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的互聯網思維:距離不遠,但靠得不近
![]() |
制圖:小芳 |
■互聯網與電網之三
*公司營配信息集成的7年歷程,就暗合了互聯網的本質,相互連接,促進信息溝通。
*草船易造,東風難借。對于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因應之道,我們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現在欠缺的是外部的力量推動。
*可以考慮成立一個風險創新團隊,從現有的業務單元完全剝離,充分授權使他們能夠專注于一些創新。
離互聯網,我們有多遠?
“互聯網思維是新概念,但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相互連接,促進信息溝通,這事我們一直在干。”
尤其像公司營配信息集成的7年,起步于互聯網思維尚未風行的時候,摸家底,梳理站線變戶的關系;抓數據,把配網的數據弄清楚,這就是把客戶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我們正是干著互聯網思維的事情。”一位受訪者這么說。
2007年,南方電網公司營配信息集成工作在廣東電網率先試點,整個廣東電網(不含廣州、深圳)構建了11,779條饋線、208,706臺配變和14,297,503萬用戶的營配一體化數據模型,建立了有效的數據質量管理機制,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時效性達到了驗收辦法的要求。它打破了信息重復錄入、信息孤島和冗余數據的問題,讓企業內部真正實現了“上下貫通、左右協同”,這就是互聯互通的一種體現。
“沒有互聯網技術的支撐,深圳供電局根本不可能干這么多活。”深圳供電局副局長胡帆認為,4000多員工的深圳供電局去年售電量712億度,必須仰賴互聯網的技術,否則干不好這個活。
從實體營業廳到網上營業廳、掌上營業廳,入口多元化與便捷化,深圳供電局走在了全網的前列。“我們現在是全業務線上辦理。”深圳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副主任金毅打開了簡潔的深圳供電局的主頁告訴記者,后臺信息系統,整合了從生產系統到配網,主配網作業協同到前端的營銷業務系統,形成了一個很龐大的信息系統。
這些都是互聯網思維的具體實踐,活生生地展示了南網人的探索與實踐。數據越準確,精細,再加上共享與集成,它就像梭鏢的鏢頭,越具有穿透力與續航性。
深圳供電局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楊鳴告訴記者:“我們統計過,在客戶撥打95598的電話中,查電費、繳電費、查詢故障這幾樣加起來就占了整個話務量的55%。如果把這部分客戶聯系引到微信上去處理,就可以把人工業務量減輕了55%,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我們其實已經找到一條大數據時代的路徑,我們把近貴陽200萬的客戶信息越來越精細化以后,以后不是大數據時代嗎”?貴陽供電局市場營銷部主任許文強認為,花了50年或者60年建的大電網,從熟悉主網,到熟悉配網,越走到后頭,它的價值越無限。
我們還缺什么?
互聯網思維是個好東西,我們也應該學習,但不得不承認,我們離它還有些距離。“即便有些地方借助微信對客戶進行了服務,但我們內部還是知道這里面的區別。”
我們前端有了這個意識,后臺并沒有跟進。據記者了解,現在全網不少單位都開通了各種互聯網上的服務,從客戶的反饋來看,這些積極的舉動贏得了一部分客戶的關注和青睞,但不少單位反映,他們做出了互聯網產品以后,“接下來就是像野草一樣面對大自然,沒有人再去綜合協調,沒有一個產品經理。”
深圳供電局市場營銷部黃冠認為:“整個流程設置也好,整個辦理人員的思維也好,不少還停留在線下的思維。當然電網企業競爭的壓力、業績指標的壓力相對來講沒有那么大,這還不關乎你的生死存亡,似乎也不需要這么快轉變適應新的思維。”
