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集體殺入能源賽道,什么信號?華為挖煤,百度開礦,騰訊阿里發電
如果要給2022年選一個經濟關鍵詞,我一定會選“能源”。
當經濟降速、疫情沖擊,無數行業萎靡的時候,只有能源行業賺得盆滿缽滿。今年上半年,中國煤炭行業實現利潤4434.8億,同比暴漲174.7%。
石油行業實現利潤2850.2億,也同比增長26.4%。
如果你留意觀察中國經濟的新動向,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場景:
騰訊、華為、百度、阿里、京東等互聯網科技公司,正在集體殺入能源領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數以萬計的數字人才蜂擁而上,把云計算、大數據、AI、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帶到深井、煤礦、油田、礦山……
一條全新的萬億賽道——能源數字化,正在浮出水面,將極大改寫中國的數字經濟格局。
小時候父母告訴我,不好好學習,長大就要去挖煤。
現在我才發現,學習不好的人,可能連挖煤的資格都沒有。
今天如果你去參觀山西太原的華為煤礦軍團總部,接待你的很可能是年薪百萬的計算機博士。
2021年8月,任正非在華為一次內部會議上講到:“有幾個天才少年加入了華為煤礦軍團,反向使用5G,使井下信息更高清、更全面。”
所謂“天才少年”,是華為公司每年從各大高校精挑細選的優秀畢業生,大部分都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年薪90萬-200萬。
讓他們去“挖煤”,是不是“殺雞用牛刀”呢?
其實,現代大型煤礦早就不是電影《盲井》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黑煤窯”了,里面縱橫交錯,就跟地下兵工廠一樣,到處都是高端設備和技術工人。
就拿中國第一個2億噸煤炭生產基地——國能神東來說,你知道里面的設備有多么“高大上”嗎?
1370多家主要設備供應商,10萬臺各類設備、10余類操作系統、500多種需要適配對接的通信協議。這些設備裝置,具有不同的操作系統,造成數據共享難、信息互通難,生產作業智能聯動更困難。
這就好比把不同國家的專家召集起來開會,語言都不相通,雞同鴨講,亂七八糟,就拉低了整體效率。另外,這些千奇百怪的設備堆在那里,也增加了煤礦的安全隱患。
最好的破解辦法,是讓所有的機械設備學會說一門“共同語言”,再由工業互聯網平臺負責統一指揮和調度。
華為干的就是這個事兒。
2021年5月,國能神東與華為煤礦軍團成立了智慧煤礦聯合創新項目組。華為總部投入研發人員200多人,合作廠家投入160多人,進行技術攻關。
4個月后,華為終于在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專門為采礦業服務的物聯網操作系統——礦鴻操作系統。
這套系統,就是為大大小小的智能終端設備提供統一的操作語言,實現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間的互通與協同。就好比秦國統一天下,讓國能神東煤炭基地從“列國紛爭”跨入“大一統”時代。
隨著礦山行業的智能化,礦山工人穿西裝、打領帶采礦的未來,已經不遠了。
華為在智能化挖煤,百度則在用無人駕駛技術開礦。
2021年,百度在內蒙古投放了8臺阿波羅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實現24小時全天候無人化作業,經受住了富水露天礦山、坑洼泥濘道路、風雪雨霧、嚴寒低溫等惡劣礦山環境考驗。
這些場景的工作,不管是采煤、洗煤,還是運煤、賣煤,都是又苦又臟又累,工資跟跑滴滴、送外賣差不多,還要忍受荒涼寂寞,年輕人不愿意干。
而阿波羅無人礦卡的運輸效率超過人工運作效率30%,單車運營成本節省超百萬元,同時釋放了更多產能。
從長遠趨勢來看,年輕勞動力的總供應量也越來越少。
從2016年到2021年,中國的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少,下降幅度非常驚人,接近腰斬。那就意味著20年后,中國的體力工作者將出現巨大的缺口。
這也倒逼采礦業和制造業,不斷提升自動化和數字化水平,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來釋放人力操作。
“能源數字化”對中國能源工業來說,是一道必答題。
華為、百度早已在智能化和無人駕駛深耕多年,我覺得更加“六六六”的操作,還得看騰訊和阿里。
在電力系統的“能源數字化”方面,這兩大互聯網巨頭已經深入無人區。
傳統的電力系統,由于“發電-輸電-配電-儲電-用電”節點難以協同,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整個系統無法同時滿足長期供給(可持續)、清潔化(綠色性)、低價維持(可負擔性)三個條件。
如果能打破“不可能三角”,就可以讓所有人都用上便宜的綠電。
破局的方式,還是靠數字化技術,實現全鏈路的智能化協同。我舉兩個例子,讓你更直觀地感受一下。
第一個案例,是騰訊和華能集團的強強聯手。
華能集團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風力發電行業的主力軍。去年它在吉林白城接下了一個任務——1年之內完成什花道風電項目的建設。
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項目施工地域近6萬㎡,包括了59個機位,需要多點施工、循環施工。且施工地域為野外,沒有常規道路,定位困難。巡檢過程中,工人50%-60%的時間浪費在路上。華能的管理團隊僅有十來個人,管理難度極大。
2021年11月初,項目建設進入沖刺階段,不巧的是又碰到了雨雪冰凍極端天氣,現場積雪近1.5米,作業溫度可低至零下30多攝氏度。一旦工人出現健康狀況異常,應急救援都是個大問題。
千鈞一發之際,“白衣騎士”騰訊登場了。
騰訊云通過引入無人機、智能手環、GIS地圖,搭建了工地現場監管云平臺,快速完成軟硬件數據對接,實現無人機巡檢、手環預警、智能數據分析等,用“一張圖”實現全天候、全方位、無死角的在線管理。
數字化改造完成之后,數據可快速推送至各級管理人員,施工、檢修、應急等決策效率提升,每天巡檢時間直接從5個小時降低到40分鐘。
今年1月,什花道30萬千瓦風電場如期并網發電,刷新了東北地區陸上風電機組并網最大單機容量紀錄。
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順利地完成了。
