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售電太難啦!一點也不簡單……
2015年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等六個電力體制改革核心配套文件,為搶先行動的售電公司打了一記強心針,整個售電市場也隨之火爆起來。但是售電是個新鮮事,國內售電公司
廣東省有三十多家售電公司,售電公司靠什么贏利?
隨著售電側改革推進,整個萬億售電市場的啟動,許多售電公司已成立。德國有一千多家售電公司,競爭非常激烈。國內售電公司會越來越多,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大約有以下幾方面:
1)通過技術手段建立多元化購售電策略;
2)針對客戶群體提供多元化能源服務;
3)針對增值業務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創新解決方案,比如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等滿足客戶不同需求;
4)利用能源互聯網進行業務開拓。未來售電企業將成為電力大數據的管理者與利用者,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5)基于互聯網金融,提供能源金融服務。
從長期看,國外售電公司售電零售電價是趨于一至的。在丹麥,最便宜的售電公司實際上是保底的。在市場中占較大售電份額的,比如英國,主要是六大發電集團;在法國,主要的還是發電集團,以核能為主,加上電網公司,但還有一大部分,約占百分之十幾,是完全獨立的零售商;在澳大利亞,企業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計劃成為一個多方面、全方位的共贏公司,例如,國外一些售電企業不僅賣電,他們會將天然氣或供暖打捆銷售。
售電改革是與壟斷“斗法”前路多艱
改配套文件落地之后,售電側市場商業模式逐漸清晰,社會資本也紛紛準備涌入市場,據分析,售電市場規模將達14458.97億。
2015年下半年以來,先知先覺的資本已在全國各地成立了上百家售電公司,其中不乏多家上市公司搶先布局。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已進入全國電改試點的深圳、內蒙古、貴州、云南等省份,已開始計劃放開售電許可。
而這,被認為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因為電網壟斷售電業務的“堅冰”終于開始消融。
但是,在我們為新一輪電改已經取得的成績欣喜的同時,筆者認為,對于新電改的未來,我們目前還不能過分的樂觀,未來的改革之路,注定依然是阻力重重、困難重重。
自1997年國電公司成立,我國的電力改革事業已經進行了18個年頭。而這個過程可謂主要是一個“壟斷”和“反壟斷”(或“破壟斷”)斗法的過程。
例如,截止到2011年,有關方面宣布電改基本完成“主輔分離”。
然而,事實又是什么?事實是——直到今天,部分地方供電企業仍然是其當初下屬三產企業的“幕后掌柜”,明著已經剝離的三產企業,實際上形成了一些供電企業的“小金庫”。
電改進行了這么多年的努力之后,只是“基本上”完成“廠網分開、主輔分離”目標,而“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目標,至今并沒有實質進展。
改革本身就是社會利益再分配的過程,電改也是一樣。并且電改要分割的“蛋糕”更為具體,就是打破電力供電企業的行業壟斷,促進電力行業科學、健康、快速發展。
然而,改革并非易事。2014年曾有報道,內蒙古某貧困縣供電公司當年3位領導、2位職工的月工資,都超過4萬元。其中,工資最高的一位領導月繳存公積金達到15530.26元,一位普通員工月繳存公積金總數也在1.2萬元以上,而當地公積金月繳存的平均水平不足1000元。
這就是行業壟斷帶來的巨大行業利益以及行業從業者的群體利益,而這些利益也成為電改最大的阻力。因而,“破壟斷”的新電改,遭遇相關方面和利益群體的抵制,也就可想而知。
新一輪電改,雖然存在現實阻力,面臨重重困難,但有了國家的決心、極具操作性的文件和眾多配套細則文件的支持,即使過程輾轉曲折,未來也必將取得巨大進展和成效。(中國產經新聞)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