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能源總體形勢分析及需求預測【圖】
一、中國能源總體形勢分析
1、煤炭行業產量、消費量分析
2017年1-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累計產量34.5萬噸,同比增加1.08億噸,同比增長3.2%1;其中1-11月份國有重點煤礦產量累計完成16.08億噸,同比增加9800萬噸,增長6.5%。從逐月產量來看,4-9月累計生產17.84億噸,比2016年同期增加1.5億噸、增長9.2%,這一時期是2017年煤炭產量凈增的集中期。我國煤炭消費在2014-2016年的3年連降后,2017年消費同比增加7000萬t左右,同比增長約1.9%,
2016-2017年我國煤炭逐月日均產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年以來我國煤炭消費量及增量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煤炭消費行業看,2017年1~11月,火力發電、粗鋼、10種有色金屬分別同比增長4.7%、5.7%和2.5%,分別比2016年增加2.2、4.6和1.2個百分點,表明電力、鋼鐵、有色行業對煤炭消費增長的支持作用。1~11月水泥和平板玻璃分別同比增長-0.2%和3.9%,分別比2016年下降2.9和1.0個百分點,顯示建材行業的煤炭消費低迷情況。盡管2017年煤炭消費受火力發電、粗鋼、有色等行業支持,但這些行業2017年同比增速較前些年有時高達兩位數的增速相比,仍處于相對較低增長水平,因此,從煤炭消費行業總體上看,煤炭消費增長的動力仍十分弱。
2、成品油行業發展現狀
2017年,我國石油市場發展出現眾多新態勢。汽油、柴油、煤油消費均呈現增長態勢,但汽油消費增速有所下滑;受國際油價低位震蕩影響,國內原油產量繼續下滑;在地方煉油企業需求驅動下,原油進口大幅增長,致使原油對外依存度再創新高;國內煉化產能繼續擴大,成品油凈出口持續增加。
成品油消費保持增長,汽柴煤消費均呈增長態勢。經濟形勢向好拉動成品油消費增長,2017年前11個月,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82億t,同比增長6.7%,增速繼續回升。其中,汽油消費增長有所放緩,主要是受替代能源發展、出行方式變化以及混合芳烴等燃料增長影響;在工業需求拉動下,柴油消費實現正增長;受益于航空市場增長,煤油消費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其他產品中,液化氣消費非常可觀,前10個月累計消費超過4400萬t,增速超過10%。
2016—2017年我國成品油逐月日均消費量和石油日均表觀消費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原油產量繼續下滑。受國際油價低位震蕩影響,2017年國內原油產量整體上仍呈下滑趨勢。2017年前11個月,原油產量1.75億t,同比下降3.2%。但值得指出的是,受年末國際油價震蕩上行驅動影響,國內產量已出現回升態勢。
2016—2017年我國國內原油逐月日均產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原油進口大幅增長,對外依存度增加。受原油進口資質放開影響,2017年前11個月原油進口大幅增長,進口量3.82億t,同比增加近4000萬t,增幅超過11%。受原油進口大幅增長影響,初步測算顯示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7%。
原油加工量較快增長,成品油凈出口持續增加。國內煉化產能仍在繼續增長,加之受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落地驅動,2017年前11個月,國內原油加工量達到5.14億t,同比增長7.7%;成品油產量3.17億t,增長7.3%。在國內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成品油出口繼續增長。前11個月,出口成品油4506萬t,同比增加超過300萬t,增長7.3%。其中,汽油出口933萬t,柴油出口1525萬t,煤油出口1150萬t。
2016—2017年我國逐月原油和石油凈進口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2017年我國原油加工和成品油產量及出口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際油價震蕩下行后出現反彈,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2017年一季度,國際油價基本延續了2016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限產帶來的漲勢,WTI、Brent油價分別在53美元/桶、55美元/桶左右窄幅震蕩;進入3月份后,供應增加導致供需基本面惡化,油價開始震蕩下行;8月份后,全球需求和供應齊增,需求略高,市場基本面開始轉向平衡,油價開始出現反彈。11月30日OPEC減產大會結束后,油價又呈現出盤整期并有小幅回落。進入12月后,受多個油田生產事故以及伊朗局勢影響,油價持續上漲,WTI油價突破60美元/桶。在Brent與WTI價差方面,8月份以前,價差基本在2~3美元/桶之間徘徊,其后WTI原油價格增幅受到了美國原油產量增加的打壓,價差擴大至7美元/桶左右。
國內成品油價格方面,隨著國際油價變化,2017年全年25個調價周期中,油價有11次上調,其余6次下調、8次未做調整。全年來看,汽油累計上漲435元/t,柴油累計上漲420元/t。
2017年國際油價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1-4月中國汽油產量為4629.9萬噸,同比增長7.2%;2017年1-12月中國汽油產量為13276.2萬噸,同比增長3.0%。
2014-2018年中國汽油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至2018年5月中旬,汽油(92#國Ⅴ)價格為7619.2元/噸,環比5月上旬價格上漲160.2元/噸,漲幅為2.1%;汽油(92#國Ⅴ)市場價格亦在此時達到目前為止最高值。1月上旬,汽油(92#國Ⅴ)價格呈現最低值,為6920元/噸,環比2017年12月下旬上漲81.9元/噸,漲幅為1.2%。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699.2元/噸。
2018年中國汽油(92#國Ⅴ)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至2018年5月中旬,汽油(95#國Ⅴ)價格為8119.3元/噸,環比5月上旬價格上漲132元/噸,漲幅為1.7%;汽油(95#國Ⅴ)市場價格亦在此時達到目前為止最高值。1月上旬,汽油(95#國Ⅴ)價格呈現最低值,為7320.6元/噸,環比2017年12月下旬上漲73元/噸,漲幅為1%。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798.7元/噸。
2018年中國汽油(95#國Ⅴ)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至2018年5月中旬,柴油價格為6712.4元/噸,環比5月上旬價格上漲281.9元/噸,漲幅為4.4%;柴油市場價格亦在此時達到目前為止本年度最高值。3月上旬,柴油價格呈現最低值,為6001.4元/噸,環比2月下旬下跌56.3元/噸,跌幅為0.9%。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711元/噸。
2018年中國柴油(0#國Ⅴ)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三、天然氣產量、消費量及價格走勢
