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章 | 電力現貨市場推進 應如何看待電力市場對新能源的包容性問題?
編者按 當前,“十四五”電力規劃工作處于關鍵時期,能源結構調整問題又成為熱點。近期有一些學者陸續撰文闡述了新能源與傳統電源的關系,包括探討了“十四五”新能源與傳統電源的規劃容量比例,還有的結合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情況對“十四五”電力規劃進行了展望。應該說,這些觀點立意都是鮮明的,其中也不乏見解深刻,但新能源與傳統電源的關系,既是影響電力生產力的重大關系,也是直接觸發電力生產關系作出調整的重大因素,很難一言以蔽之,需要能源界必要的討論,尤其是針對一些觀點的深入研討。
一直以來,國網能源院在能源電力行業規劃重大問題研究方面持續保持著業界較大的影響力,當前正投入力量為科學編制“十四五”電力規劃緊鑼密鼓。為進一步促進能源思想領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國電力》公眾號特別邀請了國網能源院袁偉、肖鑫利、王椿璞、劉青、張寒、王旭斌、李卓男、栗楠等相關領域的專家,以“能源圓桌派”的形式進行了線上討論,現將主要觀點與大家分享。
本公眾號推送內容僅代表專家針對該問題的個人見解,僅作學術交流和探討使用,無任何指向性,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主持人】:近年來新能源發展迅猛,遠超規劃預期。業界認同傳統電源在保證電網安全穩定和新能源消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撐,但也出現了一個現實是彼此之間經常被爭論成“非此即彼”,因此,“十四五”期間應如何處理新能源與傳統電源的關系就成了繞不過的問題,兩者如何協調發展,從最大程度提升電力系統效率的角度,如何協調好兩者關系,各位專家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袁偉
一是轉變傳統煤電發展定位。根據《可再生能源法》,需要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這就需要不斷推動傳統電源從“電量型”向“電力型”電源轉變,使傳統燃煤發電廠從提供基荷電量向提供調節性電量轉變,使傳統電源更多的承擔系統調峰、調頻、調壓和備用的功能。二是提升傳統電源靈活調節能力。通過開展火電靈活性改造和建設調節能力好的火電機組,不斷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滿足新能源高占比下系統對靈活性的需求。三是提升新能源涉網性能,承擔與傳統電源一樣的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責任與義務。一方面打造并網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另一方面,推廣多能互補一體化發電技術。四是統籌新能源發展和靈活性資源配置規模。制定新能源合理利用率,實現系統發電效率整體最優。
肖鑫利
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對立”與“統一”的雙重作用關系。能源資源安全、環保約束等成為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驅動力,傳統能源又是彌補新能源出力置信水平、轉動慣量等方面不足的必要條件。因此,從經濟與技術多個方面出發,探尋兩類能源間投資建設規模、時序以及系統出力的均衡狀態,將是提升電力系統效率的基本實現路徑。經濟層面,首先要明確“十四五”期間煤電仍將是最經濟可靠的選擇;煤電等存量機組應結合運行狀態,制定高效率機組延壽策略;新能源并網也應以系統經濟接納能力等作為關鍵考量要素,合理確定開發規模、布局與時序,并結合供需情況及時滾動修正。技術層面,應重點關注新能源并網技術標準的動態修正與完善,嚴格設備入網檢測及現場驗收、檢查整改等環節,以適應高滲透率新能源接入形勢。
王椿璞
我認為應當把資源配置的功能逐漸讓位給市場,同時以不斷迭代的方式推進市場機制建設。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經過十多年的政策扶持(例如可再生能源補貼、全額消納等),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技術儲備。雖說尚未達到可以和傳統電源“勢均力敵”的程度,但考慮到日益擴大的補貼缺口,適當將一部分新能源與傳統電源的協調問題交給市場是一個可選的辦法。一方面可以降低補貼壓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激勵企業的技術提升。可以選取成本比較有優勢的電源類型(如風電),在資源稟賦較好的典型地區(如新疆、寧夏)進行試點,并根據試點的過程和結果調整發展思路,不斷進行政策和市場機制的迭代,最終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多電源協調發展、電力系統穩定可持續的制度體系。
劉青
生態環境壓力推動新能源較快發展,但新能源不能連續穩定供電的短板阻礙其大規模“上網”;傳統電源穩定可靠,能為新能源消納提供可調節服務,但機組的利用率將會降低。為了促進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協調發展,提升電力系統效率,應加快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調動傳統電源提供調峰服務的積極性,促進煤電機組深度調峰和燃氣機組啟停調峰。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調節機制,是傳統電源和新能源協調發展的有效措施,能夠最大化提高電力系統效率,達到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最優。
【主持人】:
“十四五”期間風電、太陽能發電進入“后補貼”時代,內動力有所減弱,而傳統化石能源又面臨著生態邊界條件的收緊,簡單只考慮新能源與傳統電源的容量配比等因素已經難以描述正在變得復雜的電力發展形勢,在規劃思路上有無更加超越的視角,尋求發展協調的創新解決方案或途徑?
