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熟知智能電網技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形勢
1、前言
智能電網是電力系統進行變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智能電網的內涵是區別于傳統電網的內涵來定義的。智能電網指可及時獲得完整的電網信息,優化社會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綜合投資及利用效益。對于未來電網的發展形勢,應該具備運用多種能源來進行發電的能力。智能電網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減少輸電網的電能損耗,同時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護環境。
2、智能電網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國外研究現狀
智能電網的發展已經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特別歐美發達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比較快,對智能電網的研究比較早,直到今天,不僅形成了一整套基本完善的發展體系,并且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應用。由于各國的實際情況不同,其智能電網建設的起因和關注點也存在不同,我們應該有選擇的學習。歐洲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趨于飽和后提高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等需求。美國則是側重對智能電網的升級和發展,利用當前有限的資源獲取更多益處。
2.2 國內研究現狀
研究智能電網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為止還沒有從國家層面制定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不過在某方面的研究還是對智能電網的發展起到了借鑒作用。華東電網公司建設智能電網呈現的特點為:規劃以自愈為目標的智能電網;實現智能化調度;新型材料和智能設備的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實現與用戶的智能互動。國家啟動了多項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在“十一五”期間,在三大先進能源技術領域設立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包括: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示范工程,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及系統示范等項目。
3、智能電網技術分析
3.1 智能通信技術
先進的電網通信技術,是確保智能電網建設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基礎。智能電網要求實現對系統狀態的實時監視和分析,以保證對故障的預測和對故障信號的及時響應。通過采用智能電網通信技術,電網在其供電可靠性與連續性也得到了提升,也極大的提高了電力設備在利用方面的效率,從而保證電網的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3.2 智能變電站技術
智能變電站技術是信息處理技術和計算監控技術的有機融合。信息的高度共享、設備裝置的智能化以及控制的智能化是智能變電站最重要的技術特點。
智能變電站技術有以下三個特點:
3.2.1 引入控制端
智能變電站技術引入了計算機終端,就像為變電站安裝一個具有豐富計算能力和傳導指揮能力的大腦。通過計算機終端系統能夠實現對電能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測,能有效降低突發事件引起的變電站故障,這對提升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3.2.2 設備集成化及光纖技術的應用
設備集成化是智能變電站技術的典型特點,通過光纖技術的大力推廣和應用,各控制層之間的信息通信速度得到了極大改善。此外光纖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實現站內各控制層的局域網管理。隨著計算機數字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用于電能檢測、控制以及管理的設備也逐步集成化,在一定的區域內就可以完成設備的控制,不僅節約了設備的占地空間,同時有效使設備的施工周期大大縮短,降低安裝成本,從而保證設備能夠盡早轉為正常工作狀態。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