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動力和支撐,抓不住、用不好這個機遇才是最大的風險所在。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社會,信息化不再僅僅是工具,也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全新的生存與發展環境,更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在實踐中,既要防止只講發展而忽視安全的傾向,也要防止以安全為理由阻礙信息化發展的傾向——信息安全不應成為阻礙信息化發展的擋箭牌,科技創新更不該淪為信息安全的犧牲品。
網絡安全問題是在網絡發展中產生的,也將在發展中平衡解決。從全球看,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尋求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案。前不久,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出席ICANN大會時就呼吁國際網絡空間治理形成七點共識和四項原則,相信中國在應對網絡安全問題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會不斷增強。從國內看,我國已擁有在部分核心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的良好基礎,以差別優勢獲取安全對抗均勢是完全有可能的。強大的信息經濟基礎終將為網絡強國目標的實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對此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心。從近期看,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網絡安全,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推進創新應用。這兩個方面都會為信息產業、信息經濟的大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記者:據悉,新一輪的國家信息化戰略基本敲定。今后一個時期信息化發展建設的戰略目標,即建設網絡強國。在您心目中,網絡強國最主要標志應該是什么?與已經出臺的國家“寬帶中國”戰略相比,未來的網絡強國戰略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將有哪些提升,具有怎樣的意義?
張新紅:在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信息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即建設網絡強國。對于下一步重點工作也做了重要部署,比如:提升技術與產業支撐能力、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發展信息經濟、建設信息化人才隊伍、加強信息法制建設、確保網絡安全、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等。這些都為研究制定新時期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提供了指引。
習近平講話中提出網絡強國的目標是“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這些要求也可以看作是網絡強國的重要標志。如果要進一步細化,就個人理解,作為一個網絡強國在以下幾個方面應該是國際上領先的:一是技術領先,在關鍵核心技術上足以與最強力量抗衡,從而使得網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信息基礎設施領先,做到快速、泛在、好用,能夠為信息社會全面發展提供支撐;三是企業領先,在不同領域都有國際頂級的科技企業,這既是信息經濟大發展的標志,也是可持續創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四是人才優勢明顯,國民信息素質和信息能力強,擁有強有力的專業化人才隊伍,信息科技領域各方面都有一批擁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端人才;五是網絡文化影響力強大,在全球網絡治理中擁有較強的國際話語權。
與已經出臺并正在實施的“寬帶中國”戰略相比,網絡強國是一個更長期的戰略目標,涉及的內容和范圍更為廣泛一些,不僅涵蓋信息化建設方方面面,也會涵蓋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現代化建設。更加快速、更加安全、更加普及、更加好用應該是網絡強國對網絡基礎設施的基本要求。這次成立了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掛帥的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層次高、決心大、方向明、任務清,相信會有更有成效的戰略安排。還是那句話:中國信息化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葉雨田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