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戰爭:敘利亞沖突背后的能源邏輯第一節
本刊記者 周慧之
天然氣管網的規劃與進展,往往是地緣關系的投射。過境國(或中轉地)向來是各股勢力爭奪的焦點,一旦出現內部混亂,就會給予外部力量以可乘之機,敘利亞正是一個典型例子。與中東相比,亞洲同樣有著復雜的局勢,半島問題、臺海問題、南海問題……這一切難以繞開的國家正是中國,而中國恰恰是一個處于天然氣消費上升期的市場。
遭到美英法聯合打擊后的第二天,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al-Asad)穿著筆挺的西裝、打著領帶,在總統府會見了俄羅斯代表團。
更確切地說,這是兩個盟友在“戰后”第一時間的會談。阿薩德稱贊俄羅斯的武器優于西方,并表示美國主導的對敘利亞的圖謀失敗了。
阿薩德家族被認為是美劇《暴君》(Tyrant)的原型,這部反恐劇在2014推出,刻畫了一個虛擬的中東獨裁家族的故事。接下來,敘利亞戰后基礎設施的重建將花上10到15年的時間,預計耗資400億美元以上。但阿薩德對于西方公司重回當地能源領域并不抱期待,“我們想要俄羅斯公司在這里工作,希望他們可以快速進入市場。”
7年前,阿薩德對俄羅斯伙伴的能源事業同樣給予了堅定支持,反過來也加劇了敘利亞與歐美及其同一陣營的其他中東國家間的矛盾。
敘利亞是波斯灣通往歐洲大陸的天然氣管道的核心樞紐。在接連面對卡塔爾和伊朗兩個氣源國需要途經本地前往歐洲市場時,阿薩德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理由是,“保護盟友俄羅斯的利益,這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
根據維基解密的說法,阿薩德對卡塔爾建設跨境管道的拒絕,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開始資助敘利亞反對派組織的導火索。從2011年初爆發內戰至今,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基地組織IS的戰火從未停息。
伊朗是俄羅斯重要的軍事盟友,因核武器問題多次受到制裁,而美國在卡塔爾部署了軍事戰略基地。更為重要的背景是,歐盟在經歷2009年俄烏斗氣爭端后,正力圖開辟新的天然氣通道以逐漸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來自卡塔爾的氣源正是新增渠道。
盡可能牽制莫斯科與布魯塞爾之間的供需臍帶,正是華盛頓的利益所在。而大馬士革對伊朗通道的選擇,實際上能與俄羅斯起到協同效果。這就猶如撞上槍口,阻礙了這種微妙牽制的執行效果。
彼時內戰不斷的敘利亞,恰為外部勢力的登堂入室并制造內亂提供了溫床。
不過,特朗普政府近年多次表示將收縮對中東戰線的軍事支出。這或許將帶來一些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于,伴隨美國“能源獨立”計劃的夢想成真,原油市場開始變得割裂,形成從全球市場向幾大區域市場演變的格局。如同貿易保護主義對于全球市場流通的撕裂。
相比之下,天然氣卻開始突破陸上管道的區域市場限制。LNG憑借海運的流動性,為天然氣資源在全球更大范圍內的流通提供了條件。如今,亞洲市場已經是最為關鍵的天然氣消費量增長級。
中東之后,亞太天然氣市場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戰場”?
“四海”戰略
敘利亞本身并不出產豐富的油氣,卻是中東資源通往歐洲市場的要道。這使得敘利亞話語權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為其引來了麻煩和重重危機。
阿薩德非常清楚這一點。為此,他提出了“四海”戰略(“FourSeas”strategy),意在號召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與伊朗團結一致,作為連接地中海、里海、黑海和波斯灣的全球貿易和能源樞紐。這一戰略聯盟,也旨在將中東幾個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推向區域領導者的角色。
2009年5月,阿薩德在土耳其第二大城市安卡拉,與時任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AbdullahGul)舉行了聯合新聞發布會,首次宣布了這一雄心勃勃的戰略,“一旦我們連接這四片海域,我們將成為全球投資、交通以及更多領域的必經交叉路口(CompulsoryIntersection)。”
這與土耳其的愿景不謀而合,即成為中亞、中東與歐洲之間的能源紐帶。土耳其與敘利亞在版圖上接壤,且均為連接四海(湖)域最為關鍵的兩個要道。不過與土耳其的國土面積相比,敘利亞的面積小得多。但在實現彼此的能源戰略上,雙方亦相互需要。
“阿薩德戰略的核心,是敘利亞與土耳其的經濟關系,通過連接這個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可以擴展其能源管道網絡。”一位來自華盛頓政治和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表示,“土耳其占據了一個關鍵層面。”
直到2011年春季之前,土耳其和敘利亞都在推動整合區域內的天然氣管網,其中包括與阿拉伯天然氣管道(AGP)互聯。根據公開信息,AGP是阿拉伯國家在能源領域合作的最大項目,是推動阿拉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部分,也標志著埃及天然氣出口的開始。
阿拉伯天然氣管道前兩期項目連接了埃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四個國家,三期項目計劃穿越敘利亞邊界建設到土耳其。一旦建成敘利亞一土耳其的通道,將為阿拉伯天然氣管網與歐洲天然氣管網的對接創造條件。
2005年,埃及天然氣公司(ANPA)為AGP的三期工程準備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不過當時并未達成共識。
商討的步伐并未停止。2006年3月,以埃及天然氣出口歐洲為主題的會議在埃及舉行,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以及埃及的石油和能源部長聯合邀請了土耳其能源部長,共同參與商討AGP三期的實施方案,以及輸出歐洲的事宜,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能源部長也參與了這次會議。
2009年,也就是阿薩德在安卡拉提出“四海”戰略的這一年,土耳其同意將AGP從敘利亞邊界延長62公里至其境內,計劃于2011年完成。這讓AGP可以在土耳其中轉至更為廣闊的歐洲市場。此外,還推動了各自電網設施的互聯互通。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