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操-欧美日韩91-欧美日韩99-欧美日韩ay在线观看-xxxx色-xxxx视频在线

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探索建立市場化的容量電價保障長效機制

2023-01-04 10:51:15 貴州省能源局  點擊量: 評論 (0)
1月3日,貴州省能源局、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

1月3日,貴州省能源局、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整合分散需求響應資源,引導用戶優化儲用電模式,高比例釋放居民、一般工商業用電負荷的彈性。引導大工業負荷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鼓勵電解鋁、鐵合金、多晶硅等電價敏感型高載能負荷改善生產工藝和流程,發揮可中斷負荷、可控負荷等功能。開展工業可調節負荷、樓宇空調負荷、大數據中心負荷、用戶側儲能、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力爭到2025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負荷的3%以上。

構建加快新能源發展的市場機制。健全電力市場體系,規范中長期市場交易,加強輔助服務市場建設,豐富創新輔助服務交易品種,穩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研究探索“黔電外送”參與省內輔助服務市場,有序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積極組織參與全國綠電市場交易,試點推進省內綠電交易,做好綠電交易與綠證交易、碳排放權交易的銜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建立容量市場,在確保健康可持續發展前提下,推進煤電向基礎性、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

健全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價格機制。落實風電、光伏發電、水電價格政策。研究建立抽水蓄能與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建立市場化的容量電價保障長效機制,充分調動調節性電源建設積極性。完善分時電價政策,合理劃分峰谷時段和設置峰谷價差,根據貴州電網“雙高峰”特點,實施季節性尖峰電價,引導各類用電負荷削峰填谷。完善燃煤發電交易價格機制,有效疏導煤電企業經營壓力,保障電力穩定供應和新能源消納水平。深化輸配電價改革,優化輸配電價結構,科學評估新型儲能輸變電設施投資替代效益,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

詳情如下:

省關于印發《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黔能源發〔2022〕15號

省教育廳、省科學技術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廣播電視局、省統計局、省鄉村振興局、省大數據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氣象局、人行貴陽中心支行、貴州銀保監局、貴州證監局,各市(州)能源主管部門,貴州電網公司: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基礎上有序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持做好碳達峰工作,現將《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貴州省能源局

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2年12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基礎上有序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持做好碳達峰工作,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發〔2021〕36號)、《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發〔2021〕23號)、《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和《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黔黨發〔2022〕24號)、《貴州省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編制工作清單》等文件要求,結合貴州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從我省實際情況出發,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保障能源安全基礎上,著力推動能源結構轉型,著力強化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著力推進能源產業鏈減排,著力加快轉變用能方式,著力完善體制機制,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科學有序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二)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觀念、保障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支撐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高質量發展,是我省能源領域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前提。需堅持系統觀念,將安全發展貫穿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先立后破,堅持全省一盤棋,傳統能源的轉變應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之上。立足我省能源以煤炭、煤電為核心的實際情況,協調推進碳達峰各項工作。

堅持目標導向、統籌推進。圍繞我省“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明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持碳達峰的分步驟路線圖和具體任務,系統謀劃、穩妥實施,調動能源生產、消費、運行、管理等各方積極性,推動各項工作任務有序實施。

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能源領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著力推動關鍵技術突破,促進綠色低碳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非化石能源高質量發展。

堅持市場主導、政策引導。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市場機制創新、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等,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綠色低碳轉型。強化政策支持引導,健全任務分解落實、過程監管和考核評價機制。

二、主要目標

按照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總體部署安排,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作。主要目標如下:

到2025年,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力爭達到21.6%,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穩步推進,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0%左右,能源生產環節持續降碳提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初步形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5%左右,能源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能源轉型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三、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