第二個案例是關于電力智能調度的,看看阿里云如何幫助南方電網化解“達摩克利斯之劍”。
南網總調是南方電網運行的最高調度指揮機構,調管區域覆蓋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5省(自治區),供電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供電人口超2.5億,供電負荷超1.9億千瓦。
南網總調采用的是傳統集中式計算架構設計,系統可靠性和平臺擴展能力差,擴容極其困難。這也成了懸在電網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另外,南網總調已經積累了海量的實時運行數據和管理數據,這些調度數據難以發揮價值,只能存儲在磁盤中,白白占用空間。
但依托阿里云的服務,南方電網打造出了自己的智能化電力調度云。
這個新的系統,大大降低了原有系統的相應時間、提升了系統運行效率、降低了運維人員的管理難度,實現了每秒處理消息超過6萬、全系統70秒一鍵布署、10秒快速擴容等諸多特性。
依托電力調度云,南方電網實現全國首次電力現貨交易結算,開創了業界的記錄。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電能在中國終端消費中的占比將越來越高,電力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要求就會越來越多。
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凸顯。
“數實融合”戰略,就在這樣一個個案例中走進現實。
歷史上的前三次工業革命,都與能源結構、交通工具和信息傳播方式有關。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和火車的發明為標志,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和煤炭時代。走在前沿的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內燃機和發電機的發明為標志,人類進入了電力時代和石油時代。走在前沿的德國,一時風頭無兩。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以原子彈、計算機和航天技術的發明為標志,人類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和原子能時代。走在前沿的美國,坐上了全球霸主的寶座。
如今,全球經濟似乎又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光伏、風電、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掀起了新經濟的浪潮,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5G、物聯網、量子計算、邊緣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也正在重塑整個世界。
兩者相結合,或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智能工業革命。
能源數字化,就是這場工業革命的開局之戰。
參考資料:
1、《能源持續發揮基礎性產業作用》,經濟日報,2022.07.29
2、《工人穿西裝、打領帶采礦快了!華為“智能礦山”在東南亞首次落地》,快科技,2022.12.19
3、《無人駕駛卡車能運煤了!百度無人礦卡官宣:比人工效率更高》,鋒出行,2022.10.13
4、《“電”亮數字生活,阿里云助力南方電網智能調度》,IT大嘴巴,2020.10.09

責任編輯:葉雨田
-
增量配電改革七成試點完成規劃
2022-12-29增量配電改革 -
電價上浮基本頂格!
2022-12-26電價上浮 -
31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匯總
2022-12-26能源發展規劃
-
互聯網大廠集體殺入能源賽道,什么信號?華為挖煤,百度開礦,騰訊阿里發電
-
電價上浮基本頂格!
2022-12-26電價上浮 -
31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匯總
2022-12-26能源發展規劃
-
上調長協電價合法嗎?大秦售電起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2022-12-02上調,長協,電價,大秦售電,起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云南電力市場化交易快報(2022年3月)
2022-03-03昆明電力交易中心 -
四川售電市場|指標和政策規則的變化對2022年度交易影響幾何?
2022-01-10四川售電市場
-
增量配電改革七成試點完成規劃
2022-12-29增量配電改革 -
吉電股份首個增量配電網項目成功投運
2022-12-26增量配電網 -
國家發改委回復30家單位解決增量配電網發展堵點的建議
2022-07-22增量配電網
-
電改“跨省跨區域”為何尤其重要?
2022-02-07跨省跨區域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關于虛擬電廠這件事
2022-08-19虛擬電廠 -
【電改新思維】破售電僵局,亟待完善代理購電價格形成機制
2022-03-30電改,新思維,代理購電,電價 -
楊玉峰: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機制探討
2022-03-14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電力市場機制
-
“核聚灣區?能動世界”——2022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深圳國際核能產業創新博覽會在深圳隆重開幕
2022-11-17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 -
2023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博覽會
2022-08-30太陽能光伏產業博覽會 -
2023第十三屆亞太國際電源產品及技術展覽會
2022-08-30電源產品及技術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