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魅力:IBM啟動全球裁員輕裝戰略轉移
時任IBM董事長兼CEO彭明盛如是說。
彭明盛所稱的核心業務是以軟件、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業務。1995年,彭明盛的前任郭士納信奉了著名通信專家、華盛頓大學教授道格拉斯·施密特的預言——“整合計算將決定軟件業的未來”后,IBM從傳統的硬件市場上轉向發力軟件市場。
10年后的2005年,IBM成為全球最大軟件公司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讓競爭對手紛紛“中槍”,IBM股價卻一路走高。2012年,軟件業務已占到公司全年收入的25%。
除了出售,裁員也是IBM削減硬件業務的主要措施之一。自彭博社爆出IBM裁員的消息后, 根據Alliance@IBM估計,在已知被裁撤的職位中約有500人來自于IBM硬件部門——系統和科技部(Systems and Technology Group),其中包括該公司的微電子團隊、服務器、儲存系統與其他硬件人員。此外,有165位半導體研發人員被裁撤。
還有IBM中國員工透露,“中國也有部分員工受到波及,主要是渠道部門,但裁員人數不大。”
硬軟件業務的此消彼長,讓IBM實現了凈利潤穩定增長,沒來及及早剝離PC、打印機等硬件業務的惠普和戴爾卻成為反面教材。
當整個硬件行業利潤出現大規模下滑后,惠普在爭論是否出售PC業務中蹉跎了歲月,頻繁的高層更迭也難以完成戰略轉型;戴爾在今年初宣布私有化,“希望能夠在保留PC的基礎上提供更全面的IT解決方案。”此外,這些公司還都效仿IBM進入軟件、服務等高利潤領域。
營收增長瓶頸
不過,IBM也并非無懈可擊。有分析認為, “今年第一季度的不佳表現并不是一時失手。大象舞步疲態盡顯, 是藍色巨人沒落的開始。”
作為IT元老以及行業風向標,IBM幾次關鍵決策都被業界奉為轉型典范,尤其是2002年彭明盛接任CEO后將軟件和服務器作為IBM的發展重點,扭轉了利潤下滑趨勢。但追捧背后,是多年營收增長放緩的困局。
財報顯示,從 2006年全年營收914億美元到2012年的1045億美元,IBM年營收增長率從未超過8%,自1995年以來年營收增長率未高于10%, 過去5年營收增長不見太大起伏。
而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老對手惠普以年均7%的速度增長,蘋果、Google等互聯網公司實現翻倍甚至數倍增長,微軟、SAP、甲骨文等老牌IT巨頭的年平均營收增幅也都超過10%。
更對IBM不利的是,為IBM帶來豐厚利潤的軟件和服務器領域也出現增速放緩跡象。在IBM發布2013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后,IBM公司CFO馬克·洛里基(Mark Loughridge)表示:“我們的某些業務正在或已經顯露出疲態,例如Power X以及存儲產品線,它們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現令人失望。”
另據IDC最新軟

責任編輯:廖生玨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