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煤化工不熱了?
“煤化工項目沒有那么熱了。”兗礦集團原常務副總經理張鳴林7月25日在《中國現代煤化工的煤控實施與產業發展報告》發布會上給出這樣的觀點是有原因的。
原因何在?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潔凈煤綜合利用部處長阮立軍在介紹現代煤化工發展的主要情況時也提到,2017年煤化工的產能和產量實際上并不大,跟“十三五”規劃的要求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2017年,除了年初剛投產的浙能新天20億立方米項目外,并無新增產能,其余3個為大唐克旗13.3億立方米、慶華13.75億立方米、匯能4億立方米,還都仍然只是項目一期建成。
在發布會現場記者了解到,2018年比較受關注的煤化工項目有兩個。一個是中海油在鄂爾多斯的項目取消了,一個是湖北即將會有一個4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阮立軍表示,中海油退出鄂爾多斯煤化工項目很大的原因是其他行業都在逐步退出煤化工,當初進入煤化工的行業非常廣,比如發電、石化,但隨著進一步發展,對它的技術性、資金、管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行業逐漸退出。湖北沒有氣源,每年的煤制氣用量大概在42億立方米,如果成立4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基本就可以滿足當地地區的用氣需求。
“現代煤化工主要受到環境上的約束,對當地的環境生態、空氣質量造成污染和破壞,加重了水資源的稀缺狀況,廢水和高危固廢處理起來的成本高,難度很大,技術上還沒有完全成熟。發展煤化工也帶來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鎖定高碳發展路徑。”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表示,煤化工發展的這幾年,國家發改委也出臺了一些約束性政策法規,對示范工程和各項技術指標提出了較高要求,而且煤化工項目投資較大,大多是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有些民營企業也可以進入。投資總量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投資仍需慎重。
廢水處理原來對于煤化工來講是比較大的難題,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投入,采用空氣冷卻、零排放等新技術,現在的煤化工企業基本能夠實施污水零排放。靠近煤礦地區的煤化工企業逐步使用礦井水,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地表水,但成本較高。
“今年大型煤化工項目放緩除了環境上的制約因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經濟性。由于受國家政策影響,煤制油、煤制氣行業大都是虧損的。”專家告訴記者,過去煤化工項目審批是沒有要求零排放,但現在要求要實現零排放,特別是在后續的項目當中要堅決實現零排放,比如神華的煤制烯烴,大唐的煤制氣。
阮立軍同樣認為煤化工項目發展受市場經濟性制約,比如煤制氣相較于進口氣源,優勢不大,而煤制油需要收消費稅,這個消費稅占生產成本的40%左右,所以對它們的營利性和競爭性影響都很大。
污水零排放實現了,但又迎來新的問題,三廢排放里的水變成了廢渣工業鹽,里面包含硫酸鈉、氯化鈉,如果不加以利用當作危廢去燒,成本還是很高的。專家提出建議,希望把廢鹽中的氯化鈉和硫酸鈉分離提純,做工業原料加以利用。
煤化工還存在潛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從近兩年來看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項目能夠實現盈利。最近上的項目和新開的項目都很多,而且這兩種項目不屬于能源產品而是化工產品,不受國家審批,由地方省級審批就可以。阮立軍預測“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產之后,很可能會形成相對的產能過剩,比如像煤制乙二醇,去年的進口量也就800多萬噸,現在建成的、在建的、已建的加起來已經超過1000多萬噸了。
幾位專家都表示,煤化工還存在產品同質化問題,因為煤制化學品生產出來都是大宗化學品,產品的差異性并不明顯。現在煤化工企業也在研制和生產精細的化工產品,但是這些精細化工產品相對來講市場容量都很小,可能也就幾十萬噸的量,很容易飽和。
《中國現代煤化工的煤控實施與產業發展報告》指出,未來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更多的應該是煤基多聯產、產業集中化發展、拓展煤炭作為原料的出路及精細化發展、加強煤制超清潔油品及特種油品的研發與生產、引入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思維等方面。
煤化工項目最新進展
記者根據會上《中國現代煤化工的煤控實施與產業發展報告》以及嘉賓講話梳理煤化工項目最新進展,以饗讀者。
2017年,除了年初剛投產的浙能新天20億立方米項目外,并無新增產能,其余3個為大唐克旗13.3億立方米、慶華13.75億立方米、匯能4億立方米,還都仍然只是項目一期建成。
我國已建成煤制氣項目
擬建煤制氣項目
截至2017年,我國煤制油產能達到658萬噸/年。直接液化由于技術和煤種的特殊性,目前還只有神華鄂爾多斯的108萬噸項目。間接液化的示范工程原來都是小規模的示范項目,如神華18萬噸,伊泰和潞安的16萬噸。
兗礦榆林未來能源100萬噸項目的投產,使間接液化的規模突破了百萬噸級。而2016年12月,神華寧煤400萬噸間接液化項目投產,不僅使中國煤制油跨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且也奠定了現代煤化工的基調。
我國已建成煤制油項目
我國擬建煤制油項目
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建成乙烯產能總計2363萬噸,乙烯產量達1821.8萬噸,進口量215萬噸,較上年大幅增長30.5%。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建成丙烯產能約為3023萬噸,產量達840萬噸,進口量309.9萬噸,較上年增長6.75%。
截止2017年,我國已投產的煤制烯烴項目共11個,合計產能727 萬t/a。其中CTO項目9個,合計產能581萬t/a;CTP項目2個,合計產能146萬t/a。已投產的煤制烯烴項目中,最大的CTO工廠是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最大的 CTP工廠是神華寧煤。
我國已建成煤制烯烴項目
我國擬建煤制烯烴項目
截至2018年一季度,中國已投產17個煤(合成氣)制乙二醇項目,形成總計300萬噸/年乙二醇產能,約占中國乙二醇總產能的1/3。三個煤制乙二醇項目在2017年陸續開車成功,已投產煤制乙二醇項目運行成績提升。
我國煤制乙二醇項目大部分集中在煤炭資源富集的西部地區,其中內蒙古、新疆、陜西合計占總產能的53%,而我國乙二醇的主要消費市場卻集中在華東、華南等地。
我國已建成煤制乙二醇項目
我國擬建成煤制乙二醇項目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