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半年報掃描:九成公司盈利難掩現金流吃緊
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8%,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行。消費增速連續低于10%甚至引起了市場關于消費是降級還是升級的討論。金融運行方面,M1、M2低位運行,M1增速甚至低于7%,債券違約使得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明顯降低。
又是一年中報季,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均已披露了上半年的財報。前述宏觀層面的變化亦反映在上市公司層面。比如“可選消費”回落;九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但是現金流趨緊。
今年上半年,煤鋼去產能繼續推進,兩個行業盈利改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房地產行業的存貨增加,顯示房企已悄然開始補庫存。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轉到基建補短板上,工程機械行業的景氣度還將持續。(楊志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李維)
導讀
“雖然大部分上市公司看上去收入、利潤沒有受到影響,但其實大部分收入是通過應收賬款等形式來確認。”在具有可比性的3239家上市公司中,有多達2437家的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同比出現增長,占比達75.24%。
伴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相繼披露,A股公司業績的整體輪廓也逐漸呈現在市場面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8月30日已披露中報的3300家上市公司財報后發現,超過9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盈利,其中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則超過2000家,占比達65.21%。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驟升、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等負面因素,但由于上市公司多是行業內的大中型企業,因此其業績也有較強的支撐性。
雖然大部分上市公司利潤表現較佳,但從現金狀況來看,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在上市公司的經營層面有所折射。記者統計發現,半數以上的上市公司凈現金流出現負增長。分析人士認為,部分上市公司上下游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而中小企業的資金緊張也將對上市公司現金流帶來連鎖沖擊。
盈利公司占比萎縮
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指標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仍然保持穩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在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半年報的3300家上市公司中,有2535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正增長,占比達76.82%;而實現盈利的多達2978家,占比達90.24%。
雖然盈利上市公司占比多達9成,但該比例仍然較去年同期的91.24%減少1個百分點。其原因在于部分公司在上半年加入“虧損陣營”。統計顯示,有17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速由正轉負。
部分剛剛由盈轉虧的上市公司虧損程度也較為明顯,例如寧波東力(002164.SZ)、堅瑞沃能(300116.SZ)、南京新白(600682.SH)、株治集團(600961.SH)和中弘股份(000979.SZ)5家公司的上半年虧損額更是超過10億元,其中寧波東力虧損額達31.47億元。
不過記者同時發現,另有142家公司則實現了扭虧為盈,其中包括華電國際(600027.SH)、重慶鋼鐵(601005.SH)、*ST新能(000720.SZ)等在內的22家公司扭虧為盈。
而對于不同行業來說,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也表現各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計算發現,若以申萬二級行業劃分,上半年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多達9個,分別是其他休閑服務、專業零售、農工業綜合、通信運營、其他輕工制造、鋼鐵、水泥制造、金屬非金屬新材料、稀有金屬。
相比之下,上半年行業利潤下滑超過30%及以上的行業達5個,分別是航運、畜禽養殖、其他交運設備、航空運輸、電源設備。
“利潤增長明顯的行業主要出現在上游領域,這與上半年部分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有關,相對應一些下游行業則受到了影響,導致其成本上升。”8月30日,北京一家中字頭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
應收賬款占比上升
九成以上上市公司的盈利答卷,并不能完全掩蓋當下經濟形勢給其財務狀況帶來的新變化,而最被市場關注的莫過于上市公司現金流情況。
“過去上市公司的經營預期很大一部分看歷史業績的持續增長能力,但在經濟下行周期下,要更多地看企業的現金能力。”北京一家中字頭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如果現金流維度出現不利因素,必然會對上市公司的經營帶來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在上述已披露中報的3300家公司中,有1767家公司的現金凈流量的同比增長率為負,占比達53.55%;而在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和比例尚為1558家和47.21%。
大部分公司凈現金流負增長的主因仍然來自于經營層面,統計顯示,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凈額出現負增長的上市公司數量達1698家,占比51.45%。
“不少中小企業的信用環境出現問題,賒賬現象、回款周期拉長時有發生,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供應商和客戶可能正是這些中小企業。”上海地區一位投行保代認為,“這些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直接體現在上市公司的財務上,雖然大部分公司看上去收入、利潤沒有受到影響,但其實大部分收入是通過應收賬款等形式來確認的。”
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驗證了這一邏輯。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在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半年末應收賬款且具有可比性的3239家上市公司中,有多達2437家的應收賬款同比出現增長,占比達75.24%。
此外,應收賬款在上市公司流動資產中的比重也在提高。
統計顯示,上述3239家可比公司的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重平均值為24.39%,較去年同期提升0.73個百分點;中位數值達23.03%,較去年同期提升0.71個百分點。
記者進一步計算發現,有不少于1792家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出現了上升,同時300家公司的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重上升幅度超過10個百分點。
其中,應收賬款比重提升超過10%的上市公司并非僅限于重資產行業,統計顯示,16家計算機應用企業、12家營銷傳播企業、8家文化傳媒企業以及7家互聯網傳媒企業也出現在上述300家公司中。
“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融資難度較往年更大,信用風險事件的暴露正在常態化,應收賬款的激增顯然會給上市公司形成潛在風險。一旦下游企業信用出問題,壞賬概率也就會增大。”前述投行人士坦言。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