(一)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

穩步推進風電協調發展。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因地制宜建設低風速風電場,針對不同的資源條件,加強設備選型研究,高海拔區域選擇大功率抗凝凍低風速風機及配套高塔筒、長葉片,提高風資源開發效率,減少用地需求,推進集中式風電開發。鼓勵因地制宜建設中小型風電項目,充分利用電網現有變電站和線路,綜合考慮資源、土地、交通、電網送出消納以及自然環境等建設條件,開發建設就近接入、就地消納的分散式風電項目。利用好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在時間上的互補特性,積極推動風光互補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化發展。在太陽能資源較好的畢節、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等市(州)打造百萬千瓦級大型光伏基地,大力推進光伏基地建設。以大型水電基地及現有(規劃)火電廠為依托,積極推進多能互補發展。統籌本地消納和外送,建設烏江、北盤江、南盤江、清水江流域四個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基地;充分利用我省火電廠富裕通道容量,結合存量煤電及新增煤電布局與風光資源情況,建設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積極推進開陽、播州、關嶺等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結合光伏場區巖溶、石漠化、煤礦塌陷區等脆弱區域的生態修復,發展各類符合我省實際的“光伏+”綜合開發利用模式,積極打造農光、林光互補等光伏利用方式。到2025年,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分別達到1080萬千瓦、310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7500萬千瓦。

(二)積極推動水電優化發展

研究推動流域梯級水電站擴機。優化挖掘梯級水電深度開發潛力,研究梯級水電系統性調整方案,研究開展水電擴機工程前期工作。推進烏江干流等梯級水電優化開發,促進流域風電、光伏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十四五”積極開展烏江干流等梯級電站擴機的前期工作,力爭到2030年擴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左右。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立足貴州水能資源優勢及抽水蓄能站點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抽水蓄能電站,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根據流域梯級水電站的梯級落差、水頭銜接及庫容情況,研究主要大中型梯級水電站建設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的可行性,及時將具備建設條件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級滾動規劃,形成常規純抽蓄、混合式抽蓄和中小型抽蓄多元發展的抽水蓄能開發格局。“十四五”期間,積極推進貴陽抽水蓄能電站、黔南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開工建設。到2025年,全省水電總裝機2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增加到2400萬千瓦以上,以水電與新能源相結合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基本建立。

(三)因地制宜推動非化石能源非電利用

積極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圍繞城市功能區、城鎮集中區、工業園區、農業園區、旅游景區“五區”驅動,以示范引領,通過試點推進,從單體到集群、從公共建筑到民用建筑,推動不同利用方式、不同應用場景的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建設,初步實現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建筑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到2025年,全省地熱能供暖制冷建筑面積達到2500萬平方米;到2030年,地熱能供暖制冷建筑面積力爭達到5000萬平方米。

(四)有序發展核電、氫能等清潔能源

推動核能工業供熱應用示范,加快推進銅仁玉屏清潔熱能項目建設;繼續做好核電(大堆)廠址保護工作,結合國家內陸核電政策及省內需求,安全穩妥推進核能開發進度。開展氫能產業技術研究和重大技術聯合攻關,推動全省氫能產業布局,打造“一軸、一帶、三線”氫能產業發展核心地帶,支持貴陽、安順、六盤水等城市聯合申報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加強氫儲能研發應用。

(五)適度引入區外清潔能源

依托中緬線輸氣管道推進海氣入黔,拓展供應渠道,提升天然氣供應保障及調節能力。加快打通川、渝地區頁巖氣入黔渠道,依托正安-道真-大磏輸氣管道積極引進重慶頁巖氣,加快推動黃鶯鄉-洛龍鎮-鎮南鎮(務川)、重慶秀山縣-銅仁松桃縣、重慶酉陽縣-銅仁沿河縣輸氣管道等省際互聯互通項目建設,研究論證瀘州-畢節輸氣管道項目建設,提高川渝氣入黔輸量。到2025年,渝氣入黔能力達10億立方米/年。提前開展區外清潔電力入黔規劃研究工作,統籌經濟性與安全性,在適當時機引入適度規模清潔電力作為補充。

