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限時完成30萬千瓦以上公用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 涉及華能等共36臺機組
十、推廣節能減排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市場化機制
(一)進一步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進一步加大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財政支持力度。在公共機構率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政府機構按照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的支出,視同能源費用支出。取消節能服務公司審核備案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供項目對接、培訓宣傳等服務。建立節能服務公司、用能單位、第三方機構失信黑名單制度,將失信行為納入公共信用平臺。鼓勵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創新,為用戶提供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專業服務。(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參與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市財政局等)
(二)深化碳市場建設。做好與全國碳市場的銜接。充分發揮試點優勢,努力承接好全國碳市場建設任務,加強對國內其他地區參與碳交易的能力支持。進一步深化本地碳市場,發揮碳排放交易制度對碳排放的控制作用,探索實施有償分配。依托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加強碳金融創新,積極發展碳排放現貨市場,與有資質的金融要素市場合作,穩步推進遠期等衍生品市場,努力將上海建成全國最重要的碳交易平臺和碳金融創新中心。(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金融辦。參與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國資委等)
(三)建立健全排污許可證制度。制定《上海市排污許可證管理實施細則》,加強排污許可證制度相關技術規范建設,建立健全以排污許可證管理為核心的總量控制和污染源全過程管理體系,到2020年,按照國家要求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建成排污許可證證后監管系統,全面推行持證單位“三監聯動”管理,落實企事業單位按證排污、按證守法的責任,逐步實現由行政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向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轉變,將總量控制范圍逐漸統一到固定污染源。(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各區政府)
(四)試點開展需求側響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繼續實施峰谷電價、分時電價、可中斷電價。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增強電網調峰和需求側響應能力。推行節能低碳、環保電力調度,建設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推廣電能服務,借鑒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經驗,實施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開展大型公共建筑需求側管理試點示范項目。引導電網企業支持和配合平臺建設及試點工作,鼓勵電力用戶積極采用節電技術產品,優化用電方式。(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參與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財政局等)
(五)健全綠色標識認證體系。建立完善低碳產品認證和碳標識制度,選擇部分量大面廣、可比性強、易于標準化和定量化的產品和服務,逐步開展低碳認證工作,引導消費者選擇節能低碳產品與服務。政府采購優先考慮具有節能低碳標識的產品。鼓勵商場設立低碳產品銷售專區。逐步將目前分頭設立的環保、節能、節水、低碳等產品統一整合為綠色產品,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質量技監局。參與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商務委、市旅游局等)
十一、加強節能減排資金保障
(一)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力度。完善市級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資金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鼓勵引導區級資金加大投入,對重點用能領域節能減排改造、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廣應用、淘汰落后產能、合同能源管理、低碳試點示范、可再生能源發展、高碳能源替代、基礎能力建設等相關方面給予支持。進一步明確政府財政資金的用途和定位,加強政府資金支持與法定標準、行政管制、市場機制、社會資金投入等的協調銜接,更好地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帶動作用,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完善生態補償制度,擴大生態補償范圍,加大對重點區域生態補償轉移支付力度。(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各區政府)
(二)強化金融支持。拓寬融資渠道。組織推動相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和綠色企業債券。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支持開發綠色債券指數、綠色股票指數以及相關產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強制性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信息披露制度。鼓勵支持金融機構降低綠色信貸的融資成本,加大綠色信貸推廣力度。在政府產業類扶持資金中,將綠色低碳技術和相關企業列為重要支持對象。大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加快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廣發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權益質押融資模式,探索節能低碳項目未來收益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碳排放配額、排污權等質押貸款等方式,拓寬節能低碳服務企業融資渠道,不斷完善節能環保領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在高風險行業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金融辦。參與單位:上海銀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保監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等)
十二、加強節能減排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能力建設
(一)加強節能低碳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工業領域,圍繞重點行業、設備和產品,組織制(修)訂基本覆蓋本市主要用能行業和領域的產品限額標準,研究出臺《上海市高能耗落后設備淘汰指導目錄》;結合碳交易工作,進一步加快碳排放基準線體系建設,制訂出臺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熱力、造紙等行業部分產品或工序的碳排放基準線。建筑領域,進一步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健全、完善公共建筑合理用能指南,并逐步研究制訂建筑用能限額標準。交通領域,進一步研究制定港口、機場、鐵路、航空等領域相關能耗標準,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的能耗標準體系。完善地方環境標準體系,以控制污染物排放為重點,研究制定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城鎮污水處理廠大氣排放、建筑揚塵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排放、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等一批地方標準,修訂《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鍋爐排放標準,繼續完善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重點行業排放標準。持續提高在用車污染排放標準,內河船舶、非道路移動機械油品標準實施車用柴油同等標準。(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質量技監局。參與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等)
(二)健全計量、統計和監測體系。進一步加強對本市能源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過程統計,完善分散燃煤、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能耗、非運營車輛能耗等統計制度。建立完善全市統一的能源計量在線監測和能效監控平臺,健全重點用能單位、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在線監測制度,加強能源計量數據分析、轉化和應用。進一步規范企業自行監測要求,健全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強化企業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和環境信息公開,2020年,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有效傳輸率、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保持在90%以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結果公布率保持在95%以上。進一步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繼續推進本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工作。持續開展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工作,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主要污染物納入環境統計指標范圍,補充調整工業、城鎮生活、農業等重點污染源調查范圍。加強減排目標與重點減排工程調度管理,對重點減排工程建設滯后或運行不穩定、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地區或責任單位及時預警。(牽頭單位:市統計局、市質量技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參與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機管局、各區政府等)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建立能源管理師制度,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人員專業培訓。依托本市行業協會、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節能環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加快培養節能環保技術研發、能源管理、碳資產管理、溫室氣體統計核算、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等節能低碳專業人才。(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參與單位:市教委、市科委等)
(四)擴大國內外交流合作。加強與長三角等國內其他地區節能減排聯動,推進長三角地區及周邊地區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多方位合作。加強與國際先進城市的交流合作積極開展技術轉移、資金引進、能力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政府外辦)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炷潦┕ろ樌瓿?/a>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炷潦┕ろ樌瓿?/a>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