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系統推進垃圾分類
關注垃圾分類領域相關信息的人,大多對蘇州垃圾分類的微信公眾號印象深刻。當添加其公眾號時,屏幕上蹦出來的字眼讓人忍俊不禁:“垃分先森等你很久了。”垃分先森是蘇州垃圾分類微信公眾號原創的IP角色。公眾號運營者說,希望用這種人格化、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對公眾號文章產生親切感,從而投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
大分流細分類模式
江蘇省蘇州市環境衛生處理處垃圾分類科科長干磊告訴記者,用輕松有趣的微信公眾號發布垃圾分類知識、活動,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氛圍。比如今年5月,蘇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與教育局共同開展了垃圾分類進學校的活動。活動內容為“垃圾桶設計大賽”,目的是讓中小學生通過比賽,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近年來,這種覆蓋全市所有中小學的主題活動,蘇州市每年都會開展。
蘇州有良好的垃圾分類傳統。早在2012年,蘇州就根據生活垃圾的屬性,提出了“大分流”的概念,將生活垃圾分為日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園林綠化垃圾、餐廚垃圾、農牧市場有機垃圾,實行分類運輸、分類利用和處置。
在此基礎上,生活垃圾再進一步“細分類”,“主要采用三分法,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我們也在部分小區試點四分法,就是把廚余垃圾從其他垃圾里面分出來,進行就地處置或者相對集中處置。目前已經在20多個小區開展。”蘇州市環境衛生處理處副處長何晟告訴記者。
吳中區莫舍社區就是一個廚余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在莫舍社區,每戶居民都會領到兩個印有二維碼的塑料盒子。居民把家中的廚余垃圾倒在塑料盒里,放到門口。工作人員會上門來回收。
這些廚余垃圾將統一送到附近的莫舍餐廚垃圾處理屋,經過處理變成有機肥。居民只要掃一掃自家塑料盒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知道“自家每天產生多少廚余垃圾”。每噸廚余垃圾會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可以用于兌換指定的日用品。
可回收垃圾上門回收也是蘇州的一大亮點。家里只要有可回收垃圾,無論多少,居民都可以撥打962030預約上門回收。社區有固定的回收網點,通過流動回收車輛進行收集,送到中心分揀站。目前,這種回收模式已經覆蓋了蘇州姑蘇區全區、高新區和相城區部分區域,共有回收網點70多個。“近期,我們還計劃結合‘互聯網+垃圾分類’的項目,把回收網點覆蓋到蘇州市所有區域。”干磊說。
習慣養成需要長期培養
在何晟看來,當前,垃圾分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居民分類的積極性不高,準確率也不夠。“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能想到的宣傳,我們都在做。市、區兩級的總經費大概5000萬元~6000萬元,其中宣傳經費占到了10%~15%。”何晟說。
何晟認為,采用分類積分換錢換物的獎勵并不具有大規模的復制性。因為從蘇州的試點經驗來看,積分兌換獎勵對不同居民的吸引力不同,積分兌換的物品還增加了垃圾處理的成本。比如在蘇州開展廚余垃圾分類的部分小區,居民每分出1噸廚余垃圾,得到獎勵5毛錢的獎品,每個月封頂15元。盡管有這樣的獎勵機制,一些小區的參與率也只有20%左右。而購買獎品等同于把每噸廚余垃圾的處置成本增加了500元。不開展廚余垃圾單獨分類的居民小區,每噸垃圾從收集、運輸到處置的成本也就300元~350元。
“從長遠來看,我們應該借鑒日本等國的成功經驗,采取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如果垃圾分好類,就可以少支付垃圾處理費。”何晟說。
江蘇垃圾分類初見成效
記者從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江蘇的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分類投放設施日趨完備,運輸車輛配備體現分類要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量明顯提升。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和農貿市場等有機易腐垃圾正逐步實施分類處置,農村垃圾分類也逐步推進。
截至2017年底,江蘇全省共14個市(縣)的餐廚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建成投運,日處理規模達1800噸。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揚州、常熟、如皋、海安等8個市縣建成了專業化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年處理規模610萬噸。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江蘇約37萬噸餐廚廢棄物得到無害化處理,6179萬噸建筑垃圾得到集中處置或資源化利用,6.5萬噸園林綠化和農貿市場等有機易腐垃圾得到就地生態處理。
2018年是江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專項行動系統化推進、體系化研究和系列化培育示范的一年。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首先是工作推進機制將進一步優化,通過工作協調和督查聯絡,部門協作聯動,落實月報告、季檢查、年考核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會突出居民生活垃圾全鏈條處置,率先推行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其次是細化調查評估,省、市、縣協作聯動,開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現狀調查評估、有害垃圾全鏈條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可回收物收運利用系統建設等相關研究,全面摸清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等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此外,要加強垃圾處置和設施運行監督管理,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排查整治、生活垃圾跨界轉移處置的督查管理,加強各類設施的運行監管,提高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置和處理設施運行水平。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