(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加快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增強電源協調優化運行能力,創新電網形態和運行模式,顯著提升電力負荷彈性,推進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儲能發展,保障新能源消納和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創新電網結構形態和運行模式。加快全省配電網智能化、數字化提檔升級,鞏固滿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配電網,建設以消納新能源為主的智能微電網,提升電網適應新能源的動態穩定水平,推動清潔能源在全省范圍內優化配置。增強系統資源調節能力。統籌考慮系統調節需求、電價影響等因素的基礎上,加快推動已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有序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布局適當規模分布式天然氣調峰電廠;加快新型儲能規?;瘧?,推進新建集中式新能源按照相關規定配套建設儲能,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充分挖掘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引導企業自備電廠、工業可控負荷等參與系統調節。提升系統智能調度運行水平。積極推動電力系統各環節的數字化、智慧化升級改造,加強電網柔性精細管控,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源協調,提高電網和各類電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充分消納。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00萬千瓦;到2030年,在建在運的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400萬千瓦左右。

專欄1:能源結構調整優化重點行動

推進大型光伏基地建設。結合太陽能資源及土地資源條件,大力推進畢節、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等市(州)百萬千瓦級大型光伏基地建設。推進烏江、北盤江、南盤江、清水江流域四個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基地建設。

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開陽、播州、關嶺、鎮寧、盤州、鐘山、鎮遠、長順、興義、望謨、威寧、黔西、松桃等13個試點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

推進城鄉配電網智能化改造。在貴陽、遵義等重點城市中心城區高標準建設先進城市電網,推動城鎮配電網與其他基礎設施協同建設改造,形成智慧高效、靈活可靠的現代城市電網。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增強電網智能控制水平,提高分布式風電光伏并網接納能力。

加強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建設。在全面推進我省現役煤電機組升級改造及靈活性改造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加快新型儲能研發應用。到2025年力爭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00萬千瓦以上;“十四五”期新增分布式氣電裝機50萬千瓦,2025年氣電裝機達到106萬千瓦;“十四五”期間,積極推進貴陽(石廠壩)抽水蓄能電站、黔南(黃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工建設。

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整合分散需求響應資源,引導用戶優化儲用電模式,高比例釋放居民、一般工商業用電負荷的彈性。引導大工業負荷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鼓勵電解鋁、鐵合金、多晶硅等電價敏感型高載能負荷改善生產工藝和流程,發揮可中斷負荷、可控負荷等功能。開展工業可調節負荷、樓宇空調負荷、大數據中心負荷、用戶側儲能、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力爭到2025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負荷的3%以上。

四、強化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關鍵技術創新

(七)推動能源科技創新

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綜合利用先進技術攻關。聚焦大規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研發更高效、更經濟、更可靠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先進發電和綜合利用技術;攻克高效氫氣制備、儲運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推動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及其支撐技術攻關。加快新能源發電并網和主動支撐技術等電網核心技術攻關,支撐建設適應大規??稍偕茉春头植际诫娫从押貌⒕W、源網荷雙向互動、智能高效的先進電網;突破能量型、功率型等儲能本體和系統集成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滿足能源系統不同應用場景儲能發展需要。加強化石能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技術攻關。開展煤炭綠色高效安全開采、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研發適合我省煤炭資源稟賦特點的機械化、智能化采煤掘進關鍵裝備,突破非常規天然氣勘探及規模化開發利用關鍵瓶頸技術,研發更高效率、更靈活、更低排放的煤基發電技術。加強能源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攻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能源融合發展,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智能化礦井運維平臺、煤層氣水平井采集系統、煤礦井下5G、貴州省能源數據中心等關鍵技術研究,完善“能源云”平臺功能,推動煤炭、油氣、電網等傳統行業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智慧平臺。

(八)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支持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打通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實現各類創新要素集聚融合、開放共享;聚焦煤礦綠色智能開采、化石能源清潔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新型電力系統、節能、氫能、儲能、動力電池等重點領域,深化應用基礎研究,培育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創新技術攻關機制。建立健全多部門協同的能源科技創新工作機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行“揭榜掛帥”制度,開展省級重大能源技術和裝備攻關,支持組建跨領域、跨學科攻關聯合體, 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一流”高校等院所學校開展創新合作。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高等學校加快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減排、碳匯、碳排放權交易等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建設一批綠色低碳領域現代產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合,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爭創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推廣應用技術成果。強化低碳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專利技術申請、轉讓和許可、信息分享等機制,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探索設立省、市級綠色科創基金,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支持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和示范。到2030年,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和裝備,新增10個省級及以上能源科技創新平臺。