肖鑫利
結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理順能源供需、價格、進出口、礦權、節能、污染排放等關系,從更加全面綜合的視角明確化石能源、新能源各品類能源資源優劣勢?;诖?,明確約束性規劃和指導性規劃、中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設立相匹配的事中監管和滾動修編程序,實現規劃對化石能源、新能源國內外發展形勢的動態反應;分層分類制定規劃執行考核辦法,提高規劃效力以及能源系統運行效率,保證規劃執行有“法”可依、執行主體權責對等。同時,推動監管環節優化是能源規劃執行的必需,加強規劃、計劃、政策、標準、項目和監管的聯動管理和閉環管理,重點關注能源規劃進程、事中備案審批及事后建設運行環節行政許可的審核。
張寒
對于解決電源結構性問題,社會各界看法較為一致,一是解決煤電領域過剩產能,二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實現火電、新能源協同規劃發展,要兼顧經濟與清潔用能需求,并充分考慮電力市場化的因素。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國家和省級層面清潔能源“經濟消納規模”,合理規劃裝機規模與建設進度。二是繼續發揮煤炭“壓艙石”作用,對火電進行靈活性改造,建立健全容量補償機制,增加傳統能源參與系統調節的積極性。三是打破省間壁壘,加強區域市場協調發展,挖掘新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潛力,促進不同區域間經濟與能源優勢互補。四是完善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建設,充分挖掘需求側潛能,通過價格信號與激勵機制提升要素配置水平,實現發展的提質增效。
劉青
當前,風電、光伏發電即將進入平價上網階段,傳統化石能源面臨生態邊界條件收緊的問題,若單純考慮新能源和傳統電源的容量占比,無法適應電力系統發展的復雜形勢。在規劃中,要綜合考慮供電總成本和新能源利用率的平衡點,在降低總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新能源利用率。此外,可以適時調整“后補貼”時代新能源上網電價的分時電價,尤其是尖峰電價,從電價激勵的角度刺激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削弱政策退補對新能源發展的影響。
王椿璞
可以嘗試從補貼角度看規劃。簡單來說,補貼政策變化會對新能源市場起到杠桿作用,放大電源供給波動;但電力需求變動相對平緩,這種不對稱會誘發“市場無效率”。而電力規劃的目的就是引導預期,熨平波動。因此,應在規劃中提高“補貼規模”邊界條件的重要性。在補貼可持續情況之下,持續培育相對弱勢的新能源,以時間換取技術和經濟性突破。同時,由于能源規劃和補貼標準制定分屬不同監管部門,更凸顯此舉必要性。此外,因缺口增大,補貼退坡趨勢不可避免。對補貼規模和標準的變動,建議要強化預期(可參考央行的預期管理方法),減少市場參與主體不確定性,避免政策因素導致的供給波動。針對退坡引起的“搶裝”問題,也要深入研究,嘗試將“以批次定補貼標準”改為“同升同降的補貼標準”。對于特別早期、經濟技術指標相對較差的新能源機組,給予一定暫緩期。
【主持人】:
有觀點提出,電力現貨市場可適應新能源波動性、隨機性等特點,有利于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隨著電力現貨市場的推進,規劃不可避免的要考慮市場影響,請問應如何看待電力市場對新能源的包容性問題?
袁偉
電力市場實際是邊際成本的競爭,新能源由于其發電邊際成本低,在市場競爭中具有絕對優勢,新能源參與市場可以實現優先發電。丹麥通過多級市場協調配合促進新能源消納。德國現貨市場分為日前交易和日內交易,日內交易有連續競價和集合競價兩種交易形式,連續競價可以一直持續到電力產品交貨前約30分鐘,日內交易的連續競價模式,使得市場能夠在很快的時間內對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做出反應,為新能源參與市場競爭提供機制上的支持。我國應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市場設計充分結合新能源特點,通過多時間尺度、多市場空間的銜接最大程度促進新能源消納。
王椿璞
這里面涉及兩個問題。首先,電力市場屬于市場機制在電力領域的具體應用,而市場機制本身是一個資源配置機制,目的是實現利益分配、資源交換和價格發現,屬于廣義的生產關系范疇。新能源生產和傳輸技術則更于生產力范疇。從這個角度講,生產關系的改善(電力現貨市場的推進)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新能源相關的技術提升)。但生產力本身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決新能源波動性、隨機性對電力系統的影響,歸根結底還得靠技術進步。其次,至于規劃和市場的問題,其實就是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的關系,二者也是可以相關協調、互相促進的。
張寒
通過市場手段促進新能源消納是電力市場的重要目標之一。從國際經驗來看,各國不斷優化交易機制、擴大市場范圍、促進多時間尺度市場融合、完善平衡機制等,以更好適應可再生能源發電特性。對我國而言,一方面要借鑒國外經驗,統籌推進市場機制優化和新能源參與交易。應積極探索建立覆蓋中長期、現貨等多時間尺度的電力市場體系,鼓勵新能源超出保障收購利用小時的電量進入市場,發揮邊際成本低的優勢,利用市場機制解決消納問題。另一方面,要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能源參與市場機制。近期可融合市場手段與管制措施,持續完善交易機制,并通過峰谷分時電價等拉大峰谷價差,推動需求側資源、儲能等參與削峰填谷,擴大消納空間;未來隨著現貨、輔助服務市場與先進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進一步發揮實時電價作用,更好利用靈活性調節資源促進消納。
王旭斌
現貨市場建設是高效促進新能源充分消納的重要途徑。目前八個現貨市場試點地區的建設成效也驗證了這一點,尤其是新能源豐富地區,促進作用更為明顯。從時間尺度而言,包括日前、日內、實時階段的現貨市場與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更為匹配,這也是現貨市場建設的“擔當”體現,在現貨市場強化自身基礎上,還需優化系統性的協同作用。在強化基礎方面,一方面現貨市場的價格作用要有效調動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發電側靈活性、負荷側柔性互動作用,與對應的上網競價、需求側響應機制等相銜接;另一方面加強跨省區交易,促進更大范圍資源配置。在優化系統性協同方面,雖現貨市場更多體現在運行層面,但與中長期交易、容量市場、輔助服務以及市場與安全、計劃的統籌也很重要,其中市場與安全的關系不僅是以安全為約束建設現貨市場,更要以電力市場創新手段保障安全。通過強基礎、優協同,共同促進新能源高效消納。
來源:中國電力 作者:國網能源院

責任編輯:張桂庭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