知易行難,自古同理。草船易造,東風難借。諸葛亮當時向魯肅要了20只草船,咄嗟便就,但對于借東風,卻要識地理,知奇門,曉陰陽,看陣圖,諸般事務齊全后,才能借得。對于企業的互聯網時代的變化,說得淺白點,該有的物質基礎,我們都有了,現在欠缺的是一種外部的力量推動。
電網企業并沒有忽視互聯網的影響,但在動作上,卻落后于一些企業。畢竟它是一個自然壟斷企業,沒有那么大的競爭壓力,內部的動力是不足的。
我們與用戶,其實還是一個弱聯系,沒有像馬云、馬化騰那樣變成強聯系,很多用戶并不清楚自己是南方電網的用戶,也不知道自己與南方電網有何聯系。
佛山供電局客服中心主任于濤說:“客戶生活在社會大環境里面,他不會把南方電網與國家電網來比較,而是拿你和其他競爭性行業的服務進行比較,所以看起來感覺比以前‘刁鉆’,我們必須跟得上這個時代。”
用戶有這么多需求,逼著你不得不變,真正的改革,還是來自用戶的訴求,這就是互聯網的微言大義。
“千萬別把互聯網化當成粉絲數量的多少,我們跟銀行、航空公司不一樣,他們的粉絲越龐大,兩三千萬,甚至一個億都是好事,但是作為一個供電企業而言,被用戶密切關注并非好事。”深圳供電局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楊鳴認為。互聯網思維只是手段,我們的根本還得回到創先,回到“服務好,管理好,形象好”這個目標。
現在我們還必須“十年磨一劍”,耐得住寂寞,打基礎、抓管理是當前的工作重點。互聯網時代,前端越簡單,后臺就越復雜。我們并不是沒有做準備,只是我們這個準備一直在進行中。像現在力推的信息化“6+1”就是一個例子,它從信息“孤島”到點對點集成,再到企業級信息系統,是一個不斷打破部門壁壘、加大協同力度的過程。它是公司推進一體化管理和戰略落地過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公司管理創新中的里程碑事件。
必須開始戰略響應,謀什么?
“現在我們或許有點互聯網焦慮癥,各單位的微博、微信一個接一個,但我們做的出發點與別的企業不一樣,我們是為了有而有,人家是為了生存而有。”一位受訪者比較激動地指出了當前的現狀。“我們的網上服務創造了多少價值,改善了多少客戶體驗,減少了多少人力成本,沒有人計算這件事,因為我們不是在戰略層面做這個工作。”
于濤表示:“我們一定需要在更高的戰略層面上有布局,該推出什么產品,應該做到什么程度,需要有什么樣的機構、人員去支撐,都要分析研究。”
中國企業以往通常是組織結構始終在追著戰略跑,先確定企業戰略,然后相應調整組織結構。但隨著新技術的爆發式應用,以及跨界競爭的燎原之勢,企業競爭環境開始充滿不確定性,此時的戰略制定者,就像登山一樣,隨時可能遭遇不可預知的霧霜、冰雹,看不清前行的方向。這時候就需要為組織裝上探索企業戰略的雷達,由感知敏銳、適應能力強的組織來引導企業戰略的生成。
“我們可以成立一個風險創新團隊,完全從現有的業務單元剝離,使他們能夠專注于一些創新。”一位受訪者表示,給予團隊足夠的授權,充分釋放企業員工的創造力。“就是破一部分,立一部分,然后整個企業結構改變。”
實際上,這不是什么突兀的念頭,在創先初期,廣州、深圳不也是拿出來作為試點探路嗎?這與南方電網作為中國電網企業探路者的勇氣是一脈相承的。
“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就像馬云推出的余額寶帶給銀行業的震蕩一樣,互聯網時代,一切的顛覆都是從毫不起眼的地方開始,而后浩浩湯湯,勢不可擋。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商朝開國君王成湯刻在洗澡盆上的話,提醒自己求新求變。一個偉大企業也必須能夠創造性地順應時勢的變化,勇于變革自己的商業模式。
本報記者 毛春初 通訊員 許瀠予 李家 劉安琪
■聲音
客戶生活在社會里面,他不是把南方電網與國家電網來進行比較,而是拿你和其他競爭性行業的服務進行比較,所以我們必須跟得上這個時代。
——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客戶服務中心主任于濤
“相對于銀行,民航企業,我覺得我們信息化還只是在建設階段,離互聯網還比較遠,但這個話題對電網企業相當有價值。”廣東電網公司信息部副主任蔡徽認為,從信息化到互聯網化,我們需要學會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架構、開發模式等不同思路去推動企業信息化,挖掘新的客戶、了解新的客戶需求,制定新的企業戰略藍圖以及執行路徑圖。