專欄2: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重點行動

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攻關。開展高海拔大功率風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究,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對地質環境影響研究,巖溶復雜地層地埋管施工關鍵技術攻關,巖溶石山區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尾水回灌技術攻關,高水頭、高壓力、寬變幅的抽水蓄能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中深層地熱能巖溶熱儲高效開發關鍵技術攻關等。

新型電力系統及其支撐技術攻關。建設國家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及其數字化技術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開展電能、風能、太陽能等多種能量流和由數據構成的信息流的深度融合的研究,突破新型電力系統多能源協同互補機理與調控、大規模新型電力系統信息物理仿真技術、能源系統多源異構數據聚合機制、數據融合分析機理、數據安全保護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初步打通源網荷儲各個環節,實現多能源網的協同互動。

數字能源與綜合能源技術。開展智能化礦井綜合運維服務平臺應用研究、貴州煤層氣水平井智能排采及數據采集遠傳控制系統研制與應用,開展綜合能源與數字能源系統(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水、光”一體化技術示范研究、煤礦井下5G應用研究及示范、綜合智慧能源運營平臺、智慧能源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氫能產業技術攻關。鼓勵開展高效電解水制氫、生物質制氫等技術及裝備研發和產業化;鼓勵超高壓氣態儲運氫、固態/液態材料儲運氫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支持依托航空航天技術優勢,探索大規模低溫液態儲運氫技術、裝備研發和示范;支持氫氣壓縮機、儲氫瓶/罐及加氫站成套裝備研發和產業化。

五、大力推進能源產業鏈碳減排

(九)加快煤炭綠色低碳智能開采

探索煤礦綠色發展長效機制,支持煤礦充填開采技術推廣應用,因地制宜推進保水開采、先采氣后采煤、矸石不升井等綠色開采技術。積極支持煤礦采礦權增列煤層氣礦業權,實施綜合開發。加強對現存矸石分質分級綜合利用,強化外排土場治理,綠化礦區環境。鼓勵利用廢棄礦區開展新能源及儲能項目開發建設。

(十)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推進煤炭洗選和提質加工。大力發展精細高效煤炭分選,加快煤炭深度提質和分質分級利用,不斷提高煤炭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新建、技改煤礦建設配套洗選廠,加快落后洗選設施智能化升級改造步伐,實現生產安全與效率雙提升。積極推廣先進的中高硫煤及優質焦煤深度分選提質、煤泥水高效沉降及煤泥脫水、選煤廠智能化等技術,逐步提高原煤入洗率。到2025年原煤入選率達到100%,焦煤入洗率達到80%。推動煤系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持續推進粉煤灰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應用,積極探索粉煤灰在農業、化工、環保等領域高值化利用途徑;加強煤矸石在新型建材、塌陷區治理、礦井充填以及土地生態修復等領域的高值化利用。構建一批煤系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技術,發揮行業龍頭企業技術裝備研發與人才培養優勢,打造煤系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及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煤炭清潔儲裝運卸水平。在畢水興布局建設大型煤炭儲配基地。新建、技改煤礦的規劃設計優先考慮鐵路或管狀皮帶運輸,積極推進礦區運輸公路硬化鋪油。緊緊圍繞煤炭儲裝運卸全流程治理,推進礦山儲煤場所建設標準化、運輸裝卸無塵化,實現煤炭清潔化儲裝運卸閉環管理。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推動畢水興煤炭資源深加工基地建設,推進中石化織金50萬噸/年聚乙醇酸等項目,加快盤南工業園區煤制氫示范項目實施。開展優質無煙煤及煤化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發展煤基新型功能材料,提升煤化工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推進煤化工產品高端化、多元化。加大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力度。積極探索農村地區建立優質、低排放煤炭產品替代劣質散煤機制,推廣使用先進爐具,減少散煤使用。綜合推廣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積極推進天然氣、電力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替代散煤,構建多途徑、多通道減少民用散煤使用的格局。

