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海纜防錨損監控”專利技術四年挽回損失6千余萬元
舟山地理條件特殊,海底電纜成為島際與島內供電的重要“紐帶”。
“此項專利應用四年來,僅舟山電網范圍內就避免極有可能發生的海纜錨損事故共約60余次,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4月9日,從舟山電力局獲悉,由該局申報“用于海底電纜免受過往船舶損壞的監控方法”發明專利榮獲浙江省電力公司2013年專利獎二等獎,意味著該局在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上實現重大突破。
舟山地理條件特殊,海底電纜成為島際與島內供電的重要“紐帶”。而船舶錨損成為海纜安全運行的“頭號殺手”,屢屢引發海纜外力損壞事故的發生,但國內外目前尚無成熟地經驗和技術可以借鑒。針對這個實際情況,舟山電力局從2007年開始通過技術創新,探索出的一套海纜防錨損狀態管理經驗和技術方法。
據介紹,該發明專利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在充分應用AIS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在電子海圖上對海纜保護區設置警戒范圍,實現對進入警戒區域后停留或疑似停留的船舶進行監控方自動報警提示。海纜禁錨區內船舶信息可長期記錄在系統數據庫中,具備對曾進入的船舶軌跡進行實時記錄和回放功能,便于發生海纜外力損壞時對肇事船只的責任追究。同時系統平臺可實現與海纜保護區夜視頻監視、雷達監測、海纜警示標志遙測、海纜遠程語音告警、光電復合海纜擾動監測等系統的集成和聯動。專利技術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該專利技術在南網超高壓輸電公司、福建省廈門電業局、遼寧省大連電業局、中國電信舟山分公司等單位得到了推廣和應用,為促進海洋科技進步、提高海島電網科學管理水平、保障國家海洋權益和海洋領土安全都做出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和碩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