在全國天然氣需求井噴式增長的刺激下,2017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增速一改連續3年下跌的頹勢,強勁上揚。2017年共生產天然氣1474.2億立方米,比2016年凈增116億立方米,增幅為8.5%。
2006-2017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入2017年后,在歐佩克原油限產協議的推動下,國際油價一直穩定在50~60美元/bbl,年末沖上60美元/bbl關口,年均價較2016年上漲約10美元/bbl。油價上行帶動國際天然氣市場價格(包括長協價和現貨價)上揚,也推升了2017年中國天然氣進口價格,2017年進口均價同比上漲13.9%。特別是從9月起,LNG現貨進口均價從5.63美元/MMb噸u陡升至12月的10.48美元/MMb噸u。
2015-2017年現貨LNG到岸價走勢圖(美元/MMb噸u)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國民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和“煤改氣”政策的引領下,2017年工業用氣、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和城市燃氣、交通運輸等用氣領域的天然氣需求無一例外全面回升,再現2013年之前的雙位數增長步幅。全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國內生產+進口-出口,不含儲存和損耗)達到2398.6億立方米,同比凈增量達到318億立方米,創歷年最高紀錄,增幅從2016年的8.1%升至15.3%,幾乎翻了一番。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也由上年6.2%增至約7.2%。
2006年以來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發展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除去向港澳地區的出口量,2017年中國天然氣凈進口量約924.4億立方米。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的對外依存度由上年的34.7%增至38.5%。同時,2017年的進口天然氣凈增量(202億立方米)占內陸天然氣供應凈增量(318億立方米)的63.5%。從2011年到2017年,短短的7年間,中國天然氣需求的進口依存度增長了80%。從中國天然氣供需前景看,對外依存度預期還將大幅增加。因此,有關各方應重視和關注中國天然氣供應安全并制定相關應對策略。
2007年以來中國天然氣進口量與對外依存度的發展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全社會電力消費增速回升
2017年,受經濟增速回升、電能替代步伐加快、夏季氣溫偏高等因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升。2017年1~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73萬億kWh,同比增長6.5%,比2016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
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基礎設施投資加大,傳統產業生產恢復,第二產業發展回暖,是帶動全社會電力消費增速回升的主要驅動力。2017年1~11月,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5%,比2016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貢獻達到60%。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9.7%。
隨著電能替代政策的不斷推進以及夏季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17年1~11月,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5%,比2016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21.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增長7.7%,比2016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6.3%。
2015—2017年我國全社會電力消費增速走勢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年以來我國分部門用電量增長貢獻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2017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3萬億kWh,增量預計超過3800億kWh,高于2016年。
2015—2017年我國全社會分月用電量趨勢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發電裝機規模穩步提升。2017年1~11月,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能力11286萬kW,比2016年同期多投產2729萬kW。除核電項目推遲投產、比2016年同期少投產503萬kW外,水電、火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分別比2016年同期多投產130萬kW、580萬kW、50萬kW和2472萬kW。國家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深入推進,有效抑制了煤電產能規模擴張,同期新增火電3925萬kW。至2017年8月我國全口徑發電裝機規模已突破17億kW。
2014年以來我國新增發電裝機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2017年能源政策回顧
1、礦業權制度改革加速推進,能源資源勘查開采體制有序放開
中國礦產資源的所有權性質以全民所有制為主,由國家代為行使各項權能。盡管很多礦產資源的轉讓已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而納入市場交易的軌道,但是,由于沿襲制度的慣性,仍有多種礦產資源的出讓采取的是登記制和協議方式,例如石油和天然氣。這種運作模式的結果是國家礦產資源權益得不到保證,公平競爭的礦業市場環境難以形成,出現“圈而不探”和“探而不采”等現象,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礦產資源的經濟價值不能得到較好體現,因此,推進中國礦產資源管理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自2016年底,國家先后出臺《關于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82號)、《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方案》(廳字〔2017〕12號)、《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國發〔2017〕29號)、《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17〕35號)、《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等政策,推進礦業權競爭出讓,提高占有成本,加快礦權流轉,促進礦權開發,調整優惠政策,倒逼技術進步,將礦山治理恢復的資金使用權交還企業,加強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礦業轉型和綠色發展。同時,政策著重調整了中央和地方在礦業權益上的分配關系。