(十一)加快煤電清潔高效發展

根據電力安全供應需要合理規劃新建煤電,優先建設大容量、高參數、超低排放燃煤機組,積極推進66萬千瓦高硫無煙煤示范機組建設,并形成示范帶動效應;鼓勵建設100萬千瓦級高效超超臨界機組。推動以原址擴能升級改造及多能互補方式建設清潔高效燃煤機組。新建煤電機組煤耗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推動現役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重點對省內現役30萬千瓦級、60萬千瓦級煤電機組實施綜合節能改造,鼓勵現役亞臨界煤電機組開展升參數改造,大幅提升熱力系統效率,切實降低煤電機組供電煤耗。有序淘汰落后煤電機組,具備條件的轉為應急備用電源,加強企業自備電廠調度運行管理。到 2025年,全省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力爭達到 305克標準煤/千瓦時;到2030年,火電機組供電煤耗進一步降低。

(十二)推動能源產業全面節能降碳

加強電網老舊設備改造、用戶表計輪換和接戶線改造,深化同期線損管理。推動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煤炭的現代工業原料功能。加強煤層氣、頁巖氣綠色開采技術工藝及裝備應用。加快能源產業鏈數字化升級,推動實現能源系統實時監測、智能調控和優化運行,提高能源系統整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到 2025年,全省電網綜合線損率降至4.65%左右;到2030年,電網綜合線損率進一步降低。

(十三)加強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協同治理

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加快利用采煤沉陷區、關閉退出煤礦、露天礦排土場及周邊地區開展新能源建設,鼓勵“新能源+荒漠綠化、土壤改良、地災治理”等協同開發,建設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儲能、植物碳匯相結合的新能源項目。探索利用退役煤電場址和輸變電設施建設儲能或風光設施,強化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電站、小水電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加強煤炭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強化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

(十四)加強能源領域碳排放計量監測

積極開展能源行業產業鏈碳足跡核算,探索建立我省能源領域重點碳排放企業碳賬戶,核算企業碳排放信息數據;支持行業、企業依據自身特點開展碳排放方法研究,規范后爭取納入國家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健全區域和重點行業碳排放計量體系,建立健全能源企業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體系,開展碳排放信息監測和評價管理,建立碳排放臺賬;積極推進碳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加強能源項目規劃、設計、建設、運行、退役的全過程碳管理。倡導開展同行業碳排放強度對標,鼓勵重點能源企業制定碳減排路線圖。

專欄3:能源產業鏈碳減排重點行動

煤礦綠色高效轉型。因地制宜推廣保水開采、先采氣后采煤、矸石不升井等綠色開采技術應用。提高煤礦瓦斯抽采利用水平,推進黔西南、遵義等煤礦瓦斯規模化抽采利用。推廣節水、節材和節能設備。結合煤礦塌陷區等脆弱區域的生態修復、光伏覆蓋等實現礦區減碳增匯。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中石化織金50萬噸/年聚乙醇酸、黔希煤化工40萬噸/年聚碳酸酯、興仁60萬噸/年煤制烯烴、盤州500萬噸/年煤焦化一體化和興義宜化、興化搬遷入園及六盤水煤焦化一體化產業集聚區等項目,加快盤南工業園區煤制氫示范項目實施。

煤電機組節能降耗。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的煤耗標準,新建煤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不高于285克標準煤/千瓦時。全面梳理存量煤電機組供電煤耗水平,因地制宜對供電煤耗高、具備條件的機組分類制定改造實施方案。

企業燃煤自備電廠減污降碳。研究制定企業燃煤自備電廠碳排放標準評價規則,開展能耗、排放等在線監測,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法依規推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燃煤自備電廠限期整改或淘汰。推動企業燃煤自備電廠參與系統調峰,擴大清潔能源消納空間。

能源產業鏈智慧化減碳。加快數字化技術應用,推動能源全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實現能源開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全過程用能和碳排放監測。鼓勵智能光伏等產業技術創新升級和多行業特色應用。鼓勵建設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六、推動用能方式綠色轉型升級

