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高速公路借能源互聯網有望快速拓展
2015年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國國家電網和德國電氣電子及通信技術學會共同主辦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在德國柏林召開。這是繼2015年11月份全球能源互聯網中美技術裝備研討會之后的第二次研討會。此次
劉振亞指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也為世界能源和電力技術創新、裝備制造提供了巨大空間和歷史機遇。希望參會各方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堅持開放創新、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務實合作,盡快在特高壓領域、智能電網領域、清潔能源領域、電網運行控制領域加強研究、集中攻關,力爭早日實現新突破,支撐和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倡議建立協同攻關機制、開展重點項目合作、加強優秀人才培養、搭建高水平合作平臺。
各國愿共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此次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國網冀北電力、南瑞集團、中國電科院、國網經研院、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國際能源署、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德國意昂電力公司、法國電力公司、西班牙阿本戈公司、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德國亥姆霍茲研究院、ABB公司、柏林工業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歐洲海洋能研究中心、沙漠太陽能行動計劃組織等方面的專家學者重點圍繞全球電網互聯、輸變電技術與裝備、智能電網與新能源等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德國電氣電子及通信技術學會董事長漢斯.海因斯.齊默爾博士指出,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為未來最大化和最有效開發利用全球可再生能源提供可行性方案,也為遠距離輸電找到了最佳方案。中國和歐盟的伙伴性合作將會進一步促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中國、世界和歐洲都是有利的。
盡管全球能源互聯網只是一個倡議,但是在歷史上很多倡議最終都變成了現實。20世紀90年代我們幾乎沒有人想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但是2015年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這一挑戰,需要時間和技術,但是這一倡議是能夠實現的。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指出,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開辟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創新碳減排道路、推動世界能源清潔轉型的新思路,已經在國際社會引起積極反響。近年來,中德兩國經貿合作和技術交流日益密切,在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方面達成了多項重大共識。加強全球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重大裝備領域的合作,將為深化中德兩國乃至中歐經貿往來和技術交流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為中德兩國能源轉型注入新的動力。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第一總經理貝諾.彭澤指出,隨著各國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區域性甚至全球性電網互聯的意義將越來越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經常出現出力波動,而國家間、地區間乃至洲際的電網互聯有助于電網保持穩定。中德在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方面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重要的是相互學習,交流經驗。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