在礦山環境治理恢復環節,將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調整為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強化環境治理。2017年11月,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財建〔2017〕638號)。建立基金制度后,企業可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確定的經費預算等自主使用,更為便利。在綠色礦山建設上,采取多種政策支持,包括用礦優先、用地保障、財稅傾斜獎勵、提供綠色信貸及融資等。
2、油氣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改革步伐加快
石油在目前的能源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無論是價格波動還是供給數量變化,都對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促進油氣資源高效利用一直是政策的核心目標。為向這一目標持續邁進,解決制約中國油氣行業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201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和市場化方向,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深化油氣勘查開采、進出口管理、管網運營、生產加工、產品定價體制改革和國有油氣企業改革,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和骨干油氣企業活力,提升資源接續保障能力、國際國內資源利用能力和市場風險防范能力、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優質油氣產品生產供應能力、油氣戰略安全保障供應能力、全產業鏈安全清潔運營能力。
3、深化電力市場建設,加快新能源發展
在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前,中國電力買賣實行“統購統銷”模式,計劃性強,競爭性不足,資源配置效率低,價格不能準確反映供需關系。2017年,北京和廣州兩地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的成立是中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建設邁出的關鍵一步。兩個交易中心負責跨區、跨省電力市場的建設和運營,既調劑余缺,又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標志著中國電力放開競爭性環節、實現市場化交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2017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通知》(發改運行〔2017〕294號),逐步縮減發電計劃和政府定價的覆蓋范圍,鼓勵無議價能力用戶以外的電力用戶參與市場交易,優先支持已實行市場交易電量,引導發電側規模與需求側相匹配;優先保障風電、太陽能、核電等新能源發電。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17〕1453號),爭取為市場提供反映成本和市場供需狀況的價格信號,這是新一輪電改啟動后電力市場建設的突破性進展,有助于加快輸配電市場發展,推進分布式新能源發電等市場建設,有利于隨機性大、波動性大的清潔能源(例如風能、光能)進入市場,從而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在清潔能源的生產和消納上,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32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認購體系,明確了“綠證”的核發認購規則,同時完善了風力發電的補貼機制。針對目前光伏發電建設成本高、競爭力缺乏的突出問題,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實施和2017年領跑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7〕54號),明確“十三五”期間領跑基地建設的目標是推動技術進步,促進成本下降,減少補貼依賴,實現2020年用電側平價上網。對于可行性高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地熱,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發改能源〔2017〕158號),提出了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的目標。
在利用方式上,鼓勵分布式發電就近利用清潔能源資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中國分布式發電已取得較大進展,但仍受到市場化程度低、公共服務滯后、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為加快推進分布式能源發展,2017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901號),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含個人)可通過配電網內就近符合交易條件的電力用戶進行電力交易,并以電網企業作為輸電服務方簽訂三方供用電合同。為提高分散式風能資源的利用效率,2017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7〕3號),提出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應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本地平衡、就近消納”的總體原則推進。生物質能供熱是綠色低碳清潔經濟的可再生能源供熱方式,是替代縣域及農村燃煤供熱的重要措施。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2123號),明確將生物質能供熱作為應對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加快生物質能供熱在區域民用供暖和中小型工業園區供熱中的應用,構建分布式綠色低碳清潔環保供熱體系。
4、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繼續深入,成本下降顯著