(十五)優化化石能源消費結構

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雙控”轉變。在確保能源安全保障供應的基礎上,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充分消納新能源發電量、減少電煤使用量,積極引導建材、冶金和化工等重點行業減煤降碳、節能增效。因地制宜推動“煤改電”,進一步擴大散煤禁燃區域,減少煤炭散燒。合理調控油氣消費。持續推進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輸氣管網和儲氣調峰設施布局,開拓工業消費市場,擴大居民商服用戶市場,穩步提升天然氣消費量;推動油品消費清潔替代和能效提升,合理控制油品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十六)推動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用能

擴大新能源在交通運輸、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應用,提高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重點高耗能行業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加快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續實施節能技改升級,推廣節能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推動重點園區、企業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全面開展能效對標,打造一批能效“領跑者”。深入開展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重點推動大型公共建筑空調、供配電、照明和動力設備等系統改造,加快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規模化發展;推廣屋頂光伏、光伏幕墻等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推廣低碳建材。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鼓勵應用多式聯運,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鼓勵重卡、船舶使用LNG替代燃油,加快烏江等流域有用電需求的主要港口岸電覆蓋,倡導低碳出行方式。

(十七)大力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

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提升重點用能領域電氣化水平。大力推進工業領域電氣化,推廣電窯爐、電鍋爐、電加熱等技術,提高工業終端用能設備電氣化率。深入推進交通領域電氣化,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電氣化,大力發展家用新能源汽車,加快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岸、空港陸電覆蓋率和使用率。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區布局分散電采暖、電熱鍋爐采暖、熱泵采暖等居民采暖電能替代;在城市大型商場、辦公樓、酒店、機場航站樓等建筑推廣應用熱泵、電蓄冷空調、蓄熱電鍋爐等。積極推進農業農村領域電氣化,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因地制宜推廣電氣化引提水、灌溉;在農業副產品加工領域鞏固電烤煙、電制茶,推廣電釀酒。“十四五”期間,全省力爭完成替代電量200億千瓦時以上,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左右;203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到35%左右。

(十八)大力發展優先消納新能源的新型負荷

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大力發展需求可調控、能量可交互的新型負荷,促進新能源消納利用。采用數字化技術和先進控制技術,充分調動建筑樓宇、工業可控負荷靈活響應能力參與系統調峰。加強新能源與智能電網、儲能、充電樁信息交互,大力推廣用戶側儲能、大數據中心負荷、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等新模式,實現新能源電力優先儲存和高效消納。發揮資源聚合管理效能,開展綜合能源管理,探索建設虛擬電廠。力爭到2025年,全省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3%以上;2030年進一步提高到5%以上。

(十九)開展低碳零碳試點示范

積極開展綜合能源大受端高比例清潔能源消納試點示范。充分發揮區域大型煤電、流域梯級電站、儲能調節能力,開展多能互補一體化試點;在工業負荷大、新能源資源稟賦相對較優的園區,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園區建設試點;支持發展智能微電網、主動配電網,研究推廣直流配電網,建設一批園區級能源互聯網試點項目,促進清潔能源就近就地消納;開展清潔能源跨產業跨行業融合試點,推動清潔能源與綠色先進制造、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融合發展;發揮電氫耦合長時儲能和深度調峰作用,探索氫電一體化綜合能源試點。

專欄4:用能方式綠色轉型重點行動

控制散燒煤使用。推動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合理劃定禁止散燒區域,制定民用燃煤鍋爐限用標準,積極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逐步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鼓勵利用生物質能、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集中供暖制冷。到“十四五”末,民用散燒煤大幅減少。

開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六進一上”工作,“十四五”期間力爭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約2.5萬個,進一步提升群眾使用充電設施的便利性。建設形成以快速充電為主的高速充電網絡和覆蓋市、縣、鄉三級的公共充電網絡。2025年全省充電基礎設施達到4.8萬個。

推動“油氣醇電氫”綜合能源銷售站建設示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貴陽、遵義、安順、六盤水等重點城市,研究利用現有加油站、加氣站、加醇站推動充電、換電、儲氫加氫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儲能設施。到2025年建成綜合能源銷售站15座。

推廣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新建建筑和社區建設低碳智慧用能系統,鼓勵使用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力爭到2025年,學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屋頂光伏安裝率達到50%,既有公共建筑應用比例達到15%,力爭到2030年新建交通樞紐場站安裝面積不低于60%。

