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電改的進展與問題——專家觀點摘錄
電改成績斐然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劉樹杰、楊娟: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轟轟烈烈,從降電價角度看,成績斐然。但從市場化改革的核心——競爭性電力市場建設角度看,進展并不明顯。第一
電改要進一步提升電網企業生產率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鄭世林:
就電力體制改革看,各方達成共識的是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以眼下最熱的售電側放開為例,目前來看,最積極的莫過于發電企業,而這類企業之所以愿意進入,并非因其有競爭的動力,而在于其能夠實現發售一體化,從而既可以提高發電效率,又能固化市場份額。但是,發售的一體化在帶來局部的、個別市場主體的收益時,卻未必能夠提升系統的資源配置效率和社會福利。實際上,目前普遍所理解的售電側放開更像是一種簡單的利益再調整。從整個電力市場的效率和社會福利角度而言,恐怕難說是積極的改進。
由此可見,電力體制改革必須重視方法論,從實際出發解決問題。未來進一步提升電網企業生產率,要在9號文的指導思想下,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允許不同所有制企業進入。允許非國有經濟進入,有利于建立一個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競爭性電力市場,且倒逼電力國企實行改革。
二是在零售側引入競爭因素,減少售電中介,做到直接到戶,改善對居民的售電“到戶服務”(抄表到戶、核算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讓居民使用較低電價、享受較好電力服務。
強調清潔和高效發展使市場化改革與“能源雙控”同向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鵬:
為實現9號文件明確的既定改革任務,避免電力改革陷入泥潭,要求我們“跳出電力看電力”,實施“124”方案,具體講就是“堅定一個方向、把握兩個大局、抓住四個重點”。
一個方向,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定不移推動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兩個大局,一是電力改革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改革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是改革成效評價的根本標準;面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問題,2017年電力改革應善用政治經濟學思維,“放開兩頭”和“管住中間”雙管齊下,通過市場有效競爭,通過有力、有效約束輸配電成本,維持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能。二是電力改革服務于能源革命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面對能源革命的迫切要求和既定的國家能源戰略及“十三五”能源規劃,2017年電力改革應更加強調清潔和高效發展,通過完善和創新制度,使市場化改革與“能源雙控”同向,支持環保高效機組通過直接交易多發電,支持可再生能源通過科學調度交易多發電。不斷優化調整節奏,與上下游行業密切協同,積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
四個重點,一是繼續深化改革實踐。尊重基層首創精神,豐富電力改革內涵,支持廣東、重慶、云南、貴州、蒙西等地改革縱深發展,協調推動京津冀電力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支持東北輔助服務專項試點務實探索,抓好100個左右新增配電業務專項試點落地,強化核定輸配電價的應用工作。二是加快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力市場體系。各地區應根據電力資源、負荷特性、電網結構等因素,抓緊明確符合本地實際的電力市場分散式或集中式的具體模式,像抓中長期交易一樣抓現貨市場及輔助服務機制建設,銜接好規劃、投融資、建設、運營、退出等市場各環節;進一步明晰改革實操施工圖,給社會明確市場預期,早謀劃早落實。三是抓緊對重點省區開展電力改革成效評估工作。建立科學評價機制,對改革效果進行全面評估,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明確要求。電力改革成效評估應立足于肯定成績、指出問題、以評促建,確保各地落實中發9號文件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方案不走偏、不拖延。四是做好重大問題研究工作。面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中暴露出的一些突出問題,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務實而非本本主義地提出對策建議。加快能源行政管理體制優化調整問題研究,謀求通過新一屆政府可能的機構改革來解決。
通過電改解困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員姜克雋:
作為二次能源的電力,承接著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轉型的重擔,而電力體制改革成為解困可再生能源消納難的希望所在。
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納難,可以在電改中引入清潔電力機制,即在電力傳輸的中端借鑒國際通行的綠色電力調度,在末端對各省清潔電力消費實行配額制。綠色電力調度是一種國際化選擇,我們可以引入。在做電力采購的時候,將可再生能源定價為零或很低的價格,使其在競價排序的時候,始終排在前列,電力客戶最先使用的也都是可再生能源,之后才是其他能源,這就可以使可再生能源多發多用。
但在發電端,上網電價放開,意味著清潔能源要以低于自身成本的價格來與煤電競爭,促進清潔能源發展,補貼還得持續。應對清潔能源補貼缺口問題,有提高居民用電價格和對煤電征收碳稅兩種方式。其中,碳稅傳導機制可以有兩種,一是用征收的碳稅補貼可再生能源發電,預計千萬元碳稅即可解決現在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難題;二是改善現在的碳配額交易制度,實行一旦排放溫室氣體就征收碳稅,提升煤電企業發電成本,預計每度電成本增加3~5分錢,這樣可再生能源與煤電成本基本相當,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電力消費的最終趨勢是,煤電會主要擔任調峰的角色,但僅僅給予電量電價肯定不足以覆蓋其成本,可以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給予煤電容量電價,讓煤電負擔的成本與社會其他產業成本達到一個平衡,從而實現能源安全與二氧化碳減排的雙重目標。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