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區塊鏈:區塊鏈改造組織信任
量化編程來識別。
區塊鏈支持的“智能合約”技術擅長于消除不信任,因為引發和保障因素可以通過編程解決。因為能夠更有效保障“信息無疑”,它已經開始廣泛運用到一系列文件記錄、儲存、交換、背書、認證活動中。它包括多方簽名交易、公共土地和產權交易、私人文件記錄、法律證明等。
就像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過程一樣,區塊鏈也能做到合約的去中心化,自動撮合,自治實施。未來,只要能數字化的信息都可以加區塊鏈,只要能加鏈,信息產權就可以明晰,就可以設定保護條件,就能自動發起和強制實施交易合約。
相關的新商業模式正在試驗中。例如,洪都拉斯政府用它建立一套新的房地產契約登記和交易制度。在那個動蕩的國家,不受外力造假影響的區塊鏈給當地人帶來“信息無疑”。
又如,無需第三方,房東可以對租客遠程授權或取消授權。自動駕駛汽車租賃者的信譽、身份和消費支付可以實時確認,實現分布式自我管理。
在奢侈品和藝術品市場,鉆石行業嘗試將每顆鉆石獨特的物理屬性編程為代碼,讓實體資本與虛擬資本完全對應。區塊鏈被用于鉆石認證、辨偽和交易。
保障“信息無疑” 只是構建組織可信度的一個方面。“相信” 是另一個方面。它涉及到人際互動中的情感和情緒,是個動態過程因素。
目前,“相信”無法編程!同時,因為不完全合約,合約雙方總有事先和事后的沖突、談判和妥協。涉及的人際關系協調過程超越智能合約可以執行的范圍。當合約雙方愿意相信,妥協談判能產生各種結果。如果無法獲得信任,依據“信息無疑”,雙方則主要訴諸于法律仲裁和判決。
算法不講情感,但現實中的不完全合約需要講情感和尊重情緒的“相信”。
組織的“可信度”(Trustworthiness)綜合包含“相信”與“無疑”兩個維度。
組織可信度包含有能力實現信息無疑,有意愿善待對方,有言行一致的正直感 (D.Schoorman)。能力、善愿、正直(Ability,benevolence, integrity)來自于消除不信任和滋養相信兩個方面。
如圖5所示,在處理不完全合約時,對于可以編程的活動和任務,消除不信任(無疑)的區塊鏈有應用效果。對于不可編程,需要事先、事中、事后談判妥協的活動和任務,圍繞情感和情緒管理的“相信”更加有效。
以體育項目為例,在執行動態關聯性極高的任務時(羽毛球雙打、籃球、足球),能力指標和責任分辨(信息無疑)只能達到一定程度,剩余部分則屬于“相信”的范圍。隊友之間可信度越高,球隊競技表現越好。
同理,在德魯克(Peter Drucker)設想的知識經濟中,大腦中的認知活動比流水線上的物理動作更重要。對任務執行過程的絕對量化監控幾乎不可能。我們如何了解你是在想工作,還是在開小差?
“相信”有脆弱性,容易被機會主義者利用。不信任有正面效果,警醒是高可靠性組織的必要能力。結合二者,區塊鏈才能提升組織可信度。認識區塊鏈技術的局限性并不是否認它強大的應用效果,而是讓新技術有針對性地發揮作用。上述分析厘清三點認識:
● 在不完全合約情況下,區塊鏈的去信任指的是消除不信任因素對交易成本的影響。
● 實現不完全合約,“相信”因素始終有重要作用。
● 組織信任度既來自“信息無疑”,也受益于情感相信。未來的組織需要根據任務性質管理可信度。
4、區塊鏈影響下的組織形態變化
未來十年,技術派所鼓吹的“道”組織(DAO,D 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仍然是長期追求的目標,但不可能成為普世組織形態。
我們將更多地觀察到區塊鏈在智能合約方向上的發展,并以新型組織的形式服務新型的商業模式。但傳統組織形式不會消失。以理性權威為核心的韋伯式官僚組織仍然有價值。參與者有強烈情感偏好的部落式的天真組織也會因為稀缺而凸顯價值。
鑒于組織可信度在選擇交易治理結構中的重要性(市場的、等級的、混合的),細分四種組織形態和組織可信度的具體特征與對應關系就有現實的意義。它幫助我們看到區塊鏈組織的應用邊界。
那些已經在設立之初就解決不信任問題的傳統組織形式會仍然存在,并且更受重視。