在互聯網下面更大的問題是人的思維,開放、包容的心態非常重要,尤其是管理者,必須海納百川,高瞻遠矚。
——深圳供電局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楊鳴
對互聯網的應用要非常謹慎,如果后臺沒有準備好,業務沒有銜接好,是絕不能上線的,遠程渠道最要命的是一次接觸,如果失敗就否定終身了,體驗不好他不會再來了。就像我去飯館吃飯,第一次味道不好,就幾乎不再來了。
——深圳供電局市場部副主任金毅
站在客戶角度來說,客戶想要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在數據庫里提煉出來給他們,我們告訴客戶的信息越多,他會覺察你的服務誠意和溫度,這就是體驗感。
——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配網調度值班員吳樹鴻
“好玩,就會精彩”
記者(以下簡稱記):毛春初
嘉賓(以下簡稱楊):楊鳴深圳供電局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
記:請您談一下深圳供電局在客服方面的互聯網應用?
楊:我們現在有兩微三廳,微信、微博、網站、網廳、短信廳全方位提供客戶服務,深圳局的微博很精彩,微信也很精彩。今年年初,“深圳供電”榮登騰訊2013年度十大“最具創新性微信公眾賬
號”榜單,作為一個自然壟斷行業
的企業,不容易。
對于互聯網產品,與其我們被動地接受,倒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因為按照現在所說的那句話,你不上網,網就上你。最近香港的中華電力過來學我們的互聯網應用系統,比如說在線支付,包括微博、微信來解決一些客戶問題的方案,他們很羨慕我們。
記:你們是憑借什么才做到了這個狀態?
楊:當初深圳供電局在籌建“雙微”時,我只向領導要了兩個字——“免責”。互聯網是個新東西,錯是難免的,你不做就不會錯,錯了怎么辦?我相信員工的責任感和素養,他們不會主動發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們只能在實踐中去摸索、鍛煉,所以需要免責。互聯網的時代下我們供電企業缺的不是技術和管理,缺的恰恰是心態。
記:能否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應用微信平臺后的成果?
楊:我們統計過,在客戶撥打95598的電話中,查電費、繳電費、查詢故障的這幾樣加起來就占了整個話務量的55%。所以我們一直在把這部分客戶聯系引到微信上去處理,這樣就可以把人工業務量減輕了55%,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以前我們做了一個員工的壓力測試,壓力最大的就是95598班組人員,因為挨罵太頻繁了,現在有了移動終端應用的上線,客戶的很多溝通都轉移了,所以現在他們的壓力變成全局倒數幾位了,疏導、分流的作用對于員工來講非常明顯。
記:這對我們提升內部管理有什么幫助?
楊:以前如果有投訴,一份公文可能要在幾個部門里面扯來扯去,永遠都扯不過去。現在只要市民有訴求都會轉到客服中心的平臺,它就會以工作單的形式轉到各個部門或者區局,什么問題怎么回答,怎么處置,怎么安撫這些客戶,有條不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局的辦事效率提高了。
記:請您談談對客服互聯網應用的展望?楊:我感覺到好玩,好玩才會努力,好玩才會做得精彩,每個人都是一樣,如果我不喜歡這樣東西,就碰都不碰它。
如果你家不停電,你永遠不知道有供電局存在。所以我們不必像銀行、航空公司,去追求龐大的粉絲群,但我們需要關注新技術手段下,客戶在改變,服務手段也必須改變,抓住客戶才是我們的根本。
原標題:
距離不遠,但靠得不近
企業應該從戰略上進行響應,外聯客戶,內強管理

責任編輯:葉雨田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