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萬家的藍領工匠——記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張黎明
張黎明巡視線路。
“您好,我是張黎明。您在用電方面有什么苦惱,可以來電咨詢。”隨著無線電波,張黎明的聲音在天津市1.1946萬平方千米的上空回響。
5月1日,國際勞動節(jié),天津人民廣播電臺“公仆走進直播間”,主題是“勞動最光榮”。直播間里,張黎明和主持人、嘉賓聊著勞動的意義,不時接聽打進直播間的熱線電話。
這是張黎明工作以來的第31個勞動節(jié),和其他30個勞動節(jié)一樣,都是在勞動中度過。其實,這位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運檢室黨支部副書記、配電搶修班班長、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工作31年,每天24小時開機,每天都會接到群眾打來的電話,少則十幾個,多則四五十個,有企業(yè)客戶打來的,有普通居民用戶打來的,大多和電有關,還有的是請求幫助以解燃眉之急的電話。
張黎明,懷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赤誠之心,以電相連萬民心,用愛和真誠架起了黨與百姓的“連心橋”。
不忘初心、為民服務的“紅色先鋒”
黎明伴著渤海之濱的破曉,為天空染上一抹朝霞。踏著大海捧出的一簇簇浪花,他們喊著“黎明出發(fā),點亮萬家”的號子聲出發(fā)了。
1987年,張黎明在天津塘沽參加工作。那正是塘沽改革開放深層次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隨后成立的天津濱海新區(qū)是我國第一個綜合改革試驗區(qū)。
短短十幾年時間,張黎明腳下這片曾經的退海灘涂之地迅速崛起,成為一顆冉冉升起在渤海灣畔的明珠。正是有張黎明這樣的濱海電網人,才讓濱海的夜璀璨奪目,讓濱海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宜居生態(tài)型新區(qū)。
張黎明總會給人說起他最初參加工作時的一幕。
1989年初冬,張黎明剛參加工作沒兩年。一次,他和老師傅去搶修一條220千伏高壓線路。坐在搶修車的露天車斗里,寒風中,他們到達現(xiàn)場時才發(fā)現(xiàn),事故點在一片爛泥塘中。水塘結了一層薄冰,兩位50多歲的老師傅二話沒說,跳進冰水,把梯子架在肩上,讓張黎明他們年輕人從梯子上爬過去。按照帶電作業(yè)規(guī)程,操作員必須穿干燥的衣服,保證絕對安全。張黎明說到此處,十分動情。他說,爬過這條顫巍巍的“人橋”,他感覺到了老師傅們傳遞給他的精神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這夢想是建立在強烈的使命感基礎上的。“我父親那一輩人趕上了好時候,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產業(yè)工人。我呢,也趕上了好時候,是改革開放后新一代產業(yè)工人。”張黎明說。
2012年,張黎明父親病重住院。白天,張黎明去搶修,晚上,就守在老父親病床前。因為太累,每次到病床前,他倒頭就睡著了。有一晚午夜,手機來電震動,他全然不知。父親輕輕把他拍醒,小聲說:“電話。”他接通電話后,得知一個小區(qū)變壓噐出了故障,得立即趕去搶修。當他站起的那一瞬間,看到父親慈祥的眼神,張黎明落淚了,說:“爸,我,我對不起你呀。”父親微笑地用頭示意,嘴唇動了幾下。那時,張黎明心如刀剜,為父親掖了下被子,抹淚點頭離開了病房。
父親出院在家臥床,大熱天身上也冰涼,張黎明每次回家,就把父親的腳捂在胸口。如今,回想那一幕,張黎明將目光看向辦公樓外的濱海新區(qū),突然說了一句:“我才明白一句詩的意思,什么叫‘衣帶漸寬終不悔’。”干了供電搶修這一行,就得有一種十頭牛都拉不回的倔勁。干了供電搶修這一行,張黎明說,他不后悔。
張黎明服務的轄區(qū)駐有世界500強企業(yè)140多家,他讓黨旗飄揚在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全面參與了中新天津生態(tài)城、自貿區(qū)工程等大項目建設,港口岸電、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等綠色能源推廣項目;他走進了石化企業(yè)、“大火箭”基地等大客戶,確保安全供電,全力助推天津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
2007年7月的一天傍晚,熱了一天的城市終于在落日后有了一絲兒涼氣。夏季高溫,正是保電的關鍵時刻,如今,城市里的人們一刻也離不開空調。
忙了一天的張黎明回到家,妻子李海春早將他的晚飯準備好了。張黎明一到家,就對妻子說,有事要談。李海春納悶,往常張黎明一到家就得吃飯,今天咋回事?
