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果
10月31日上午10時,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華網、國家能源局網站將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袁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
第六,能源行業效益整體向好,上下游盈利分化。
一是資源勘探開發環節效益明顯好轉。今年以來,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平均每噸612元,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每桶52.3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140元和10.4美元,上游行業經營效益明顯改善。前三季度,煤炭采選業實現利潤2262億元,同比增長7.2倍。油氣開采業由去年同期虧損392億元轉為盈利328億元。
二是加工轉換環節利潤增速有所回落。前三季度,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實現利潤1627億元,同比增長38.4%,而去年同期為增長2.6倍;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2593億元,同比下降23.7%,比去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
袁民:謝謝李福龍副司長。請李創軍副司長介紹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以及農村機井通電工程建設情況。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 李創軍: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高度關注。按照今天發布會的安排,我分兩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
一、可再生能源發展整體情況。
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整體發展形勢向好,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到三季度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3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達到3.39億千瓦、風電裝機達到1.5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20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423萬千瓦。前三季度,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6300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4300萬千瓦、風電970萬千瓦、水電820萬千瓦??稍偕茉葱略鲅b機約占全部電力新增裝機的67%左右,與今年上半年基本持平。目前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新增電力的主力,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顯。
二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在上半年工作基礎上,三季度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等進一步加大力度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利用,協調推進風電供暖工作,出臺《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保障產業有序發展。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17萬億千瓦時,約占規模以上全部發電量的25%,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量分別為8147億、2128億、857億和568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0.3%、26%、70%和25%;棄風、棄光率分別為12%和5.6%,同比分別下降了6.7個百分點和3.8個百分點,新疆、甘肅等重點地區棄風率分別下降了12.1個百分點和10.5個百分點;西南地區水能利用率同比提升約2個百分點,棄水電量同比減少35億千瓦時。
三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家能源局不斷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可再生能源布局優化和提質增效。近年來,可再生能源裝備技術、管理運行水平不斷提高,風電、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三季度以來,國家能源局啟動了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與有關部門共同發文進一步強化光伏“領跑者”技術要求;積極協調推進青海、張家口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基地規劃建設工作,以創新引領和科學管理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結構優化。新能源開發正在從資源集中地區向負荷集中地區推進,前三季度新增風電裝機中約一半位于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新能源集中與分散發展并舉的格局正逐漸形成,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發電超過三分之一。為進一步優化可再生能源發展,近期,我們將再組織實施一批光伏領跑者項目,同時正在組織各地編制光伏扶貧“十三五”計劃,擬于近期統籌各地情況后下達實施。
二、光伏發電發展情況
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市場規??焖贁U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430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2770萬千瓦,同比增加3%;分布式光伏1530萬千瓦,同比增長4倍。截至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20億千瓦,其中,光伏電站948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562萬千瓦。
從新增裝機布局看,由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更加明顯。華東地區新增裝機為1195萬千瓦,同比增加1.8倍,占全國的27.8%。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910萬千瓦,同比增長70%,占全國的21.2%。西北地區新增裝機為571萬千瓦,同比下降40%。分布式光伏發展繼續提速,上半年浙江、山東、安徽三省新增裝機均分別超過200萬千瓦,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的47.5%。
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8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全國棄光電量51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棄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肅,其中:新疆棄光電量22.9億千瓦時,棄光率22%,同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甘肅棄光電量14.1億千瓦時,棄光率21%,同比下降8.8個百分點。以上就是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及光伏發電發展情況。
下面,再向大家介紹一下農村機井通電工程建設情況。黨的十九大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證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是能源領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工作,是扎實推進電力普遍服務,縮小城鄉電力差距,使農村居民共享現代化電力服務的重要舉措。
農村機井通電是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國家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本次農村機井通電范圍主要是歷年來尚未通電的存量機井。201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意見》明確,到2017年底實現平原地區機井用電全覆蓋。此項工作列入2016年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國務院重點督辦工作。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3月,國家能源局、水利部、農業部發布了農村機井通電工程2016-2017年實施方案。國家能源局組織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抓緊實施,逐縣逐鄉逐村逐井開展摸排,落實到每一個機井的坐標、所有人等,逐井提出通電方案。截至今年9月,機井通電工程實施完畢,比國務院要求的期限提前3個月完成,體現了我們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
機井通電工程順利完成,為全國1595756個機井通了電,完成投資490億元,涉及全國17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061個縣的10688個鄉鎮,惠及1.5億畝農田。粗略估算,每年可以節約燃油約3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00萬噸,每年為農民農田灌溉節約支出約130億元。通電前,每畝地每次柴油灌溉一般需要3人工作3小時,通電后僅需1人工作1.5至2小時,估算每年僅此一項就可以解放農村勞動力約150萬人。農村機井通電工程順利完成,為糧食增產、發展經濟作物、解放農村生產力提供堅強保障。
結合本次機井通電的實踐,由國家能源局牽頭,會同水利部、農業部制定了今后機井通電的規定,以三部門名義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農村機井通電長效機制的通知,明確今后新增機井通電的標準、程序及相關要求,今后由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組織電網企業將農村機井通電納入年度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目標和任務,納入中央投資計劃,作為日常工作按年度組織實施。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指導督促電網企業進一步做好機井通電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更好地發揮電力支持農業生產的作用。謝謝大家!
袁民:謝謝李創軍副司長。請趙國宏副司長介紹12398能源監管熱線第三季度投訴舉報處理情況。
市場監管司副司長 趙國宏: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按照會議議程,我向大家介紹一下12398能源監管熱線第三季度投訴舉報處理情況。
為保護能源投資者、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維護能源市場秩序,國家能源局立足監管職責,緊貼民生需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公平公正、監管為民”的工作理念,積極暢通能源監管投訴舉報渠道,認真受理、處理投訴舉報事項,切實發揮了12398能源監管熱線的民生通道作用。特別是國慶節假期、黨的十九大期間,為確保12398熱線暢通和穩定運行,國家能源局提前對熱線系統進行了全面維護,組織12398熱線職場中心24小時人工值班,并安排專人對值守情況進行督查。同時,加強與相關能源企業的溝通聯系,制定了重大、緊急事項報告制度以及應急處置方案,及時處置了各類投訴事項,使12398熱線知民情、察民意、疏民怨、解民憂的重要渠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經過共同努力,國慶節假期、黨的十九大期間,沒有出現一起因處理不及時或者溝通不當引起的進一步投訴,沒有發生一起因處理不當導致的上訪事件。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國家能源局12398熱線2017年三季度投訴舉報受理及處理情況。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