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聯網:從中國倡議走向世界行動
3月28日~29日,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在京召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主席詹姆斯˙杰弗里斯,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等嘉賓在大會上作了主題演講和發言。與會嘉賓對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倡議提出兩年多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取得重要突破,呼吁有關各方深化合作共識、推動項目落地,共同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
推動全球創新加快電氣與電子工程領域發展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主席詹姆斯˙杰弗里斯
我代表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我們在全世界有42萬名會員,來自190多個國家,還有46個技術協會和專業委員會,主要圍繞技術建立起來,其中電力技術委員會,包括電子等各方面的技術,還有11.7萬名學生會員,通過他們可以了解電子電氣工程未來的發展。
IEEE有很多出版物,有期刊、雜志和其他的文件文獻等400多萬本,內容涵蓋電子電氣技術領域的各方面。目前,IEEE已出臺1300多個現行標準、500多個正在開發標準。除技術方面的工作,IEEE還積極參與全球公共政策制定,代表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團體發出聲音,確??萍紕撔芦@得政策支持。我們通過全球人道主義委員會,推動區域性項目通過理事會資金劃撥和資助,支持居住在遙遠地區的需求,通過大量工作,用技術、各方面的努力促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IEEE現有17個技術委員會和3個協調委員會,在1300多個現行標準中,有超過45%的標準專注于電力能源領域,我們對電力和能源領域標準化工作非常重視。要想實現全球范圍的成功,要確保符合公眾利益的技術政策,要與世界各國和各個市場進行協調,因地制宜地開展相關活動和項目,IEEE重要的工作是在技術方面發揮顧問作用,促成有利于變革和創新的政策出臺。
IEEE與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的合作有三個要素。第一,要有強大的技術,技術成果能夠有效地跨國界實施,合作組織要積極參與IEEE各方面的匯集和活動。
第二,標準。要想讓互操作性成為現實必須基于標準,IEEE與國家電網公司將在推動相關標準的互操作性方面進行密切合作。
第三,公共政策。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必須要聽到我們的聲音,在進行政策考慮時能夠展望未來。
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綠色發展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
實現清潔發展保護生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是治本之策,其中煤炭減量化、潔凈化,天然氣擴大開發應用是兩項重要措施。據統計,中國北方農戶燒煤取暖約為6000余萬戶,年燒煤超過兩億噸,而且多為劣質煤,散燒煤未經充分燃燒,污染程度相當于工業鍋爐燒煤的10倍,在實施煤炭高效清潔利用中,尤其要對散燒煤徹底治理。
華北地區是我國霧霾最嚴重的地區,多年來治理取得了成效,但沒有得到根治。2017年以來,環京津地區和晉冀魯豫26個地級市,在環保部的組織協調下,以治理散燒煤為重點,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每個城市要完成5萬~10萬戶治理改造,減少大氣污染排放15%,政府給予補貼。2017年入冬以前,京津冀煤改氣完成145萬戶,通過改進完善綜合治理,華北地區的霧霾有望出現消退。
加快天然氣開發利用,擴大國內國際互聯互通。中國天然氣資源豐富,其中油田系常規天然氣資源儲量52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儲量25萬億立方米,煤層氣儲量37萬億立方米,南海北部地區可燃冰儲量186億噸油氣當量。
我國連續14年探明新增天然氣地質儲量每年都超過5000億立方米,2017年探明儲量為80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14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需求量24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6.8%。預計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將達2450億立方米,需求量將增至3800億立方米。
目前,我國天然氣管網主要干線為西氣東輸、陜西到北京、四川東輸等,以及比較完善的區域性天然氣管網,進口管道有中亞、中俄、中緬等天然氣管道,與國際互聯互通,天然氣輸送能力一年近4000億立方米,還有地方儲氣庫25座,庫容400億立方米,調峰能力117億立方米。
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陸續建成中俄東線、西氣東輸第三條線、陜西—北京第四條線,增加地下儲氣庫,屆時全國天然氣管道達10.4萬公里,年輸氣能力達4800億立方米。
優化電網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網能力
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電網管理局主席哈里發
