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ker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里的固態電池到底靠譜不?
前幾天,國外媒體紛紛發布了一條消息,電動汽車品牌Fisker申請了一個固態鋰電池專利,最高續航800公里,充電只要1分鐘。大家沸騰起來,簡直一舉解決了續航和快充兩大難題。FOX電視臺還請Fisker本人上節目。Fiske
鋰離子電池的基本發展方向就是高能量密度:日本和中國計劃到2030年將動力電池電芯能量密度提升到500Wh/kg,而美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提高到350Wh/kg。不過特斯拉的21700電池就快實現這個目標了,大家普遍覺得三元鋰電池的潛力被挖的差不多,該尋找更優秀的電池方案了。
根據專業人士的判斷,固態電池是鋰電池往高能量密度發展的必然方向。
首先,從能量密度考慮,液體電解質電池極限不可能高于500Wh/kg,而全固態鋰電池當前能量密度約400Wh/kg,預估最大潛力值達900Wh/Kg。
其次安全性方面來說,固態電池由于電解質是固態,更加穩定,不像三元鋰電池安全性較差。
不過固態電池的缺點是充電慢,成本高。所以,Fisker這個充電效率如此驚人,又便宜,實在聽起來很誘人。
按他們模糊的話術,他們在材料和工藝制造方面都有極大的革新,但并不知道這個革新具體是指的什么。
這半年,固態電池的風頭越來越盛,豐田力挺固態電池,特斯拉則是三元鋰電池的代表。根據學界研究,固態鋰電池實則是鋰電池必然的進化方向。

未來鋰電池發展方向
下圖是全球主要固態電池開發企業分布。

目前,寶馬,豐田,現代,蘋果,博世等企業都在固態電池領域有布局。
Fisker的這個消息公布出來以后,業內的猜疑也是有的。畢竟是實驗數據,離工業應用還遠的很,專利也還在申報階段。也有人質疑說,一分鐘充電的前提是巨粗的電纜和超高的瞬時電流。Fisker之前押寶石墨烯電池的時候也是很敢講,最后還是打臉了。所以這次大家也禁不住要打個問號。
但是,固態電池也不是終極BOSS。奧迪說,還有太陽能動力電池呢。
原標題:Fisker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里的固態電池到底靠譜不?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