兩種傳統組織有先驗設定的無疑。一種是傳統部落組織形式。這種基于文化信仰的組織在存在之初就以信仰的方法設定毫不懷疑組織權威和確認儀式。因此,無疑是它的一種先驗的設定。在現代社會,一些以興趣愛好為目的的俱樂部和基于文化信仰的城市達人采納部落組織形式。有了設定的無疑,這些組織可以最大限度地投入情感活動。以文化信仰設定的無疑、高度情感投入、崇尚非理性原則,它們是這類組織的共同特征。為區別于其它理性組織形式,我們稱之為“天真組織”。對它存在的價值,不能只從經濟學角度去理解,人類文化學的解釋更切實。天真組織的可信度主要來自信仰般的相信活動,情感因素起決定作用。
韋伯式的官僚組織形態也會與區塊鏈化的組織并行不悖。官僚組織設定的理性權威事實上與區塊鏈技術有邏輯上的姻親關系。官僚組織強調去人治、講法制、去感性、講理性、分工規范細則化。這是與區塊鏈技術支持下的組織邏輯一致的地方。不同之處在于一個是講等級制的理性權威,另一個強調非等級的理性權威。
與天真組織相反,官僚組織試圖去除人治的因素,因此也自然地輕視組織中的情感活動。在維護組織可信度上,它依靠的是對理性和法治權威的信念。這個理性和法治權威先驗地建立起對制度的無疑。所以,官僚組織的可信度主要來自理性設定的無疑。理性等級秩序全面保障組織可信度。只要是不能或不愿意去中心化并且有政治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它們就仍然會保持官僚組織形態。例如醫院、軍事機構、核電站、中央銀行等高可靠性組織仍然將保持等級制的權威和韋伯式的官僚組織。
因為行使的社會功能和進化過程的路徑依賴,天真組織和官僚組織不會受區塊鏈技術太多影響。
分布式自治組織,“道”組織(DAO,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代表著區塊鏈技術在改造組織可信度上的烏托邦,一個可以不斷接近但不會完全實現的系統思想。除了上文提到的區塊鏈技術難點之外,它在管理上的難點還包括要求全部利益相關者全員參與,要求有內生的類似虛擬貨幣那樣的激勵機制,要求組織可信度的兩個方面(無疑和相信)都能平行配置,完美互補。
但是,“道”組織可以在一些大型的聯盟鏈中發生,也適合像開源代碼軟件這樣的自愿者社區。因為聯盟鏈和自愿者社區的參加者一般有較強烈的參與意愿。他們之間比較單純的情感取向也有助于實現組織可信度兩個方面的互補。
例如,在美國俄勒岡州的珀特蘭(Portland),非營利組織建立以勞動時間為單位的“社區銀行”。銀行目前只能做簡單的勞動時間交易。區塊鏈的衍生技術可以幫助計算不同勞動的時間和價值,并自動撮合交易。它將對共享經濟的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有可能蓬勃發展的組織形態是需要廣泛智能合約保障的區塊鏈組織。它一方面不需要依賴情感上的相信,另一方面能夠對組織任務做全面的編程。它的組織可信度主要來源于任務編程。
例如,工業4.0 大戰略下的物聯網與區塊鏈保障的智能合約有天然的契合。又如,以保證“信息真身”為核心,區塊鏈技術正朝著提高交易方式的靈活多樣性演變。例如,智能家居與超市聯網,自動確認交易,完成交割。新技術可以根據消費變化直接補貨,無需發起者再度干預。
在區塊鏈保障下,智能合約還有助于突破交易量大小的約束,可以經濟有效地執行“微點”交易。美國的“羽國”(Ujo) 音樂正嘗試追蹤網上單曲播放和收費。單曲的“長尾細分”市場早就存在。但對非法下載的消費監控和執法成本高,難追蹤收費。未來,只要有點擊消費,加密后的信息總帳就有記錄,并有能力強制實施。當小微原創者有此技術武裝后,各大門戶網站也必須支付轉載的內容。微點交易甚至可以到單曲的一部分。
圖6概括了上面討論的四種區塊鏈影響下的組織形態特征。我們將以新興的區塊鏈企業法大大和法鏈為例,進一步說明區塊鏈對智能合約組織的影響。
5、法鏈:一個區塊鏈組織的雛形
上海法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區塊鏈解決方案提供商及技術服務商,由深圳法大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onchain上海氦氪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及微軟(中國)聯合設立,公司總部設于上海。它為法大大(www.fadada.com)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提供技術支持。目前開發的產品服務包括金融和人力資源管理在內的9個行業,能支持B2B、B2C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