2017年是中國價格機制改革的攻堅年,能源領域仍是改革重點。2017年,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中國在天然氣管輸領域推出天然氣長輸管道成本監審等多項改革舉措。2017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加強配氣價格監管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7〕1171號),準許內部收益率不超過7%,充分體現了燃氣行業屬于公用事業的特點。在電力領域,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全面推進跨省跨區和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改革工作的通知》(發改辦價格〔2017〕1407號),要求加快華北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核定工作,于2017年10月底前完成華北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核定工作,華東、華中、東北、西北等區域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核定工作;加快核定新投產跨省跨區專項輸電工程輸電價格;組織開展新投產跨省跨區專項輸電工程輸電價格測算工作,逐項核定。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壟斷行業價格監管的意見》(發改價格規〔2017〕1554號),進一步要求按照“準確核定成本、科學確定利潤、嚴格進行監管”的思路,建立健全以“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的約束與激勵相結合的壟斷行業定價制度,重點抓好嚴格成本監審、健全定價機制、規范定價程序、推進信息公開、強化定價執行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圍繞輸配電、天然氣管道運輸等重點領域,加快建立健全成本監審辦法和價格形成機制。2017年,中國推進輸配電成本監審,全面完成全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核減成本比例達14.5%,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80億元,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提高到23%;完成首次天然氣跨省管道運輸成本監審,核減成本比例達16%,并降低非居民用氣價格每立方米0.1元,減輕企業用氣支出160億元;加強地方天然氣管輸價格監管,減輕企業用氣支出40億元。
5、化解產能過剩,能源投融資體制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受經濟增速放緩、能源領域供需形勢變化等因素影響,2017年中國煤炭、煤電、石油煉化等行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化解產能過剩繼續成為政策關注焦點。2017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的意見》(發改運行〔2017〕691號),提出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煤電行業去產能5000萬千瓦。截至2017年底,煤炭行業和煤電行業的去產能年度目標任務均已超額完成。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發改能源〔2017〕1404號),為煤電行業防范化解產能過剩風險、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停建和緩建煤電產能1.5億千瓦,淘汰落后產能0.2億千瓦以上;提出從嚴淘汰落后產能、清理整頓違規項目、嚴控新增產能規模、加快機組改造提升、規范自備電廠管理、保障電力安全供應6項主要任務。
能源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技術壁壘高,行業風險較大,融資困難,需要加快能源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資環境。2017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深化能源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能法改〔2017〕88號),提出充分激發社會資本參與能源投資的動力和活力,確定能源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同時提出實行能源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能源投資項目管理權力清單制度和能源投資項目管理責任清單制度。
三、2018年能源需求預測分析
1、電力消費預計高位回落
2017年因全國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以及工業經濟回暖的影響,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達到6%,2018年隨著氣溫逐步回歸正常,對電力需求的影響將明顯減弱;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經濟處于探底的過程中,2018年我國經濟或遭遇二次探底,二產增速將在6%左右的底部前行,用電增速難以快速提高。此外,2017年的高基數也將影響2018年的增速。綜合來看,預計2018年全年用電增速將保持在4%~5%范圍,增速要低于2017年。
2、煤炭消費增速大幅回落
由于電力需求增速有所放緩,加之水電恢復正常供應,核電及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替代能源繼續快速推進,煤電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預計發電用煤增速將大幅回落。與此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及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大,鋼鐵、建材及其他行業散煤消耗將持續減少,而現代煤化工用煤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綜合來看,預計2018年全年煤炭消費增速將大幅回落。
3、成品油消費平穩增長,汽煤柴油走勢依然分化
我國正步入“汽車進入家庭”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家庭計劃購買汽車,帶動汽油消費持續較快增長,但共享出行不斷替代汽車出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油消費,預計汽油消費總體仍將保持6%~8%的增速。2018年,受房地產投資下行、地方基建投資高速增長難以持續等因素影響,柴油消費增速將有所回落。但同時,工業經濟將保持6%的速度平穩增長,大宗商品生產和需求形勢基本穩定,繼續拉動交通運輸需求,加之國家對煉油行業監管的逐步升級,非標準油品有望逐步退出市場,柴油消費仍有增長的潛力。隨著航空物流業、旅游業等快速發展,我國航空運輸業依然處于高速發展期,煤油消費將以8%~10%增速穩定持續增長。綜合來看,2018年全年成品油消費將繼續保持中低速平穩增長。
4、天然氣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2018年,國家將持續推進環保政策,加強環保監管,各地仍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將推動用氣需求增長,主要增量仍然會來自居民、供熱及交通運輸用氣。工業燃料用氣依然受制于經濟探底形勢,而燃氣發電受氣溫回歸正常以及發電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短期依舊難以大幅改觀。預計2018年全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6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5%左右。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