開展低碳零碳鄉村建設。選擇一批擁有特色產業的鄉村,引導實施農業生產、鄉村產業和生活用能設施全電化改造,優先用于可再生能源電力,推動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供能,促進鄉村能源高質量發展。

七、深化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相關體制機制改革

(二十)構建加快新能源發展的市場機制

健全電力市場體系,規范中長期市場交易,加強輔助服務市場建設,豐富創新輔助服務交易品種,穩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研究探索“黔電外送”參與省內輔助服務市場,有序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積極組織參與全國綠電市場交易,試點推進省內綠電交易,做好綠電交易與綠證交易、碳排放權交易的銜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建立容量市場,在確保健康可持續發展前提下,推進煤電向基礎性、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

(二十一)健全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價格機制

落實風電、光伏發電、水電價格政策。研究建立抽水蓄能與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建立市場化的容量電價保障長效機制,充分調動調節性電源建設積極性。完善分時電價政策,合理劃分峰谷時段和設置峰谷價差,根據貴州電網“雙高峰”特點,實施季節性尖峰電價,引導各類用電負荷削峰填谷。完善燃煤發電交易價格機制,有效疏導煤電企業經營壓力,保障電力穩定供應和新能源消納水平。深化輸配電價改革,優化輸配電價結構,科學評估新型儲能輸變電設施投資替代效益,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

(二十二)完善支持能源低碳轉型的財稅金融政策

加大各級財政資金對能源領域碳達峰重點行動、重點工程的支持力度。落實好固定資產投資加速折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用好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探索建立綠色貸款財政貼息、獎補、風險補償、信用擔保等配套支持政策。加快綠色債券發展,支持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發行碳中和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綠色債券,鼓勵保險、理財、綠色或低碳發展基金投資能源領域低碳技術推廣和低碳轉型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能源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二十三)健全保障能源安全的風險管控機制

統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安全保供,提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各種極端情況的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落實好煤電油氣運供應保障協調機制。強化煤炭煤電兜底保障作用,提高煤炭運輸保障能力,合理增加煤炭儲備能力,加快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合理布局建設大容量高參數煤電,推動以原址擴能升級改造及多能互補方式建設清潔高效燃煤機組。充分發揮電網企業和大型發電企業作用,提升電網負荷預測和管理調度水平,增加電力供應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加強極端情形下電力風險管控,做好應對極端天氣、尖峰負荷等情況的能源應急保供預案,提高應急處置和抗災能力。加快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提升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完善能源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置與事后快速恢復能力。加強重要能源設施、能源網絡安全防護,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合理規劃能源重點項目投產時序,加強能源規劃實施監測評估。

八、組織實施

(二十四)加強組織領導

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建立部門、市州聯動協調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全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工作。充分發揮省碳達峰碳中和專家庫作用,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政策研究和咨詢。召開協調會議,解決碳達峰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本實施方案有效落實。

(二十五)強化責任落實

各市(州)要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地區發展實際,按照本實施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責任分解和落實機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分階段、分年度形成任務清單,著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各能源企業要積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主動作為,推動全省能源低碳轉型。

(二十六)強化監督考核

能源主管部門要強化能源碳達峰目標任務跟蹤落實,會同有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重點監測能源消費、碳排放總量和強度指標,評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機制、政策執行情況和實際效果,創新監督管理措施和手段,組織開展監督核查和考核評價,確保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有效落實到位。

(二十七)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層次宣傳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宣傳引導。積極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種社會力量,開展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培訓、知識培訓和科普教育活動,促進全社會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黄色a|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欧美日韩成人| 三级黄色片日韩|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日韩在线看片|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世界一级毛片| 日韩在线影视| 香蕉毛片|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青青久操|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同| 青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秒播| 欧美亚洲日本| 午夜精品区| 午夜怡红院| 思思久久99|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小h片在线播放|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四虎1515hh免费大炮社区| 色亚洲成人| 性视频福利在线看| 亚洲www美色|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色图色小说| 欧美黄色片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 日本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在线|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欧洲三级视频|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