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薄膜發電發布半年預喜公告 業績暴增源自市場利好
正在努力爭取復牌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HK,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默默地用數據說話。8月23日,漢能薄膜發電發布預喜公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業績大漲,比較2017年上半年同期,收入及利潤分別大幅增長約6倍及超過25倍。以公司2017年同期數據計算,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約200億港元,利潤超過63億港元。
2016年,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實現營收44.83億港元,同比大幅上升59%;毛利增加至25.98億港元,同比增長89%;2017年,漢能實現營收61.47億港元,同比增長約37%。相比之下,2018年中期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公告稱,期內業績大漲主要是由于上游技術在期內取得重大突破,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開拓了新市場,新增多個客戶及新項目等。從更深層看,一家公司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增長,與之選擇的賽道息息相關,這家公司顯然撬動了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
十年磨一劍
2018年1月,中建材旗下的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投資建設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及設備制造項目,該項目一期投資20億元、建設30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后期陸續投資將達到百億元,建設GW級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在此之前,總投資75億元的重慶神華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也已開工建設。
國家隊出手薄膜太陽能產業,上來就百億規模的投資,這里可以有三個層面的解讀:一是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已經成熟,并被持續看好;二是薄膜發電產品應用前景廣泛,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三、國家戰略扶持薄膜太陽能產業。
然而,在國家隊出手薄膜太陽能產業之前,整個漢能集團已經整整投資了數百億人民幣,在這個產業精耕細作了近10年,如今終于迎來了開花結果的時期。
早在2009年,漢能介入薄膜太陽能產業,那個時候,薄膜太陽能技術還是冷門,整個中國的光伏產業都在搞晶硅發電,那個時候,晶硅光伏的市場很好,幾乎每一家晶硅廠家的門口都排著等待上貨的車輛,然而,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卻看好薄膜太陽能發電,他覺得具有輕、薄、柔、弱光發電特點的薄膜發電一定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當時,整個產業陶醉在晶硅發電“掙快錢”的氣氛中,“所有人都看得清的機會,就不叫機會”,李河君相信自己的判斷。
漢能對于薄膜發電領域的介入,選擇的是一條“全球并購”的路徑,從2011年開始,漢能集團先后并購了Solibro、Miasolé、GSE、Alta Devices,這四家企業是全球銅銦鎵硒和砷化鎵技術的領先者,其原有的技術能力以及漢能后來在這些企業研發團隊上整合的“全球技術平臺”,推動了整個產業的快速技術進步。目前,漢能薄膜發電全球累計專利申請超過3700件,授權專利超過900件。
10年前,在國外著手研究20%至30%的薄膜太陽能轉換率的時候,國內的水平還只處在8%到10%左右轉換率。但是,在漢能進入這個行業之后,實際的狀況進行了反轉:中國已經從落后10年到15年,變成漢能代表中國領先全球5年到10年。
移動能源時代的巨大市場需求
以薄膜發電技術為核心,全球能源使用發生了徹底的革新。多年前,基辛格曾講了一句著名的話“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掌握了世界”。煤時代和石油時代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決定了各個國家全球戰略的取向,如今光伏時代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則打破了這種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成為公平的能源。結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輕薄柔及弱光發電的特點,漢能首次創造性地提出了“移動能源”的概念,這種移動能源自由、便攜,非常符合人類未來的特征。移動能源技術和產品也是漢能商業模式合理性的基礎。
2017年9月11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42號)》,明確表示支持山西省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便是布局太陽能薄膜等移動能源產業,打造移動能源領跑者。這是由漢能最早提出的“移動能源”概念首次出現在國家政策中,并成為國家能源改革的重要目標。
2018年4月,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新產品新業態、光伏智能創新和清潔能源智能升級和應用提出了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先進光伏產品與消費電子、戶外產品、交通工具、航空航天、軍事國防等結合,鼓勵發展太陽能充電包、背包、衣物、太陽能無人機、快裝電站等豐富多樣的移動產品”。
移動能源產業是中國少有的既掌握核心技術與工藝,又以國內需求為主要市場的新興產業,其技術核心就是薄膜太陽能技術。移動能源產業具有“高科技+能源”雙重屬性,在中國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它涉及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六大項。
移動能源可以與很多行業結合,任一個領域的應用都會是一塊不小的蛋糕,就拿漢能2017年推出的創新建材——能發電的漢瓦來說,就有十足的空間。
瓦是典型的建材的概念,但是,在薄膜發電技術的改造下,漢能的漢瓦產品顛覆了傳統瓦的概念。這個漢瓦不僅能遮風擋雨,還能發電,漢能一片曲面瓦功率大約是30瓦。瓦片雖小,但環保價值非常大,它改變了傳統的建材為綠色建材。但是,如果從商業角度來看,其背后的市場潛力及價值則無比驚人。
據中國磚瓦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總共銷出10.1億平方米瓦,這一數字保持著年均20%左右高速增長。按照漢瓦目前的每平方米1390元的售價計算,其國內市場每年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到1.4萬億元。全球市場至少是中國市場的兩倍,每年的潛在市場規模可達2.8萬億元。
況且漢能的產品布局遠不止此。
2018年4月,六部委聯合發布《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提出五個應用領域,與漢能公司發布的“生態城市綜合解決方案”中提到的應用領域重合,即“開展智能光伏工業園區應用示范”“開展智能光伏建筑及城鎮應用示范”“開展智能光伏交通應用示范”“開展智能光伏農業應用示范”“開展智能光伏扶貧應用示范”。《計劃》第二條中詳細列出“開發即插即用、可拆卸、安全可靠、使用便利的戶用智能光伏產品及系統”“鼓勵發展太陽能充電包、背包、衣物、太陽能無人機、快裝電站等豐富多樣的移動產品”,與漢能的另一重要戰略方向——移動能源具體內容重合度極高。
《計劃》中列舉的產品如太陽能充電包、背包、衣物、太陽能無人機、快裝電站等,早已在漢能落地并推出市場。《計劃》還明確提出推動先進光伏產品與消費電子、戶外交通、國防等結合,鼓勵發展豐富多樣的移動產品,而漢能已經圍繞“住”“行”兩大領域,規劃出11類產品,推出了發電瓦、發電幕墻、發電包、發電紙等電子消費類應用產品。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CMRC中研世紀的預估,到2022年,全球范圍內,發電屋頂、發電幕墻、整車發電車頂的可開發市場容量,高達4217.5GW,市場總額44.54萬億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場容量分別為398.12GW和4.05萬億元。中國市場方面,這三個市場的可開發市場容量為1100.18GW,市場總額11.88萬億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場容量分別為112.2GW和1.19萬億元。
如果我們將上述數據置入到漢能薄膜發電增長的業績中,我們對漢能”爆炸性“增長的數據可能也就不那么驚異了。
這些數據同時也說明,移動能源市場已經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而漢能在技術積累、產品創新、市場推廣等相關領域的多年積累,正帶來積極的回報。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