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點】英韓新三國電力改革模式
目前中國的新一輪電力市場改革旨在推動發電和售電領域充分競爭,提高效率。中國電力改革肇始于1997年的政企分開和國家電力公司的成立。國家電力公司雖不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但仍集發電、輸電、配電、售電于一身。2002年國家明確了中國電力體制改革要實現“廠網分離、主多分離、主輔分離、輸配分離”四個階段。其總體目標是:“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電價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力發展,推進全國聯網,構建政府監督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同年,國家電力公司按“廠網分開”原則組建了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和四大電力輔業集團,基本實現發電端可以競爭的體系。2015年國家又提出了售電端改革,將實行放開電力銷售,輸電企業收取過網費的商業模式,進而實現發電和售電行業的充分競爭,提高電力行業的效率。
電力改革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本文梳理了三個國家(英國、韓國和新加坡)進行的電力市場改革模式,希望對我國正在進行的電改有些許借鑒作用。
英國電改:實現發電、供電環節的自由競爭
英國作為最早實現工業化和電氣化的國家,英國的電力行業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在電力市場化改革之前,英國電力市場體系是依據1957年頒布的《電力法》構建的。國有的中央電力局統管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發輸和配電。這種大統一、大集權和大壟斷的管理模式造成電力行業效率低下,電價居高不下,國有企業負債巨大,經營困難。于是,英國在1989年頒布實施新的《電力法》開始推行電力市場化改革。1990年開始電力行業的私有化改造,將原隸屬中央的國有電力資產,經私有化后重組為4個大型電力企業,實現電廠和電網資產的剝離,建立旨在規范電力交易的電力庫,推行發電環節競價上網。1995年12個地區的輸配電公司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的主要股東,國家允許在配電環節開展競爭,有限度的允許用戶自由選擇供電商。到1998年9月,英國的全部電力用戶實現了對供電商的自由選擇。至此,英國完全實現了發電和供電環節的自由競爭。
韓國電改:2004年至今幾乎陷入停滯狀態
韓國1999年《電力工業重組方案》的頒發標志正式啟動電力市場改革。當時國有控股公司韓國電力公司控制全國94%的發電裝機總量和全部電力輸送銷售市場。按照當時的規劃,電力市場改革分三個階段逐步推行。
第一階段是1999至2002年,主要任務是打破韓國電力的垂直經營一體化,引入競爭機制。
第二階段是計劃從2003年~2008年,推行批發競爭,剝離韓國電力配電/零售業務,推行私有化,組建地區性配電公司。輸電網對所有市場成員開放,在輸配分開的基礎上,采取雙向報價電力庫模式定價引入大用戶購電選擇權,小用戶和居民用戶由地方配電公司供電。
第三階段計劃從2009年開始,將推行零售競爭,賦予每個用戶自由選擇供電商的權利。
可以說,韓國電改實施之初,進展比較順利。之后,隨著2003年北美大停電事故發生,以及其他國家電力市場化改革挫折不斷涌現,促使韓國重新審視原先的市場化改革方案。加之,當時韓國國內面臨經濟蕭條和政局的不穩,政府開始擔心發電公司私有化不能帶來預期的收益,而且考慮到輸變電分離帶來的市場風險,最終導致韓國政府在2004年宣布推遲發電公司私有化和原定開展的第二階段改革計劃,韓國電力市場化從此幾乎陷入停滯狀態。迄今為止,韓國沒有出臺進一步推進電力改革的舉措。

責任編輯:大云網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