“海春,單位成立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不過,我又從工區(qū)線路專責工程師變成班組長了。”
“這是好事啊,不過這樣壓力更大,你身體吃得消么?”
“百姓認可咱,領導信任咱,咱得好好干。”
就這樣,國網天津電力心連心(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了,在管理崗位上干了5年的張黎明回到了工人崗位。
搶修工作沒有固定時間,來了就得干。這么多年來,張黎明手機從來沒關過。遇到天氣不好,還會習慣性地把手機握在手里,為的是第一時間接到電話,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剛開始,海春沒少埋怨他。但是張黎明理解妻子。月子里落下了病,夜里電話一響,總休息不好。李海春工作第三年就下崗了,后來又干過臨時工,擺過小攤,做過保潔。沒有工作,她心里苦,有疙瘩。“我的工作,沒日沒夜的,家里照顧老人和小孩,都是她。”說到此處,張黎明眼中滿是愧疚。
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以來的11年間,國網天津電力心連心(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由小到大,發(fā)展到九支服務分隊,遍及濱海新區(qū)的塘沽、漢沽、大港等,服務面積2270平方千米,服務人口二百余萬,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名字在濱海新區(qū)乃至天津市都家喻戶曉,他們以實際行動搭建起了國家電網服務民生的“連心橋”。張黎明說:“人民電業(yè)為人民,絕不是一句口號,它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在老百姓心里畫出的感嘆號!”
牢記使命、愛崗敬業(yè)的“一線尖兵”
東南風攜著大雨迎面掃來,城市的燈光反射到黑云滾滾的夜空中,閃著異樣的光,雷電之后是傾盆大雨,直愣愣地潑向城市。濱海很多低洼地帶的街道,成了河道。
2017年7月19日22時,坐在值班室里的翟世雄心急火燎,報修電話一個接一個。第一次同時遇到這么多故障,值班的幾個人都懵了。就在這時,門開了,張黎明出現(xiàn)在門口,肩頭已經被雨水打濕,還沖他們笑著說:“帶上工具,走吧。”大家一下子有了主心骨,跟著張黎明沖進雨里,東奔西跑,直到凌晨4時多,共搶修十多處故障。
第二天早晨上班,早到的翟世雄推開門,一下子愣住了:張黎明一手捏著半個煎餅馃子,一手攥著手機,歪在椅子上打著鼾。濕透的工作服還“滴答滴答”地滴著水。“叮鈴鈴,叮鈴鈴”,張黎明手中的手機突然響了。翟世雄剛想上前關掉,張黎明一下子坐直身子,說:“好,我們馬上到!”然后就沖同事們招手,“走,上車!”
提起暴雨中的供電搶修,張黎明說:“不信您留意,這些年,京津冀地區(qū)在7月20日左右都會有大雨,我們搶修班不能有人請假,得嚴陣以待。那天是場‘大戰(zhàn)役’,我得排兵布陣。”濱海有十幾條線路,遇到暴雨,總愛跳閘。哪一條電路該派誰去,張黎明心里有譜。大雨后,天氣異常悶熱,這時候又會有幾條線路跳閘,這也就是大戰(zhàn)役之后的一場小戰(zhàn)役了。“大戰(zhàn)役一般得30多個小時連軸轉,沒有時間休息。”張黎明說。

責任編輯:蔣桂云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lián)網的產業(yè)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wěn)”“六?!碧峁┛煽侩娏χ?/a>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lián)網的產業(yè)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wěn)”“六?!碧峁┛煽侩娏χ?/a>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yè),電網,能源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