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意味交易方式更加多元 售電風險誰來擔?
2008年,美國學者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聯網概念,不過彼時并未在我國能源界激起多少漣漪。隨著我國能源革命的提出與推進,能源互聯網一躍成為社會熱門話題,政府部門也制定了《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大綱》。毫無疑問,
2008年,美國學者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聯網”概念,不過彼時并未在我國能源界激起多少漣漪。隨著我國能源革命的提出與推進,能源互聯網一躍成為社會熱門話題,政府部門也制定了《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大綱》。毫無疑問,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將給能源行業帶來許多契機,但其背后隱匿的風險也應予以正視及理性應對。
今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全球能源互聯網已成為引領全球發展的重要議題,不僅對能源發展具有革命性意義,而且有助于塑造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格局。
不過,筆者認為,面對新的變革和潮流,我們需要冷靜下來,思考其中可能帶來的一些問題。

延伸閱讀:
從“一帶一路”戰略倡議 看全球能源互聯網
能源融合互聯網——
本末有序 以道馭術
能源是根本,是道;互聯網只是手段,是術。兩者結合的本質是互聯網與能源的融合與創新,目的是為了解決當前能源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實現能源革命的目標,即高效、低碳、安全及可持續。能源互聯網的重心應是解決當前能源行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將能源簡單地互聯網化。
能源互聯網對能源高效、低碳轉型具有十分顯著的推動作用。首先,通過互聯網對能源全產業鏈的重塑和高度智能化管理,能夠解決分布式能源大規模并網的問題,不斷優化能源供給結構,促進能源需求側管理。其次,能源互聯網可有效解決能源分布和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最大限度實現供需均衡;還能把能源消費者和生產者融合在一起,個人既是能源生產者又是能源消費者,實現產消一體。再次,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之前的體制障礙將逐步消除。能源互聯網可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儲能技術等,提高清潔能源的比例,推動未來能源應用從高碳向低碳轉變。
相較之下,能源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能否保障能源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則有待商榷。電力、油氣的發展對中游管網依賴程度高,安全、可持續利用要求極高。盡管當前我國能源體制存在不少問題,但在保障能源的安全、可持續利用上,既有體制的作用及已取得的成就絕不輸世界發達國家。而能源互聯網意味著能源市場供應主體大量增加,交易方式更加多元,政府監管的難度也將隨之加大。例如,“售電市場放開”是我國能源革命的重要內容;當售電側放開后,如果一家售電公司經營不善倒閉或者跑路,誰來兜底?另外,可再生能源供應持續、穩定性差,如何將之轉化為穩定性強、波動不大的能源,也是一大問題。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