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電力市場失敗的教訓
引言:在電力工業重建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足夠的發電容量,以維持可靠的電力供應。如何確保市場化后的供電可靠性問題曾引起相當廣泛的討論,對此也做過一些專題研究。例如,文獻[1]以美國德克薩
在電力市場開始運行的一段時間(大約2年,從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批發電價確有下降,公用事業公司盈利增加。這同時意味著他們擁有的發電廠的價值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認為日后的現貨市場電價會因競爭而逐步下調,盡早出售發電設施有利可圖,因而繼續出售。由于這樣做有利于發電市場競爭,CPUC作為監管機構自然支持。直至2000年夏天,公用事業公司所占有的發電容量已少于15%,必須從現貨市場購買大量電力才能滿足用戶要求。
更糟糕的是,他們并沒有將出售發電廠的收入用于改善輸電設施,而是投資于發展國外的業務,或者分攤給股東。而輸電容量不足也是日后引起電力危機的一個因素。
2.加州電力市場失敗的原因
加州電力市場化的建議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構思的,當時美國經濟處于衰退期,因而假設了比較低的負荷增長率。然而,美國經濟在最近幾年增長勢頭強勁,負荷增長比預期的快3倍多。具體到加州,自2000年夏天開始,發電供應開始不足,發電公司行使市場力抬高售價。在購買電價不斷上升(自電力市場運行以來,現貨市場電價上升了10多倍),而銷售電價被凍結的情況下,公用事業公司入不敷出地運行了半年左右,終因負債累累,銀行不再提供信貸保證,不能再從現貨市場購電賣給用戶,并處于破產邊緣,從而觸發了前述的電力危機。發電容量不足是一個直接的原因,以下簡要分析引起這場危機的主要因素。
發電投資嚴重不足
在提議放松電力管制的初始階段,為了使公眾接受,政府或調節機構做出了一些保證。例如,凍結或嚴格限制零售電價以使公眾相信市場開放將引導出一個無論從電價還是供電可靠性方面來講都優于或至少不次于傳統壟斷系統的新的電力系統。這事實上為投資者提供了負面的信息,即投資發電廠的盈利前景不好。
為了爭取發電公司對開放市場的支持,要求今后新興建的發電廠拿出部分利潤對舊的發電公司進行補貼,理由是舊電廠缺乏競爭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資發電廠的動力。
盡管加州電力市場開放初期現貨市場價格較低,但總體上電價仍呈上升趨勢,不少發電公司的盈利逐步增加,甚至美國聯邦能量調節委員會有些官員也認為應該允許現貨市場電價繼續上升,以吸引發電投資,但因為高的電價會導致調節機構出面干預,所以投資者并不認為這樣高的電價水平能夠維持建造一個新的電廠所需要的3年左右的時間。
此外,政策不清晰、投資者對前景不明朗、高的投資額,以及太長的投資回收時間,也是限制發電投資的因素。
沒有利用用戶的用電彈性特性
有些非本專業人士將加州的電力危機主要歸咎于人們浪費能源的習慣。美國人大多沒有人走燈滅的習慣,所以有人認為只要把不需要的電燈關掉,就不會出現電力危機。盡管這種分析有點牽強,因為人們的浪費習慣并不是在加州電力市場化之后才形成的,但這確實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凍結用戶電價是引起加州電力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試想,如果允許公用事業公司將從發電公司購電的成本轉嫁給用戶,隨著電價的升高,人們會逐步降低用電需求并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這樣,用戶的用電彈性才會反映出來。隨著需求下降,發電剩余容量增加,發電公司才會降低報價,這正是降低發電公司濫用市場力的有效途徑之一[3]。凍結零售電價人為造成了市場的缺陷,使得沒有辦法通過市場價格來調節需求,限制了市場經濟中“看不見的手”所應該發揮的作用。如果不能通過價格來反映供求關系,市場怎么能夠有效運行?從經濟學上也不難分析得知,這樣構造的電力市場是一個不穩定的市場。
為此,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加州的電力危機歸根到底是“有形之手”干預的結果,因為其違背了自由市場運行的規則。誠然,允許用戶電價上升可能會導致政治問題甚至社會動亂,任何政府在做此決策時都需要考慮這個問題。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由于電價被凍結,用戶沒有動力節省用電。在這方面,英國電力市場的做法可能更合理一些。英國采用設定價格上限的方法,允許輸電公司(NGC)根據購電成本和物價指數調整零售電價。
我國現在運行的電力市場存在與加州類似的問題,零售電價由政府嚴格管制,并不反映供求關系。從經濟學上看,這種市場模式本身存在嚴重缺陷,無法引導出一個有效的市場。
還有,僅僅讓用戶電價反映購電成本并不足夠,還需要對其及時調整。按月修改用戶電價并不能充分利用用戶的用電彈性,用戶電價的調整周期應該越短越好。按小時調整目前尚有困難,但按天修改應該是可行的。
原標題:知識百科|國外典型電力市場之美國電力市場專題(二十五)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