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售電公司負荷預測的爭論與探討
文章《價差越來越小,售電公司靠什么賺錢?》引來了眾多評論,也引發了很多爭議,有些問題很有挑戰,質量很高,我特別想作些點評:一、某省電力交易中心專家:這一切說到底是負荷預測準確率的提升,為走向現貨市

四、某發電企業專工:精準預測如何做到?市場千變萬化,歷史數據有參考價值,但電力用戶的經營決策很難判斷;對大系統而言恐怕有一定可行性,要實現售電公司對電力用戶而言,精準預測很難做到,另外本身也會允許有偏差的。
有小伙伴回答:股市和期貨市場里也有量化模型。真是太機智了,不過電力行業本身也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比如美國這類電力市場相對成熟的國家,就有很多針對不同行業的大工業用戶的精準用電量預測,像時間序列、支持向量機、神經網絡、生產計劃、綜合預測法等結合,通過我們的實際數據驗證,酒店、商場、化工、水泥等各類用戶日用電量預測準確率基本能接近90%。不過壞消息是,廣東新規沒有偏差容忍量了,也沒有年內滾動了,所以,負荷預測的準確度直接就是錢了。
五、某發電企業專工:你有不同用戶模型我相信!但我覺得未來更多地是靠規則和技術去引導大家去適應市場,就如電廠AGC投入率、以及負荷曲線考核一樣。如果電力市場規則中同樣有偏差規則適用于用戶,可能就會好很多。正常情況下模型可能準確程度較高,但在產能嚴重過剩的一些行業,很難做到準確預測,它自身的生產很可能就是沒規律的。
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很有價值,就像現在并網發電機組接受的《兩個細則》考核與補償一樣,電力市場也在重現考核與補償,比如現在廣東新規草案中偏差電量沒有3%或5%的免考核量了,這就是靠規則和技術去引導大家適應市場。未來一定會要求大家申報用電負荷曲線,就像現在對發電廠的發電計劃考核一樣,不但控制電量,還按時段控制負荷,這樣令系統更平穩、更高效。《兩個細則》中的補償,未來會直接變成電力市場中的輔助服務,例如深度調峰。這個時候,作為市場主體,有電力大數據的思路就更重要了,假設你有了用電負荷預測,你還知道各發電主體的出力預測和深度調峰能力,你在進行深度調峰競價的時候就有依據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價格,既可以讓電網購買你的服務又不至于極低的價格中標,比現在的廣東市場電量集中競價還要靠數據說話。所以,未來的電力市場,離開了大數據,你終將出局。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