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儲能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戰略
一、背景意義
1.1 智能電網發展的整體趨勢
我國的大城市電網,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的電網逐步形成受端電網,表現為大容量、大機組、超高壓、負荷密集等特征。從用電結構看,“十二五”期間第三產業、居民用電比重將有較大提升,預計5年將上升5個百分點以上,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化,最高用電負荷也逐漸上升。
與傳統電網相比,智能電網在發電、輸電、配電及用電四大環節中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智能電網成為世界各國集中投資的戰略型產業。智能電網通過優化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供需和應用實現節能,通過特高壓技術解決能源結構不匹配問題,通過高效率的配電技術提高整體電網的穩定性和效率,是應對能源危機的必由之路。中國發展智能電網可以參照高鐵的發展戰略,實現引進技術、實現自我研發、到成功的技術輸出的三階段轉換。特別是各國技術標準還沒有統一的情況下,中國將憑借規模經濟準備自主技術標準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標準的制定,擴大市場支配能力。
1.2 智能電網各階段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瓶頸
智能電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大電網端,隨著電力需求不斷增長,對電能質量的提升是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在現有發電端和用戶端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電力的使用條件提升的程度非常有限,為了避免高峰擁堵電網端始終具有遲滯效應。而隨著可再生新能源發電產業正在經歷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的用電緊張的情況,以我國風電為例,預計到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0%。但是,間歇性新能源發電仍存在重要技術瓶頸——發電不穩定性和并網技術問題。國外有關研究表明,如果風電裝機占裝機總量的比例在10%以內,還可以依靠傳統電網技術以及增加水電、燃氣機組等手段保證電網安全;但如果所占比例達到20%甚至更高,電網的調峰能力和安全運行將面臨巨大挑戰。
1.3 儲能的主要功能,與電網需求的契合
引入儲能技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途徑,它可以提高發電廠輸出功率的可控性,抑制功率波動,提高電能質量,從而使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系統成為廣泛利用的電力供應系統。
儲能技術應用于電力系統,可以改變電能生產、輸送與消費必須同步完成的傳統模式。目前,我國正在規劃與大力發展堅強智能電網,全面覆蓋發-輸-變-配-用-調的六大環節與信息平臺的建設。儲能技術將是未來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其建設的各個主要環節。同時,儲能技術在接納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間歇性新能源入網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發展儲能技術的重要意義還包括削峰填谷、調節節約能源、提高電力電網系統效率延遲建設投資、保證電力電網系統安全等方面。
1.4 儲能方法及在智能電網各階段的作用
1)發電系統:能量控制管理,峰荷運行,新能源發電并網支持,提高電站穩定可靠性,電站系統黑啟動,延緩新建電站投資等。
2)輸配電系統:保證電能質量,提高電網穩定可靠性,最大限度利用現有電網以延遲投資建設,緩解電網高峰阻塞等。
3)輔助服務:調節控制頻率,節約剩余電能,提供可靠的備用電能等。
4)電力用戶端:提高電力系統效率,不間斷電源供應,用電電壓支撐支持,分時電價管理等。
除了大電網上的應用,在新能源接入和分布式能源、微網端,儲能系統是不可替代的,儲能單元可起到抑制系統和輸出功率的擾動、用于短時過渡供電、調峰填谷、保持電壓頻率穩定、提供可靠備用電源、提高系統并網運行可靠性和靈活性等作用。
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相結合的V2G技術,使電動汽車具有潛在地參與較小規模電力電網系統調峰調頻、電能質量保證和備用電源等應用。電動汽車蓄電池(如鉛酸、鋰電池等)甚至超級電容器都有可能作為V2G系統的儲能單元。
軌道交通由于長期處于啟停切換的狀態,電網波動很大,采用儲能裝置可以有效緩解電網的持續波動,而軌道交通的連續性和可控性使得儲能的工作條件可控高效,只是對短時間內能量的消納和釋放能力要求較高。
另外隨著電動汽車產業逐漸成熟,退役動力電池的處置問題也將成為不遠的未來一個重要課題。目前來看,采用梯次利用方式進行動力電池的儲能轉化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一方面解決了動力電池的處理和儲能電池來源問題,同時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率,在成本上也可能進行部分節約。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