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強國看浙江之二丨鑄網架線,挺起之江大地脊梁
鑄網架線 挺起之江大地脊梁
有些細節
能折射一個企業的底色
東海之濱的咸濕海風刮過,電站巡檢員正在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輸電科技示范工程定海換流站內進行例行檢查。這里不僅是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更是先進電網技術的“煉丹爐”。一條條堅強智能電網糅合了自然資源和科技力量,將“中國智慧”與原始自然完美結合,為之江大地的每個角落燃起光亮、帶來繁榮。正如定海換流站墻上那8個綠字——“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杭州濱江新區創新熱潮涌動,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的青年創客們聚集在“互聯網+智慧能源”雙創示范基地,致力于“大云物移智”新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以更便捷、更高效、更綠色的綜合能源服務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小時代”與他們無關,這些年輕人,注定是一個大時代的執劍人。
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初心之愿
——“人民電業為人民”
這兩句話,早已在國家電網人身上內化于心,而外成于行。習近平總書記“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在召喚,以人民為中心的擔當在鞭策,國網浙江電力主動求新,奮勇求變,實現了從“趕超”到“引領”的大跨越。
01 網架“硬件”強
堅守與博弈奠定突圍基石
舟山西堠門海峽一色澄碧,遠處的浙江電力建設者們正在組立舟山500千伏線路工程380米高的世界第一高輸電塔,人群如蟻,吊車轟響,不見嘈雜凌亂,沒有塵土飛揚,電網設備材料有條不紊地被運至現場。
220米高空作業平臺上,電力工人段溢劍在確認擰緊螺母之后,在螺母與螺栓之間筆直地劃上兩道力矩標示線,并且蓋上一個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這個紅色的標簽將永久地印在鐵塔上。一個印章代表著一個浙江電網建設者的責任,就是質量強國。
在電網工程的建設中,往往細致的導線纏繞、極具力量和耐心的螺栓固定等基礎工序,都需要人工來完成。這些工人的雙手,代替著機器無法實現的精細,一種被稱為“緘默知識”的競爭秘訣,就靜靜地潛伏在他們忙碌的手上。
“往往說創新是科學家的事,老百姓普遍認為只有搞原子彈、搞飛船這些才是技術創新,我覺得我們工人在實際操作當中,把高科技含量工程建造出來也是創新,而且是非常不容易的創新。”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的浙江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彭立新告訴記者。
對于電網工程來說,僅僅學習到精益建設還遠遠不夠,總有一些核心技術必須依賴自己去探索。國網浙江電力的探索從不缺少只爭朝夕的緊迫,也不缺少攻堅克難的勇氣?;A研究和前沿技術的原始創新,是浙江電網裝備前行的根基和源泉。
作為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舟山五端柔直工程裝備和技術的自主化程度高,其中換流閥及閥冷系統、連接變壓器、電控、海纜等核心設備100%國產化。投運4年來,不僅大大提升海島電網供電可靠性,而且實現了更好地容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接入。
然而,浙江電力人并不滿足于此,他們潛心攻關、不斷尋求升級優化。
“作為業主單位,我們用整個工程任務來帶動技術創新。一年多前,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個200千伏高壓直流斷路器成功應用于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在3毫秒內斷開高達15千安故障電流,速度比人類眨眼瞬間還要快100倍。”一整個下午,國網舟山供電公司柔直運檢室副主任許琤不厭其煩地為記者講述該技術的原理。“雖然相當于多裝了幾個開關,但是這些開關的技術含量特別高,世界第一。”他一臉自豪說。
時間是標注前進步伐的刻度。裝上了“自主創新”這一引擎,電網裝備技術已推動浙江電網建設向著未來走出多遠?
浙江于全國率先建設省級能源互聯網,率先形成“兩交兩直”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電網,率先建立三級電網設施空間布局規劃體系,在杭州、寧波、紹興等城市核心區建成一流現代配電網,用戶故障停電時間由52分鐘減至5分鐘……不勝枚舉的一個個成就亮點載入浙江電力發展大詞典。
“這就如同糧食一樣,不能依靠別人,端自己的飯碗才會更加香甜。”國網浙江電力海洋輸電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新龍說話很實在。隨著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浙江電網人靠實力贏得了尊重和信任,實現了電網科技領域“浙江創造”和“浙江引領”。
02 科技“軟件”強
探索與創新鑄就突破砝碼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我們基層一線員工,你解決了實際工作中的每一個小問題,其實就是一種創新。”鏡頭里的黃金娟從容淡定地講述著自己對創新的理解。
4月30日
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的系列專題片《大國工匠》中,來自國網浙江電力的54歲普通女工黃金娟作為五位大國工匠之一,向全國人民展示了她在電能計量領域的堅守與創新。
黃金娟深耕專業領域30余年,帶領團隊研制出國內首套電能表智能化檢定系統,使電能表的檢定能效由人均80只/日提升至4700只/日,整體效率提升了58倍。黃金娟也成為首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女工。
創新的基因深植于國網浙江電力的血液,一批批重大科技項目在浙江得以攻克。2017年,國家863課題“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電網關鍵技術”完成各子項研究任務,上虞交直流混合微電網示范工程正式投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配電柔性多狀態開關技術、裝備及示范應用”正式啟動,并完成針對江東新城智能直流配網工程的仿真建模、控制保護及測控等關鍵技術研究;“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工程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即將在舟山下海敷設;“浙江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
探索助燃夢想,創新驅動未來。如果說老一輩浙電人堅守開拓,突破了一個又一個尖端課題;那么伴隨著浙江“強起來”的“電力強省一代”奮進雄起,與時俱進,探索出一項又一項自主創新技術。
每天8時,數輛班車從杭州市各個方向駛入濱江高新產業園區的國網浙江電力“互聯網+智慧能源”雙創示范基地。
時間,對于在這里潛心攻關的青年創客們而言,是最寶貴的。他們在這里開展“互聯網+智慧能源”創新戰略前瞻研究、創新商業模式研究等,為各類創新項目提供從前期需求到成果培育、商業運作全過程全產業鏈的服務與支持。
電力技術創新的天平
因這個嶄新的砝碼
逐漸向浙江傾斜
時光拓印前行的足跡,先期入駐雙創示范基地的智能運檢創新團隊的創新成果已被定格在聚光燈下——通過無人機、地面控制站、任務設備和全真可視化虛擬飛行控制系統組成的無人機特高壓智能巡檢系統,一個起飛降落架次就能巡檢30基鐵塔,用時僅50分鐘,且整個巡檢過程完全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在輸電線路巡檢上的應用,徹底改變了當前輸電線路工人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人工巡檢模式……
如今,青年創客們又聚集在這里并肩而戰,他們正在試點開發“網上國網”項目,努力去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能源服務體系。
今年初,國網浙江電力發布的“掌上電力4.0”“電魔方”“能量豆”“臻享+”4款服務新品,就是這些青年創客們在“互聯網+電力營銷”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其中,掌上電力是國網浙江電力服務業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要技術“倚仗”。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新一代面壁者不回避“山外”的世界,他們成長于浙江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和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他們更注重用戶體驗,更看重自我價值實現,他們的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實現了同頻共振,相互成就。
企業亦如人,周身總有一樣東西,讓它的存在貴如珍寶。而創新,恰好足以秤出一個企業靈魂的重量。踏上新征程,浙江電力人勇于超越、銳意創新的腳步不會停歇。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