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研究新型鋰電池性能提高80%
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子刊《科學報道》刊發了復旦大學教授吳宇平課題組的一項研究成果。這項關于水溶液鋰電池體系的最新研究,可將鋰電池性能提高80%。電動汽車只需充電10秒即可行駛400公里,而且成本低廉,
課題組向記者展示了這種鋰電池體系。一片薄薄的金屬鋰,被特制的復合膜緊密包裹,將其置于pH值呈中性的水溶液中,與鋰離子電池中傳統的正極材料尖晶石錳酸鋰組裝,即可制成平均充電電壓為4.2V、放電電壓為4.0V的新型水鋰電,突破了水溶液的理論分解電壓1.23V。
復旦大學這項成果對發展新型的低成本、易大規模生產、安全環保的蓄電池體系提供了可能。據稱,新型的水鋰電采用水溶液作為電解質,阻燃性增強,使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燙發熱,安全性能高;用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制成復合膜,能將電池的能量損耗降到5%以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Kubernetes為什么會逐漸成為云計算的標準?
2018-01-18標準 -
云計算成朝陽產業,未來發展已成趨勢
-
2018關于云計算的五個預測:容器、AI、定制云
2018-01-18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