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行業10%的人將下崗?罪魁是電動車
中國能否獨善其身?
千萬不要以為這份報告與中國毫無關聯,在圍繞“電氣化導致就業崗位縮水”的大討論中,話題仍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這個德國視為重要市場同時也是競爭對手的東方古國。
看起來,德國所擔憂的用人縮水情況,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似乎會好過一些。弗勞恩霍夫董事奧利弗·里德爾(Oliver Riedel)指出,雖然10%的縮減看起來并不那么嚴重,但對具體某一部分企業或者地區來說,可能要糟糕得多,“(從燃油車向電動車的)技術轉移可能導致就業崗位流出德國。”
最近五年來電動汽車各大市場保有量
這里有一個重要的背景,便是電池地位的提升。
按照彭博新能源財經上周發布的報告,2018年電動汽車將取代消費者電子成為最大的鋰電池消費領域。電池需求量也呈現爆發式態勢,將從2017年的44吉瓦時(GWh,即100萬千瓦時)猛增到2030年的1,500吉瓦時,因而對電池單元制造的投資需求也水漲船高。
倘若說,燃油車時代動力總成的研發和制造中心以德國為重,那么電動車時代動力的中心則轉向了亞洲。
寧德時代、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崛起,以及此前松下、LG、三星、GS湯淺等在電池制造的霸主地位,讓歐美電池產業相形見絀。這是由于電池產業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和技術密集相結合類別,不僅有技術門檻,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資金投入,亞洲尤其是中國在勞動力、工業體系、技術人才以及資本均有積累,歐美的領先反而使得這些發達國家醉心金融等高利潤業務,卻因為忽視而導致制造業空心化。
時至今日,歐美電池領域呈現出了兩頭大、中間空的特點:基礎研究還算領先,例如比利時Umicore的電池正極材料在全球領跑,美國Celgard是全球膈膜三強之一,比利時Solvay的粘結劑、瑞士Timcal和美國Cabot的導電劑都處于領先地位;整車廠電池包(pack)制造也有宏偉規劃,從特斯拉千兆工廠到戴姆勒大眾均著手打造35至100吉瓦時的巨型電池廠;但中間的電芯制造領域卻是頗為低迷。
歐洲只有法國能源公司道達爾集團(Total)旗下的帥福得(Saft)曾嘗試構建宏大的電芯產能,但最終未果;北美則有加拿大E-one Moli和美國A123,卻都和華人息息相關,A123也被萬向收購后更名B456。
由是看來,電氣化帶來的產業重心轉移對中國較為有利,與此相關的就業崗位變化,似乎德國遭遇的困境也不太會在中國出現。但如果對“汽車電氣化與就業人數”進行深入研究,則不難發現其實中國也將面臨程度不同的類似問題。
比亞迪2011至2017年的員工人數、營收和銷量變化數據,尤其以2013-2017年為重點,發現:1、在新能源業務的推動下,汽車業務營收增長很快,2017年比2013年高109.6%;2、員工總數有漲有跌,2017年比2013年提高26.0%。由此,可以簡單地得出“汽車和新能源業務增長速度遠高于就業崗位數量增長速度”的結論。
比亞迪2011-2017員工人數、銷量和營收
換而言之,當前專門投身燃油車的人才,未來會在行業切換到電動車之后發現自己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小。
而歐美方面,似乎也開始打算利用自己在電池基礎技術研發上面僅有的優勢。寶馬工會代表彼得·坎摩爾(Peter Cammerer)強調,德國汽車行業應該警醒于技術和經驗向中日韓競爭對手流失的現狀。他認為德國其實在電池單元研發方面仍處于領先地位,但卻將生產訂單大量給了其他國家的供應商,“我們應該將創新專利以售賣的方式交給中國人,而不是反過來給他們錢。”
看吧,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汽車行業崗位萎縮的壓力,已經有人在惦記我們的荷包了。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