2005年~2015年海合會(GCC)電網實現互聯,在此基礎上,我們希望拓展到海合會基礎之外。項目一期投資15億美元,將科威特—阿曼電網連為一體,6個國家超級電路圖。目前,第三階段的互聯工作已準備就緒。GCC國家間的電力交換,給我們帶來遠超降低電力儲備成本節約的效益。
有了電力交易市場,發電企業可進一步優化調整設備運行狀態,有效節約燃料成本,使停電現象得到根本解決。GCC國家間開展電力交易,每年可節約21億美元,主要來源于減少燃料使用、降低運營維護成本,得益于GCC國家間實現電網互聯。
GCC國家靠近赤道,太陽能資源豐富,陸地面積廣闊,海上風電開發潛力大,每個成員國都明確了發展目標。
放眼全球電網,我們希望能夠參與到國際大電網委員會中,特別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中國倡議構想,希望這6個國家在全球能源互聯網愿景實現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運行和規劃階段,實現實施電網優化與協調,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網能力。
GCC通過重要電力走廊,實現與世界上其他技術的互聯。中東座落在歐亞非三大走廊的重要位置上,我們能夠把非洲的水電輸送到地區負荷中心,然后再進一步向亞洲其他地區輸送。目前,GCC已與有關各方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包括向伊拉克輸電,進一步把電網向遠處延伸,確保各國之間互聯互通。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政策與項目司司長加里˙劉易斯
在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PPM值是280PPM,這是工業文明到來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30年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350PPM,目前已達到406PPM。據科學家預測,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450PPM時,對于人類來說就是游戲的終結。全球變暖會帶來一系列災難性后果,我們尚未通過自己的行動來遏制變暖的趨勢。有史以來有記錄的17個最熱的年份有16個發生在本世紀。本世紀剛過去不到四分之一,整個地球發熱,我們聽到的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比如北極南極冰融化、俄羅斯和加拿大北部冰源融化、海水溫度上升,使海水吸納二氧化碳能力也在下降,所有的一切都在失控,氣候變得越熱,氣溫增加速度越快。全世界做出這樣的結論——對升溫幅度的容忍值再增加2攝氏度。如果地球升溫幅度超過2攝氏度會怎樣呢?今天的情況是海平面上升,這是來自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得出的結論,告訴我們一旦海平面上升,全球溫度再變暖2~4攝氏度,將有多少陸地面積會被淹沒,地球溫度每增加1攝氏度,理論上糧食將減產10%,這已經影響到非洲及南亞部分國家。
我們希望通過清潔能源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每個小時我們獲取的太陽能能夠滿足全年的電力需求,問題是如何把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中國水電發達,全世界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實現指數級上升,即使在偏遠地區也有太陽能、風能的發電能力可滿足當今世界電力需求的40倍以上。
今天,劉振亞主席講了“九橫九縱”的輸電網絡,中國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實現單位GDP碳強度減半,并且將排放分值總能耗降低15%等一系列強有力目標。我們需要各國在自主減排方面做出承諾,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投資回報率更高,大力發展清潔綠色能源。
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落地實踐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寇偉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對構建能源互聯網提出迫切的要求。當今時代以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為突出標志的新一輪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在國家政策引導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在這一輪能源革命中積極主動作為,取得顯著成效。隨著能源革命深入推進,電網作為輸送和傳輸利用的樞紐,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積極的應對。
從能源生產側來看,挑戰來自中國規劃建設的大型水電、陸上風電等發電基地主要分布在離東部負荷中心一千到四千公里的西北部地區,需要進行遠距離的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具有間歇波動性的特點,大規模并網給電力系統平衡調節和電量消納帶來巨大挑戰。
從能源消費側來看,挑戰來自電動汽車、電采暖等各種新型用能設備廣泛接入,對提高配電網技術標準和智能控制水平提出了許多現實要求;分布式電源快速發展,使配電網成為有源網絡,顯著加大系統運行控制的復雜性,必須持續推進電網技術升級和跨業發展,構建以堅強智能電網
責任編輯:滄海一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