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智能電網讓用電環境更低碳
打個比方,陳陶家中的電視經常開著卻很少看,無形中造成了用電浪費。電力部門通過監測將該高耗能信息發給陳陶,他便可以據此節約用電。當用戶形成新的用電習慣,電力部門將根據新的用電信息再去更新用戶互動策略,從而實現了用戶與電網的長期互動。“這么高的電費是怎么形成的?”通過“用戶互動”項目,這樣的疑問也將逐漸消失。
在未來,隨著“用戶互動”項目的大規模推廣,電力部門還能從數據分析中了解一個區域內的用電規律,什么時候用電多,什么時候用電少,進而相應地制定各個發電系統的發電方案。此外,對于參與“用戶互動”項目的居民,電力部門或將出臺一些鼓勵補貼政策。對于電網而言,通過調節用戶的用電時間,則可以有效提高電網終端用電效率,削峰填谷,平滑電網負荷曲線,減輕電網負荷壓力。
目標:推動綠色能源示范基地形成
“用戶互動”僅僅是智能電網眾多功能中的一小部分,這個有別于傳統電網、被冠以“智能”二字的電網到底是什么?記者從電力部門了解到,所謂智能電網,是以物理電網為基礎,將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電網。它以充分滿足用戶對電力的需求和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為目的。
建設智能電網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戰略目標。2013年國網上海電力啟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以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利用為特征的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在崇明全面開展智能電網示范建設工作。
上海選址崇明作為智能電網的“試驗田”,既與崇明生態島堅持探索低碳、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定位相符,更為重要的是,崇明是綠色能源的“聚寶盆”,具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生物智能、潮汐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是建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理想場所。
據介紹,崇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將構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三層能源架構。第一層面,在大電網層面打造海島綠色能源送出基地,接入大型海上、陸上風電和大型燃機電廠,通過“風燃打捆”技術,將難調難控難以使用的綠色清潔能源實現100%利用。第二層面,在配電網層面建設智能配電系統,接入風、光、生物質、垃圾發電和大型儲能等分布式電源,實現分布式電源的友好接入和在崇明的就地消納。第三層,在用戶層面構建靈活可靠的智能用電系統,接入適用于崇明工業、商業、生態農業、現代城鎮家庭等有特色的高度自治微網和一批互動客戶,建設環島電動汽車供能體系,實現分布式能源與客戶的友好互動。
目前,崇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除了“用戶互動”項目的開展,鈉硫儲能電站、配網自動化、大型風電場儲能接入、信息系統集成平臺接入等示范項目也已完成建設。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23兆瓦,占最高負荷比重的64.8%。
自2015年7月前衛風電場二期工程及北堡風電場落成投入運行后,本縣清潔能源上網電量大幅增長。據統計,2015年崇明本島全社會用電量為15.1億千瓦時,清潔能源上網電量達1.92億千瓦時,占本島用電總量的近13%。未來,隨著更多綠色能源的入“網”,智能電網將全面支撐起崇明低碳化國際生態島的建設,也使崇明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綠色能源使用示范基地。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